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古代没有空调,古人如何度过酷暑?其中一项太过奢侈,雍正下令禁止,至今失传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科技还远远没有现代这么发达,那么古人是如何度过酷暑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其中一项太过奢侈,雍正下令禁止,至今失传。

早在800多年前,杭城街头就有夏日冰饮卖了!甘豆汤、豆儿水、香薷饮、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以及荔枝膏水!品种丰富的都能报口条。

世界上第一台空调是由威利斯·开利于1902年创立,因在一次雾天等火车时突受启发,威利斯深刻理解了温度、湿度和露点的关系,发明出现代空调系统。这才有了夏日神器——空调的诞生。

但空调并非现代人的专利,我们智慧的先人很早就发明了“空调房”。功效不输空调,还很环保。

与现代人一样,古代人避暑首先想到的也是改变居室环境,建造一个类似现代装有制冷设备的“空调房”,古人称其为“夏房”。

“窟室”就是秦朝最流行的“空调房”。“窟室”其实是非常考究的地下室,通过储存冰块达到制冷效果。这在当时的贵族阶级中非常流行,几乎人手必备。每到酷暑,贵族们便会在“窟室”中纳凉消暑、饮酒作乐直至达旦。

《左传·襄公三十年》曾有记载:“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翻译过来就是说:郑国的伯有喜欢喝酒,为此特地修建了一处窟室,夜晚在窟室内饮酒取乐,通宵达旦。

魏晋时期,曹操带人在邺城建造的大冷库“冰井台”,也有着“空调房”的功效。据史料记载,“冰井台”通常是在厅内或有需要的房间中挖一口深井,用凿了孔的盖子盖住。到炎夏时,在井内放置大量冰块,冰块遇热消融会散发凉气,从井中溢出,以此为房间降温。这种避暑方法在明清时期的民居房中普及。

到了汉代,“空调房”比前朝更加高级,可以冬夏两用。冬天的叫“温调殿”,夏天的叫“清凉殿”,是皇家最高级的避暑场所。清凉殿内设有多重降温装置———石头作床, 玉晶盘装冰,还有仆人摇扇降温。《汉书》曾用“清室则中夏含霜”,赞其盛夏室内能结霜。想必制冷效果是极好的。

除此之外,古人还有一种更文艺的消暑方式。

高门大户除了会花费巨资往屋里运冰块儿以外,有时还会通过焚香来躲避酷暑。

宋代词人周邦彦就曾在自己的词作中,细致地写到人们焚香消夏的惬意生活:

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在诸多香料中,沉香颇为人们所爱。沉香,本身是一种名木,其芯材可作熏香料,制成香料后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江南的夏天,空气中总是伴随着潮湿的暑气,沾在人身上,感觉黏黏腻腻,很不舒爽,然而只肖焚上一柱沉香,那股暑气便自然而然的消散了不少,并且连夏日恼人的蚊虫都不敢靠近,遂令人整个身心都沉静下来。由此,文人们才有心情看眼前鸟雀风荷,忆故乡轻舟晓梦,沉香对于三伏天的文学创作真是起了作用呢!

南宋诗人陆游不仅偏爱沉香,更是在诗中点名要用消暑神器海南沉香:

夏日杂题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

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诗人午睡醒来开始摆弄自己的旧琴,还不忘点上心爱的海南沉香,屋外下了几日小雨,芭蕉长得越发茁壮,空气中的湿气也自然多了几分,用悠悠清香来调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诗人虽然没有剖白内心的感受,但是读者已不由自主的走进这间安静的小屋,体味到这夏日炎炎中难得的一份清凉和静谧。

当然还有一种堪称奢华的消暑方式,那就是凉席。

这款凉席并非什么高科技发明,但造价绝对不菲,它的秘诀在于它的材质是象牙。当然现在的象牙禁止贸易了,所以这款凉席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当年只有五张,现在存世只剩一张。

其实象牙席子的确贵重,可是也不至于当时只能生产五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个象牙席子比普通的象牙席贵重千倍。

它的做工技术现在已经彻底绝迹了。和普通的象牙麻将席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将象牙泡到药水里软化,然后片出篾条来,然后像竹篾编织席子那样编织起来的。

这种作死的玩法,简直无法想象成本。象牙又硬又脆,通常只适合做雕刻把件。把它劈成篾条,还要编成席子。古人究竟怎么做到的简直无法想象。

其实清朝的皇帝在炎炎夏日,比起普通百姓,同样得靠扇子、凉席,无非高档一点而已。所多的无非多几个专用冰窖,和可以去承德避暑山庄或者北戴河躲几天而已。

所以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留存的这个宝贝显得尤为珍贵。但是正是由于它的过于奢侈,崇尚改革和节俭的雍正皇帝最终下令停止这种象牙席子的生产,所以它的传统工艺也绝迹失传了。

不过不用遗憾,因为现在科技发达,也用不着那么奢侈原料和工艺制作而成的象牙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