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董卓之乱内幕解析之“召四方兵进京”背后的斗争

●何进为何同意召四方兵进京

何进在两难中做出了同士人集团合作,“悉诛宦官”的选择:士人虽不一定可靠,但宦官却是不久之后的危险,既然如此,还是先顾眼前吧;况且真的诛杀了宦官,自己也许有可能被士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呢。

但何进的决定却遭到自己所在的外戚集团上下的一致反对。何太后的态度前面已经说了,她把宦官视为自己人,把士大夫视为外人,不同意诛杀宦官。何进的弟弟,时任车骑将军的何苗也劝何进:“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诸宦官又多次贿赂何苗与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让他们在何太后面前力保,又放出传言“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让何太后对何进的目的更加怀疑。

何进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大的阻力。虽然他是外戚集团的首脑,若不顾集团内部反对一意孤行必然会造成自己势力的分裂,到那个时候宦官未除,士人不一定靠的住,又失去自己集团内部的支持,那才是真的危险了!况且宦官当权日久,势力盘根错节,内外胶固,自己行动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宦官暗算。所以久久拿不定主意。

袁绍是何等精明的人!他看出了何进的顾虑,就向何进献计: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袁绍的计策说到了何进的心坎儿里。何进虽然掌握着京城的兵权,但有隐忧。这隐忧就是袁绍给他分析的:“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但坐言语漏泄;五营兵士皆畏服中人,而窦氏反用之,自取祸灭。”

袁绍所说的窦武是东汉王朝一个著名的外戚。

窦武出身于东汉的权贵世家,其先辈大将军窦宪首开东汉历史上外戚专权的先河,窦家和皇室同气连枝,不是窦家公子娶公主,就是窦家的女儿嫁到皇宫做皇后,掌权日久,家族势力非常庞大。

窦武的女儿是汉桓帝的皇后,桓帝死后,窦武和陈蕃拥立灵帝即位,窦武的女儿就成了太后,窦武做了大将军,以外戚身份执掌朝政。

窦武虽出身权贵,但他饱读经书,诲人不倦,又清身嫉恶,仗义疏财,救过很多受迫害的正直士人,因此名满天下,深得人心,被士人推举为“三君”之一,位列当时的其它名士如“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之上。

窦武素恨宦官专权,掌权之后便图谋诛之。他的想法得到以太傅陈蕃为首的士人的积极支持,双方联起手来共同对付宦官。首先提拔任用了大批被宦官迫害的名士担任要职,控制朝廷中枢,又上奏诛杀了部分宦官。由于太后的反对,窦武等迁延不决,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就在这时,谋诛宦官的计划泄漏,于是以曹节、王甫等为首的诸宦官歃血盟誓拼死一搏。他们先控制了皇帝和太后,关闭宫门,断绝内外;然后假传皇帝诏书发兵收捕窦武等人。窦武得知立刻飞马赶到自己控制的“北军”大营,率“北军”五营士兵反击平乱,攻打皇宫,于是两军在宫门处对垒。

东汉的京城禁军分为“南军”和“北军”两部。南军宿卫宫殿,北军驻防京城。南军的兵权多在宦官手中,北军的兵权在窦武手中。北军有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等五营,故又称作“五营士”。北军的兵力要远远多于南军,因此窦武在兵力上占有较大优势。

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宦官是何等阴险歹毒之人!他们得知威震边关的名将张奂刚刚到京,就利用他还不清楚朝廷斗争内幕的情况,诏命他为北军统帅,讨伐窦武。又派宦官王甫带兵千余人和他汇合,把守宫门。张奂虽当了北军统帅,但当时北军在窦武手中,他的手下并没有多少士兵。当时的情况是窦武的“数千人”对宦官的“千余人”。

