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虎符象征着兵权,为什么皇帝敢托付于他人?原来他有后招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物件,它们代表着权力或其它附加的含义,例如皇帝的玉玺,官员的免死金牌等等,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古代虎符象征着兵权,为何皇帝敢托付于他人?原来他有后招。
兵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一个重要的凭证,“虎符”是兵符的一种,又称兵甲之符,是皇帝授予最高将领调兵遣将的信物,但你若认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那就错了,因为皇帝作为最高的军事统帅和实际权力的拥有者,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将身家性命都交给一个“异姓”的将领。
所以“虎符”是一人一半,一半留在皇帝或者太后手里,一半在最高将领手中。遇到重大军事决断时,由朝廷使节手持虎符的右半部分,跟将领手中虎符的左半部分验合后,军令才得下达。
中国的文字词汇是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汉语里有一个词是“符合”,就是根据两半虎符验合后确认无误,才有了这个词语,这两半虎符形状铭文都是相同的,背面各有榫卯,应,就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
那么虎符为什么称“虎符”呢?在春秋战国时期,兵符经常被做成老虎的形象,在“四神”中,老虎是战神,虎与龙相随,而龙最终也成为帝王的象征。虎代表西方,也称白虎,象征着军队杀伐决断的锐气,老虎是森林之王,有着王者的威慑力,也代表王的形象。
目前发现的秦朝时期的虎符有4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新郭虎符铭文有错金铭文四行四十字:“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在)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殹(也)。”
其中“右在王”,说明右为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皇帝手持的是虎符的右半部分。秦始皇用的虎符,秦阳陵虎符铭文也刻有“右在皇帝”的字样。
而从汉朝到隋朝,虎符的形状,铭文虽然有变化,但材质和“右在王”始终没变,材质是铜质为多。魏晋南北朝时期,虎符沿用不衰,不过虎符大都是与诏书同时使用的。
唐朝因为避讳老虎,就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改为“龟符”,元朝时期用虎头牌。
关于虎符最有趣的历史故事是——信陵君围魏救赵。公元前257年,秦国突然发兵将赵国邯郸围得跟铁皮桶一样,眼看赵国就要亡国了,魏国将领晋鄙出于盟友的情谊,带着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去了,一去就怂了,把军队驻扎在外面凉快,就是不进去援助。
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与魏王夫人如姬合谋盗取了魏王的虎符,取晋鄙而代之。最终大破秦军,挽救了赵国,可见一枚虎符的威力,几乎等同皇权。
虎符如此厉害,皇帝怕不怕持有虎符的将领造反?
毕竟皇位对于大部分有野心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诱惑。其实皇帝还真的害怕,并且为此做出了一定的准备。每一个掌管虎符出征的将领,他们都必须将家人交给皇帝照看。倘若这个将军做出了造反的举动的话,他的家人则必死无疑。而这样的行径,在一定意义上制止了一些将军的造反念头。
也即使说,或许虎符可以为一个将领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也带来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他需要与妻儿分离,也代表了他将自己家人的安危交给了皇帝。
那么,这就回引发了一个问题了:如果虎符被偷走,将士是听皇帝的还是听虎符的?其实,这个问题看似复杂,但是其答案却是一目了然的。
首先,古代调兵的程序就是非常复杂的,远远不是影视剧或者小说里说的那样简单。如果想要调兵遣将的话,那么你不仅得有虎符,还得有皇帝的诏书,其上面还会写明出兵数量以及地点等等信息,还要有印章,这才可以调动大军。
说白了,统帅也是要“看脸”的,虎符只是作为调兵的必要条件,没有代表皇家脸面的诏书,依然无法调动一兵一卒。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盗走虎符之后,用于造反。
说到底,这虎符实际上不仅不利于去造反,反而还是确保了军国大权能够控制在皇权手里的而出现的产物,他加强了中央集权,而分化地方将领的军权,防止地方拥兵自重。
而信陵君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杀死了统帅晋鄙,而主帅一死,剩下的将领并不敢与信陵君对抗,这才调兵成功,才促成了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事件。
但是,追溯到底,虎符还是由皇帝发下来的,虎符原本的意义就是代表着皇命,也就是看见虎符就如同看到皇帝一样,因此拿着虎符的人所下达的命令也被当成了皇命。
但是,如果是皇帝亲临现场的话,那么你认为,士兵会听从皇帝的命令,还是皇帝代理人的命令呢?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
然而,也可能有特例,例如皇帝没有实权。既然皇帝都不顶用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没人在乎什么虎符不虎符的了。就比如历史上也有很多没有虎符而成功发兵的情况,尤其是西汉前期的藩国,刘邦制定的藩国,就须有虎符才能发兵,但实际上对藩王们的限制作用甚小。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