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爱国基督徒刘湛恩

刘湛恩,20世纪上半叶我国著名的基督徒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是杰出的爱国志士,于抗战时期遇刺,为国捐躯。

刘湛恩于1896年12月出生在湖北阳新县一个贫寒之家,在他4岁时,父亲在贫病中去世。族人欺凌孤寡,强迫其母改嫁。性格刚毅的母亲遂携幼子湛恩和尚在襁褓中的妹妹离家出走,步行百余里,逃到人地生疏的汉阳。幸得美国女宣教士白桃医师的帮助,得以进入浸信会医院担任护士,不久即接受了基督教信仰。

刘湛恩12岁时升入九江同文书院,并在此期间,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1922年,刘湛恩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归国。那时,他年仅26岁。

回国后,刘湛恩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次年到上海,出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教育部干事,同时在大学里兼课。1928年2月,32岁的刘湛恩接受上海沪江大学校董会的聘请,接替美籍校长魏馥兰,出任沪江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成为这所著名大学学府中最为年轻的校长。

刘湛恩积极实践教育救国的理念,提倡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他提出“让沪江大学更中国化,更基督化”的口号,并大力倡导“积极的、前进的、建设的、牺牲的”沪江精神,强调师生团结、民主进步和学术自由。他还在城中区创立商学院,为从商之人提供深造的机会;为无力求学的工人及其子弟创办工人夜校、工人子女义务学校,以及民众图书馆等。这些公益活动大大提高了沪江大学的社会影响力。

刘湛恩不仅在事业上功名卓著,尽职尽责,在家庭生活中也显示出其优秀的品质和道德风范,对母亲尽孝,对妻子儿女尽爱。其子在《忆父亲生平补充一二事》一文中如此描述:“父亲生活简朴,终年长袍马褂,每日为大学及社会事业忙碌,但晚间必回家与妻儿相伴。夫妇相敬相爱,16年如一日,从未闻有反目相待之事。”

刘湛恩更是一位热心的爱国者,他把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与抗日救亡的爱国事业融合在一起。1935年“12·9”运动后,刘湛恩与上海文化界爱国人士马相伯、沈钧儒、陶行知等283人联合发表了《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要求政府出兵抗战,惩办卖国贼,并给人民以言论与结社自由。后来,刘湛恩又同上海基督教界领袖28人联合发表时局宣言,呼吁团结一致,共纾国难,救国于危亡。1937年“9·18”事变后,刘湛恩在上海租界地区开设难民收容所,收留难胞1600余人,并联合各界爱国人士成立“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且被推举为主席。南京沦陷后,他又领导组织国际友谊社,代表政府与各国驻沪外交人员联络,向友邦政府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主张,被界内人士誉为“在野的外交”。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进占上海,租界沦为“孤岛”。翌年春,日伪酝酿在南京成立傀儡政权,企图拉拢刘湛恩出任教育部长,遭其严词拒绝。刘湛恩不惧威胁与恐吓,置生死于度外,日夜忙于抗日救亡工作。他常以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勉。日伪政权视他为眼中钉,意欲拔除而后快。当时许多友人劝他离沪暂避,免遭不测,但他说:“留沪的救亡协会负责人已所剩无几,而上海的抗日救亡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生存,我责无旁贷,放不下。我是中国人,我是基督徒,为了真理和正义,即使上十字架也在所不辞。”1938年4月7日早晨,刘湛恩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遭到日伪收买的暴徒狙击,当场牺牲,年仅42岁。

国民政府为刘湛恩举行了公葬,并明令褒扬。刘湛恩之遗孀王立明女士,致力于社会慈善工作,曾先后在四川宜宾创立“湛恩难童教养院”,在重庆、成都、广源等地创设“湛恩妇女赈济院”等慈善机构,收容在战争中颠沛流离的妇女和儿童。刘湛恩遗下子女3人,皆继承了乃父之遗志,从事教育工作。

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在上海复校,全校师生及刘湛恩生前友好筹资募款,兴建起“刘湛恩纪念图书馆”,藉以纪念这位爱国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