当窦武的士兵看到宦官军队的统帅居然是名将张奂,都很震恐;慑于张奂的威名,不敢进攻。宦官又趁机派人喊话,说窦武反叛,你们都是皇家的禁兵,为什么要跟着反贼呢?先投降的有赏!南军和北军虽然号称禁军,是中央的精锐部队,但到东汉后期已经腐败没落了,士兵都是来自京城及三辅地区的纨绔子弟。他们生长在京城,早就学会了官场上见风使舵那一套,又深知宦官势力庞大,向来惧怕。见到这种架势,一个个都放下武器投降了。窦武的大军就这样轻易地瓦解了。窦武自杀,窦氏的宗亲、宾客、姻属及陈蕃等士人全部遇害。

[page]

现在袁绍提到窦武的事情,何进当然有同感:如今的局势同窦武那个时候何其相似!因此,召四方兵进京就很有必要了。这些外来人哪管什么皇帝、宦官的,主帅让砍谁就砍谁,这样就不怕宦官了。在外兵云集的压力下,太后也就不得不妥协了。这真是一箭双雕的好计谋!于是何进欣然同意。

袁绍献这个计谋,当然不是为了何进着想,他有自己的打算;而何进也不是傻子,他不光看到了四方兵进京的对自己的好处,也想到了其不利后果,只是他心里自有主张,没有对袁绍说。

两个人就在各怀鬼胎的情况下开始了召四方兵进京的布置,这些带兵将领有:

原前将军,时任并州刺史的董卓

原并州刺史,时任武猛校尉的丁原

东郡太守桥瑁

大将军掾王匡(大将军掾是大将军府的属官)

西园军代理军司马张杨

原并州从事张辽(从事是州府的属官)

骑都尉鲍信

都尉毋丘毅

董卓就要来了,京城洛阳将笼罩在一场腥风血雨当中……

●何进和袁绍的真实意图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袁绍。别看后来的官渡之战袁绍败给了曹操,他年轻时比曹操要优秀,表现的比曹操要抢眼。

袁绍出身官僚士族。袁氏从袁绍的祖父辈开始,一门四世五公,名声显赫。袁绍年轻时就有很深的心计,在政坛上牛刀小试之后,就辞官归家,隐居洛阳,持身养名。史载他在隐居期间: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也不应辟命,就是拒绝朝廷请他当官的要求。这是一种以退为进,提高身价的策略,果然名声鹊起。他“折节下士,士多附之”,有很多的支持者。而这个时候曹操还在为了出名到处毛遂自荐呢。

在洛阳隐居期间,他结交了何颙、张邈、伍琼、许攸等豪侠的朋友(这些人在后来反对董卓的斗争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容后再叙)。当时正值第二次“党锢之祸”,很多士人遭到迫害。袁绍让何颙在外联络,自己在京城设法营救。正是这一行动,奠定了袁绍在士人心中的地位,也正是在与何颙的密谈中,有了诛杀宦官,匡扶社稷的计划。

《三国志·荀攸传》注引《张璠汉纪》的记载讲了这件事:及党事起,(何)颙亦名在其中,乃变名姓亡匿汝南间,所至皆交结其豪杰。颙既奇太祖而知荀彧,袁绍慕之,与为奔走之友。是时天下士大夫多遇党难,颙常岁再三私入洛阳,从绍计议,为诸穷窘之士解释患祸。

184年何进任大将军,笼络天下士人,征召袁绍入朝。这次袁绍不再拒绝了,借外戚的势力除掉宦官,是当时唯一可能的选择,于是他欣然就命,被任命为大将军掾(即大将军府的部门长官)。

何进需要借助袁绍和袁氏一门的影响力笼络士人,袁绍需要借助何进的力量除掉宦官,因此两个人走的很近。何进对袁绍很信任,不久就任命他为虎贲中郎将,掌管宿卫宫殿的南军虎贲营,作为自己控制皇宫的心腹力量。188年,灵帝组建西园军,兵力要远远强于何进控制的禁军,并以宦官蹇硕出任西园军统领。何进就推荐袁绍任西园军副统领,以制约蹇硕。(这时曹操也开始崭露头角出任西园军的典军校尉)

