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医圣张仲景,医术有多精湛,古代十大名医为什么只有他能称医圣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医术高超的神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医圣张仲景,医术有多精湛,古代十大名医为何只有他能称医圣。

张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享年69岁(公元150~219年),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他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尊为“医圣”。

公元3世纪,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的一生,节制私欲,注意消除嫉妒心理。在他任长沙太守时尤其突出。他秉公办事,两袖清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权、势、钱看得淡如清水,却致力于攻读医书,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之德行。他每天利用空余时间为广大百姓治病,对来就诊的患者,不分亲疏和富贵贫贱一视同仁。

张仲景生于处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使得他从小就接触到许多古著和典籍。他从小就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尤为酷爱医学。从史书和典籍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等故事,他非常钦佩扁鹊高超的医术。“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顾有称之为张长沙。他广泛博览和收集医方。他写的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中医学辨证论治基本原则,是中医临床运用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精髓和灵魂所在。在中医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书中创造了很多方剂剂型,其中记载了大量有效的疾病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基本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也是现代中医临床的原则。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同时也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医学专著之一,是后现代医学者研究学习中医所必备的经典著作,受到广大医学者和临床医师的重视。

张仲景为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这部著作当中体现出来的“辨证论治”的重要医学思想,可以说,它的出现对后世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绝对作用。使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病,是中医的“正治法”;而使用温热的药物治疗,就属于“反治法”。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是用于治疗热性疾病的,相同的症状,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何区别和选择呢?就是要辨证。不仅仅是表面的症状,还要通过多方面的诊断(望闻问切四诊)和医生的分析(辨证分析)得出证候特点,才能处方。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诊断方法,就是张先师著名的“辨证论治”观点。这种理论的形成,正是建立在精深的医理和严密的辨证分析的基础上的,它彻底地否定了仅凭症状来判断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法的主观诊断法,也就确立了中医的又一重要支柱理论——“辨证论治”的原则.奠定了后世中药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张仲景通过发表《伤寒杂病论》,也奠定了他在中医上的历史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医学著作的科学价值逐渐的显露出来了,它成为了后世医学者和从医者所必读的重要医典。也因为对医学作出的杰出贡献,张仲景被后世称之为“医圣”。清代医学家张志聪提出:“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足可见该著作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

那么,何为圣?张仲景又当不当得“医圣”的称号呢?

古人所推崇的圣人,标准还是很高的,并非什么人都能当得,仅仅有拔尖的专业,卓越的贡献还不够,还要有一颗仁者之心。他们认为“圣(聖)人”以口耳传道受业,更重要的是有“土德”,即厚德载物,心系苍生,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抛去张仲景的业务水平,他总是在为最底层的百姓谋生存,广积善因,不求回报,仅这一点就难能可贵。

张仲景曾给同行沈槐看病,据说这位沈槐也是一位医生,却没有子嗣,更不曾收徒,整天惆怅后继无人,忧患成疾。张仲景给他开的药方很奇特,用五谷杂粮做成一斤重的药丸,涂上朱砂让病人一顿食用,但这东西怎么吃得下?这可惹得沈大夫笑话,逢人便嘲笑张仲景,从来没听过用五谷杂粮做大药丸的!他一心认为这事儿可笑,反而将自己心中的忧虑抛诸脑后。于是这位沈大夫的病就慢慢好了。过了一段时间张仲景来拜访他便说:“恭喜先生气色渐佳,末学斗胆出此荒诞之方,只为纾解您的郁气。”沈槐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又说:“我等行医,为给苍生祛病延年,我们这些末学后进都愿意请教先生的医术,您又何愁后继无人?”沈槐听了很感动,从此把自己全部医术传授给了张仲景。

传说,张仲景卸任长沙太守时,正赶上隆冬腊月,寒风刺骨,雪花纷飞。他见到许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蔽体,耳朵都被冻掉了,心里不是滋味儿。于是张仲景寻了一些温补的药食同源之材包在面皮里,制成驱寒的药膳方,并让弟子空地搭棚,架起大锅煮,然后施舍给沿路的挨饿受冻的百姓。因为药膳形状像耳朵,又能防止耳朵冻伤,人们称之为“焦耳汤”,后来慢慢演化成我们今天过年都要吃的饺子。如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种类和口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这种济世情怀。

时值春耕,本来是播种的季节,但因为当时战乱灾情,很多人流离失所而无法务农。华南的流民听说张仲景开设粥铺,纷纷来投奔。当时官吏建议发放干粮,而张仲景认为,这些人因为长期没吃东西,直接吃粗硬的干粮会噎死,于是将平补气力的黄芪与平补津血的大枣和稻米熬粥,供流民食用。张仲景用这种药粥救了无数人的命,人们脾胃渐和,有了气力,又可以重新去种地了。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是否都有真实的历史记载,亦或是民间传闻,我不得而知,只是觉得有时候百姓口碑不亚于汗青竹简。

而几乎在同一时期的华北大地,也有一位姓张的历史名人四处治病救人,但他的目的就并不单纯了,被他救治的人都成了他的信徒,对他奉若神明,甘愿为其赴死。终有一朝,他对自己太平道的信徒振臂一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便将无数愚民推入刀山火海,只为实现他自己的政治野心,而这一呼,史称“黄巾起义”,也将前后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推向深渊。他就是张角。

相比较,对于珍视每一个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张仲景,我愿深深鞠躬,尊称他一声:“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