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什么没能当上皇帝?李自成和张献忠是罪魁祸首
多尔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实用主义。一个实用主义者行事,会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满清最终能得天下,得益于有一个实用主义的多尔衮;而多尔衮最终没能当上皇帝,也是因为自己这种实用主义态度。
如今影视剧渲染下,说多尔衮没有当皇帝,是因为爱美人不爱江山,跟嫂子孝庄有一腿。正因为如此,他才让六岁的福临登基做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顺治。
这种说法当野史八卦听听还可以,多尔衮要真是那种,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的人,那他还怎么跟李自成争天下?
事实上,多尔衮不是不想做皇帝,然而他的一辈子,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一直在追着形势跑,所以最终没能当上皇帝。
1643年的明朝大地上,完全乱了套。明朝崇祯的中央政权、满清割据政权、年初刚成立的李自成大顺政权(这时候他还没称帝)、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这个国家已经四分五裂,南北各地烽火连天。
这天下乱成一锅粥的紧要当口,皇太极暴病而亡。皇太极儿子兄弟都不少,按说找个皇位继承人很简单。但正因为太多,龙椅只有一把,谁都想坐的心态驱使下,争夺战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了。更不巧的是,这位爷活着的时候没有立储,所以争夺程度只会更加激烈。
[page]
当时有两个强力的候选人。一是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另一个是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叔叔和侄子,要争龙椅了。按照传统的规则,豪格作为皇太极长子,继承皇位顺理成章。然而正是因为有个强势的叔叔多尔衮,才横生枝节。可见,中国的传统是,有实力你就可以叫板。
多尔衮的实力,是随着哥哥皇太极多年征战积累下来的。满清八旗黄红白蓝,多尔衮作为正白旗的旗主,身后有强有力的支持者;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其身后站的是正黄旗;所以这两个人实力,旗鼓相当。其余的正红旗和正蓝旗,有的支持多尔衮,有的支持豪格。
有人建议多尔衮自立为皇帝,有人奉劝多尔衮拥立太子为皇帝,双方相持不下。在权力的争夺战中,最让人担心的局面,就是这种旗鼓相当的局面,因为谁都不买谁的账,谁都不妥协,最后就会分裂。
多尔衮可不是一个空喊道德的圣人,他是一个相信实力,并且能够轻松驾驭局面的雄主。他当然知道,一旦争权公开化,就不会有回头路了。退一万步讲,假使他此刻妥协,拥立豪格为皇帝,那么他肯定会被秋后算账,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后就是这么做的,满清入关后,豪格在多尔衮的构陷下,最终死在狱中。)所以,摆在多尔衮面前的,要么分裂,要么尽快找到其他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法,绝对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以多尔衮的实力以及当皇帝的决心,他肯定想过拼死一搏,哪怕八旗分裂,双方陷入内斗,只要最后能争到龙椅就行。然而,现实的变化之快,让他始料未及。
[page]
正如上面提到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在这一年分别建立了各自的政权。尤其是李自成,攻打下襄樊后,着手开始实施夺取天下。谋士给李自成的建议是先向关中地区发展,稳住脚跟,然后再一举攻下河南、河北、京城。皇太极发丧的时候,李自成已经拿下了关中地区;多尔衮他们在争夺龙椅的时候,李自成正在巩固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着手实施攻击京城的计划。
那时候又没有情报系统,远在东北的多尔衮,肯定不知道李自成下一步的进军计划是什么。但依照多尔衮的才智谋略,他肯定能猜到李自成最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如果满清真的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同时争夺天下的话,这时候如果发生内斗,只会得不偿失。不管是明朝消灭了李自成,还是李自成最后夺得天下,一旦关内的局势稳定下来,就不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这种局面下,多尔衮很清楚,内部的团结要比分裂重要很多,哪怕是表面的团结。因此,与豪格内斗夺皇位,多尔衮首先就排除在外了。