189年4月,灵帝死,少帝即位,何太后临朝听政,袁氏的势力达到了顶峰。袁绍的叔父袁隗与何进并为辅政大臣,袁绍深得何进信任又掌西园军兵权,弟弟袁术继袁绍之后出任虎贲中郎将掌管虎贲营兵权,加上袁绍在士人当中的影响,袁氏自然成为士人集团的领袖。

袁绍一方面劝何进征召天下名士入朝,以壮大士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促使何进下决心悉诛宦官。何进虽然听从了袁绍的建议,但袁绍还不放心。毕竟何进同宦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何进集团的何太后与何苗等极力支持宦官,万一何进中途变卦,倒向宦官一边,那士人集团将遭到灭顶之灾。预防这一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士人自己的武装,到那时不由得何进不从。于是才有了他召四方兵进京的建议。

[page]

对何进来讲,他不会认识不到召四方兵进京的危险,他是不想让外兵云集京师的,这些外兵无论是士人的武装还是武人的部队,自己都难以控制。他想要的是给宦官与何太后施加压力,使宦官知难而退,主动离开朝廷,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不至于与何太后决裂。至于那些外兵,他是不会让他们进入京城的,也就是在京畿附近驻扎声援而已,以防宦官兴兵作乱。从他后面的行为来看,他确实就是这么干的,唯一没有想到的是他突然被杀,使整个局势失去了控制。

袁绍想拥有士人的武装,何进可不想让自己陷入士人武装的包围中,从被征召的将领中可以看出两人的不同想法。

被征召的将领一共有8名,除了毋丘毅的情况不可考之外,其它的7人身份和立场分析如下:

1、东郡太守桥瑁。他是太尉桥玄的族子,桥玄在灵帝朝官任太尉,是位能臣,节操高尚,受到士人的尊敬。桥瑁作为名公之后,他的郡兵是属于士人阵营的。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英雄记》:瑁字元伟,玄族子。先为兖州刺史,甚有威惠。

2、大将军掾王匡。侠义之士,与名士蔡邕交好,倾向于士人阵营。且从其后来挥泪斩杀他的妹夫胡母班来看,他是绝对听命于袁绍的。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英雄记》:匡字公节,泰山人。轻财好施,以任侠闻。

《谢承后汉书》:匡少与蔡邕善。

《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谢承后汉书》:(胡母)班,王匡之妹夫,董卓使班奉诏到河内,解释义兵。匡受袁绍旨,收班系狱,欲杀之以徇军。班与匡书……匡得书,抱班二子而泣。班遂死于狱。

3、骑都尉鲍信。出身于儒生世家,有节操,是属于士人阵营的。

《三国志·鲍勋传》注引《魏书》:(鲍)信父丹,官至少府侍中,世以儒雅显。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虽遭乱起兵,家本修儒,治身至俭,而厚养将士,居无余财,士以此归之。

4、并州刺史董卓、武猛校尉丁原。这两个人属于武人,不属于士人集团。应该是听命于何进的,不过董卓、丁原二人和袁绍有私下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又受袁绍的指使。

《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公孙瓒表袁绍罪状曰:(绍)昔为司隶校尉,会值国家丧祸之际,太后承摄,何氏辅政,绍专为邪媚,不能举直,至令丁原焚烧孟津,招来董卓,造为乱根,绍罪一也。

公孙瓒在这个表里面列了袁绍的十大罪状,均符合事实,只是把一些事实曲解来罪状袁绍,这是讨贼檄文惯用的手法。不过可以看出,丁原和董卓的作为幕后有袁绍的指使。

5、西园军副司马张杨、并州从事张辽。这两个人也属于武人,他们均出自并州,听命于何进的指挥,但同时和丁原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国志·张杨传》:张杨字稚叔,云中人也。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灵帝末,天下乱,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军京都,欲以御四方,征天下豪杰以为偏裨。太祖及袁绍等皆为校尉,属之。并州刺史丁原遣杨将兵诣硕,为假司马。灵帝崩,硕为何进所杀。杨复为进所遣,归本州募兵,得千余人,因留上党,击山贼。

《三国志·张辽传》: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

召四方兵进京的决定一做出,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见于记载的有曹操、陈琳、郑泰、卢植

陈琳说:“谚称‘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要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耳!”

曹操说:“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page]

他们的意思是一致的:要诛杀宦官,以现有的力量就足够了,若召外兵进京,恐怕会生出变乱,反倒失败。这些意见当然很对,但他们只看到了这一层,不清楚何进的苦心和袁绍的担忧,所以即使苦谏,何进也听不进去。

而何进手下一向以智谋著称的荀攸、逢纪、何颙等人在这件事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何进的心腹,参与了决策的过程,知道何进的苦衷;其中逢纪、何颙两人又是袁绍的铁杆,也清楚袁绍的打算;所以他们都不反对。关于这一点,《后汉书·何进传》上说:(何进)因复博征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

何进虽然一片苦心,无奈宦官们不领情,最终酿成了一场大屠杀……

●“四方兵进京”的波折与何进和袁绍的较量

何进所召的8支军队到达京师洛阳的时间先后不一,有的甚至没有等到达洛阳,何进就死了,因此在何进谋诛宦官的事情上没有起到作用。

1、东郡太守桥瑁。桥瑁作为一郡太守,手下有现成的兵力,接到何进的诏命之后,率军西赴洛阳,到达洛阳东100里处的城皋重镇,为何进所阻。《后汉书·何进传》载: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

2、骑都尉鲍信。骑都尉是南军羽林军的官职,是何进的下属。何进遣鲍信回老家泰山募兵,鲍信募得千余人,赶向洛阳,走到城皋时,何进就已经死了,因此没有参与京城的动乱。《三国志·鲍勋传》载:大将军何进辟拜骑都尉,遣归募兵,得千余人,还到城皋而进已遇害。

3、大将军掾王匡。大将军掾这个官职是何进的下属,何进让他回老家泰山募兵,泰山郡本来属于兖州,王匡却到了徐州,纠集了500名强弩兵回来,还没走到洛阳,何进死了,王匡就跑回了老家。《三国志·武帝纪》载:匡字公节,泰山人。轻财好施,以任侠闻。辟大将军何进府,进符使,匡于徐州发强弩五百西诣京师。会进败,匡还乡里。起家,拜河内太守。

4、都尉毋丘毅。都尉这个官职不高,在校尉之下,可能因为是何进的亲信,何进让他到丹阳(在今江苏南部,包括南京)募兵,结果带兵走到下邳(徐州境内)的时候,被水贼所阻,未能到达洛阳。《三国志·刘备传》载:倾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阳募兵,先主(就是刘备)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

5、西园军代理军司马张杨。西园军司马是何进的部下,何进让他会老家并州募兵,募得千余人,走到并州的上党郡,被山贼所阻,没有到达洛阳。《三国志·张杨传》载:杨复为进所遣,归本州募兵,得千余人,因留上党,击山贼。

6、并州从事张辽。何进让他去河北募兵,募得千余人,回来的时候,何进已经死了,在诛杀宦官的事情上没有起到作用。《三国志·张辽传》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

7、武猛校尉丁原。丁原是除董卓之外唯一到达京师洛阳的外兵将领。其实他也不应该算外人,早在灵帝死的时候,丁原就投靠了何进,并参与了何进、袁绍诛杀宦官的谋划。他的兵在何进谋诛宦官的事情上还起了点儿作用。《三国志·吕布传》载: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后汉书·何进传》载: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

8、并州刺史董卓。董卓原来在陇西同韩遂领导的羌人作战,灵帝死的时候,征召董卓为并州牧,董卓带领自己的私人武装前去并州赴任,此时正在赴任的途中,没有到达并州,而在河东郡,就是今黄河以北的山西省南部,距离洛阳很近。《后汉书·董卓传》载:及灵帝寝疾,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卓复上书言曰:“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可以看出,何进虽然采纳了“召四方兵进京”的建议,但在实施过程中非常谨慎,除了董卓、桥瑁是地方势力,其它的6支人马均是自己的下属。