要团结,不要分裂。
在这一最高原则的指导下,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多尔衮的提议下,他自己不当皇帝,豪格也不能当皇帝。谁当呢?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做皇帝。老谋深算的多尔衮,明白均势的本质是什么。把一个只有6岁的幼儿扶上龙椅,多尔衮和豪格作为强势的两方,各自退让一步,这样的政权,至少能维持表面的稳固。
于是,孝庄带着自己的儿子,战战兢兢地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弱势的一方,处在强势两派中间的时候,有时候反倒是好事。
如此看来,多尔衮没能当上皇帝,完全是李自成以及张献忠在关内闹腾的。假如李自成没有建立大顺政权,想必多尔衮一定会内斗一番。正是因为李自成没有留给他内斗的时间和机会,多尔衮才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主动放弃内斗,主动妥协,全力以赴去争夺天下。
[page]
事实证明,多尔衮的预见性是对的。当李自成和明军在关内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多尔衮在关外静静地坐山观虎斗。不管是崇祯还是李自成,都在消耗军力,而多尔衮却在以逸待劳,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为了能够争得天下,他居然能够不做皇帝,不坐龙椅。因为多尔衮心里很清楚,他要的不是一个皇帝的虚名,他要的是皇帝治下真正的天下。
只有实用主义者,才会这么做。
崇祯刚死,多尔衮就急不可耐的“下山摘桃”了。既没有预见性也没有准备的李自成,在山海关大战中一败涂地。退出北京城时,他竟然还登基称了帝。那一个虚的皇帝名分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呢?李自成不懂这一点,所以败在多尔衮的手里那是必然的。
多尔衮拿下北京,立刻迁都到这里。他心里明白,在北京站稳脚跟,天下就唾手可得了。这时候,南明政权、李自成的残余势力、张献忠的势力,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局势变化太快,天下还是一锅粥。
面对天下这块实实在在的“肥肉”,多尔衮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再去想如何夺取皇帝屁股下的那把椅子了。他行的是摄政王之实,虽然不是皇帝,但已经跟皇帝无异。统兵布阵、收取天下,何必再去争那个皇帝名分,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尽快夺取天下,并且争取民心,多尔衮最初还给军队约法三章:
勿杀无辜
勿掠财物
勿焚庐舍
此策略对于争取汉人民心是很有效果的,也是多尔衮实用主义的一种体现。
[page]
不过令多尔衮意料不到的是,不管是南明政权,还是李自成,都不堪一击。天下大半很快掌握在手,洋洋得意的多尔衮于是又随着形势的变化改变策略,下令全国剃发。谁料江南等地抵抗激烈,最终才有“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之祸。
这是多尔衮的实用主义,犯下的滔天罪孽。
多尔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实用主义。一个实用主义者行事,会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满清最终能得天下,得益于有一个实用主义的多尔衮;而多尔衮最终没能当上皇帝,也是因为自己这种实用主义态度。
这可真是,成也实用主义,败也实用主义。
多尔衮是想当皇帝的,只是局势变化太快,让他措手不及,没有时间去争皇帝的位子。他或许可以不管不顾的发动内斗争夺帝位,那么做的话,满清或许就不能入住中原了。实用主义的多尔衮,会在实力的诱导下,心甘情愿放弃皇帝这个万乘之尊的称号,他成了实用主义者的奴隶。
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俩老王八蛋,要不是你们着急建立政权,把崇祯的天下搅得天翻地覆,我就不必提前做入关的准备,那老子就有时间去争帝位了。这应该是多尔衮心里反复想着的一件事。
直到多尔衮死后,他才被追封为清成宗,而且还有配享皇帝的谥号。多尔衮活着的梦想,终于在死了之后实现了。然而,做了八年傀儡的顺治以及孝庄,早把他恨透了。仅仅两个月后,不但把他的谥号夺了,还刨了他的坟。这或许是多尔衮始料未及的。乾隆后来给他平了反恢复了名誉。不过皇帝的谥号是没了,只恢复了亲王的封号。
一个有能力做皇帝的人,却没有做皇帝的命。
这似乎是命运对多尔衮的嘲弄,也令他一辈子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