为了达到让宦官妥协的目的,何进对召四方兵进京的事情不仅没有隐瞒,反倒大张旗鼓。史载:进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皆泰山人,进使还乡里募兵;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成皋,使武猛都尉丁原将数千人寇河内,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就是让宦官认清形势,主动隐退;也让何太后感到压力,从而不阻挠自己“悉诛宦官”的谋划。

[page]

但宦官仍然执迷不悟,何太后也不表态,可能他们认为何进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这个时候,8支外兵除了何进所亲信的丁原的一支派往洛阳以北的孟津外,桥瑁、董卓的人马已经到达洛阳附近。桥瑁的军队到达城皋,董卓的军队到达渑池。

何进并不傻,他知道外兵到达京城的后果,因此派人阻止桥瑁和董卓军队的前进,让桥瑁屯兵城皋,让董卓就地停止前进。

何进知道董卓向来无视朝廷,他怕董卓不服从命令,因此他派了一个非常得力的人去办这件事情,这个人就是种劭。种劭时任谏议大夫,谏议大夫这个官职不大,俸禄才六百石,就是管给国家的政策提提意见,没有什么实权,但种劭这个人和董卓的关系却不一般。种劭的祖父种嵩曾在西凉为官,在凉州享有很高的威望,后来回朝任“三公”之一的司徒。出身西凉的董卓在发迹的时候,曾经受到过种嵩的辟召,是种嵩给他举荐到朝堂上的,对他有知遇之恩。按照东汉官场的规矩,故吏对于举荐自己的官员,要向对待君主一样服从,对于举主的后代也要礼遇。派种劭去阻止董卓,可以看出何进的决心。

果然,种劭去宣读了诏命之后,董卓并不听命,反倒让他的兵士威胁种劭。(因为种嵩的恩德,董卓不敢跟种劭当面顶撞,只好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出面)种劭对董卓的行为非常生气,厉声呵退那些士兵,直到董卓前面质问。董卓理屈词穷,又不敢拿种劭怎么样,只好听命驻军。

就在这个时候,袁绍坐不住了——诛杀宦官的大计怎能就此把手?于是他要挟何进说:“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

这次何进没有听从袁绍的意见,他决心按照自己的计划走下去,为了防止袁绍挚肘,他剥夺了袁绍的军权,免去了他西园军副统领的官职,改任司隶校尉。司隶校尉主管京城及其附近地区的治安,相当于首都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官职比较大,但没有军权,对于袁绍来讲,是明升暗降。

但袁绍不甘心,于是他利用司隶校尉的职权派手下人监视宦官,又私下派人敦促董卓进京。董卓得到袁绍的书信,知道京城有机可乘,于是再度进兵。

到这个时候,何太后知道何进来真的了,不得不让步,将大部分宦官都打发回家,只留下何进所信任的宦官当值;又让宦官们跑到何进面前求情。袁绍劝何进就此把宦官们拿下,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可何进不同意,他到现在还不想和太后闹翻,又念及宦官对自己的旧情,于是他开导宦官们说,天下的人都要声讨你们,董卓的兵就要来了,你们最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就没事儿了。(《后汉书·何进传》:进谓曰:“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诸君何不早各就国?”)可以看出何进不想杀他们,他给宦官指出一条退路,只是让他们离开朝廷而已。

袁绍为了逼何进就范,又生一计。他假传何进的意思,用公文各州郡长官,让他们逮捕宦官的亲属,一来剪除宦官在地方上的势力,二来让宦官们没有退路。袁绍这着够狠!

宦官们无路可退,就去贿赂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舞阳君在何太后面前替宦官们求情,何太后心软,又让宦官们重新入宫,官复原职。

事情就这样不断的反复,何进终于耐不住了——有何太后的庇护宦官们是不会离开朝廷的——于是他亲自入宫面见何太后劝说,做最后一次努力,没想到却招来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