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古代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有时候在误国方面,清官比贪官还可怕!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繁盛的王朝都一步步走向了灭亡,那么他们灭亡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有时候在误国方面,清官比贪官还可怕!

历代王朝灭亡前都有一定预兆,就像地震来了一样动物们会先感应到,总结如下:

一;官民对立,社会动荡

一旦国家出现这种现象很普片,这个王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从秦朝到清朝王朝灭亡前都是从官民对立开始的。几乎都是官逼民反。一旦社会出现动荡,就会出现一系列事件,增加对社会的控制,这样就要增加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又要发工资,征税,总之越忙越乱,直到忙到灭亡还没有想明白啥回事。

二;思想混乱,人心浮动

思想一乱,人就很难一条心了。每个王朝灭亡前思想上一定混乱了。唐朝中期思想混乱,韩愈柳宗元发起了一场运动,大体稳住了国家思想,为唐朝延续了近百年。明朝中期思想混乱,王阳明等再次稳住了大体的思想,也为明朝延续了百年寿命。不过可以看出虽然一时救了国家,可是王朝很难在振作起来。每个王朝后期也是思想发出光彩的时候,因为政府对思想的控制力下降了。明末清末思想界此处显现十分明显,一般王朝在此时都会有忠于这个王朝的文人担当拯救责任,这些文人将会想尽一切办法补救王朝的主题思想,或者创新加以延续。宋朝理学明朝心学就是其中的典范。但这是成功者,一旦补救失败,这个国家就会进一步加快灭亡。

三;加强社会各方控制

一个王朝一般刚刚建立不会对社会监管控制的太严,这是为了体现他得到民心。一旦王朝出现要灭亡征兆,这些大权在握的统治者为了继续享有所得一切,就必须要加强社会的管理和控制,不敢再进行放松的管理了。主要防止社会人员的大规模聚集,加强各种能够反抗统治工具的管理,例如兵器,监听社会舆论等等,这也可以说是统治者的心虚吧!

四;乱加税收,横征暴力

王朝要灭亡前兆,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加重税收,统治阶级疯狂敛财。明朝后期的税收,清朝后期的税收可以说种类繁多。这是因为最高统治者的财富在减少,不得已只得加强税收来维持自己的行政运行,这只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

五;乱发纸币,货币快速贬值

一个王朝灭亡前经济危机是最重要的,我们看看发明纸币的北宋特别是南宋,为了解决战争等经费,大肆印发纸币,导致纸币信誉受损,市民纷纷购买实物或者囤积铜钱,元明都吸取了教训,清末清政府所造的银元也偷工减料,减少含银量,导致质量受损。民国后期的经济崩溃乱发纸币更是一个重大原因。一个王朝后期灭亡前一部分人一定会利用权力抓紧捞钱。

而导致这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天灾。明朝末年,陕西地区发生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老百姓种的粮食颗粒无收,朝廷的救济又被贪官污吏层层截留而无法送达,饥饿难耐的百姓最终决定铤而走险发动起义,四处劫掠,杀出一条生路,最终大明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覆灭。

二是战乱。明朝中后期,先是日本权臣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半岛,妄图以此为基地和跳板攻入中国,明朝嘉靖皇帝被迫联合朝鲜李氏王朝共同出兵对付倭寇大军,并且大明朝廷为了防止海上的侵略者发布严厉的海禁政策,大明东南地区的渔民被逼的奋起反抗,他们联合日本人一起在东南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明只得派遣俞大猷戚继光等将领派军围剿,这些战争都在中国经济发达富足的东南地区打的,造成及其惨重的损失。其实杀掠千里、危害大明数十年的倭寇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中国沿海的渔民,由于严厉的海禁政策导致无法生存于是挺而走险成为匪患。从明朝中叶开始延续到清朝的海禁政策导致中国海外贸易的全面萎缩,中国的经济文化从此彻底落后于西方列强直到鸦片战争暴发。

三是人祸。隋炀帝执意要铲除北方的高句丽,征集数十万的大军数次远征,可惜高句丽军队战力强悍、将领指挥得当数次大败隋军,隋军死伤数十万人,很多阵亡的将士的尸骨被高句丽填埋在路边垒成围墙。隋炀帝还带着众多嫔妃和大臣御驾亲征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结果在青海地区一夜的暴风雪就冻死了上万人。每个王朝在中期以后都会出现昏君佞臣,特别是明朝的皇帝从嘉靖开始一个比一个昏聩,一个比一个懒惰,一个比一个荒淫无耻,一个比一个短命,导致宦官接连专权,把持朝政,危害天下。

那么为何说清官比贪官更误国呢?

清官是每个朝代的老百姓最期盼最喜爱的,他们更崇拜清廉的地方父母官,这与他们的直接利益挂钩,因为清官普遍是勤政爱民、秉公执法、严于律己,他们不会剥削压榨百姓,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而贪官污吏是百姓们最憎恨的,他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不顾百姓的死活,不为百姓做主,在这样的压榨迫害之下,百姓们产生了一种心理需求,他们迫切地希望能有清官,就比如“青天大老爷”,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清官的形象光辉伟岸,百姓们还会为其建庙塑身,供奉香火,而反观大奸臣,比如秦桧,则是被塑身,“裸跪千年”。

这是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忠奸分明,清官可以享受光环,没有一丝黑点,而奸臣就会留下千古骂名。但是翻看史料,我们可以发现似乎只有普通百姓会愚昧地崇拜清官,士大夫阶层对于清官的说法截然不同,在晚清小说家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写着:“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这个念头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书中有两个典型对比,他塑造的玉贤和刚弼两人自认清官,但在他们的手下却是办了许多冤假错案,经常会屈打成招。在刘鹗看来,清官是在自命清高,他们没有高明的智慧,却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在处理案件的时候,往往会固执己见,妄下定论,不惜滥用刑罚,造成无辜伤亡,这样的人一旦多了,对国家是无益的。

与包拯同处一个时代的欧阳修就曾公开批评包拯,认为包拯弹劾两位大臣,随后又接替了他们的职位,这是在为自己谋私利,但是包拯认为自己没有异心,可士大夫阶层却认为他的做法影响了朝堂风气,其实还真是,人性哪有没有一点私心的呢?所谓问心无愧,其实自己也知道,是很难做到的吧?

而且包拯是问心无愧了,但他们这些官员就会被刚直不阿的包拯牵连,也会无意间制造很多冤假错案……不过我们后人对于包拯的节操还是没有怀疑的,值得称颂。

明朝也有一位清官海瑞,他同样也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批评,因为海瑞固执己见,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对于不正风气,不遗余力地打击,但官场千年以来风气早已形成,仅凭他一人是无法改革的,所以他几次为官,最终都是黯然收场。万历皇帝给他的评语颇为公正,认为他确实是一位耿直忠臣,可以作为榜样,但他不能在国家民生上发挥实用之处。

康熙皇帝也曾对清官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耿直固执的清官不应该下属太多难堪,也不该给身边人太高的要求,他们应该是宽厚仁善的,另外真正的清官不会认为自己是清官,那些常常自认清官的人往往是自视甚高,对自己心理暗示,他们认为自己是清官,产生一种很强的优越感,经常会将高要求高标准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形成一种偏执。这样的清官是不可取的,康熙认为若是朝中人人都是清官,那么对于政治是没有好处的。

清官在不同的人心中,是不同的,在士大夫等的社会精英眼中看来,他们太过于“刻”,这个字是说他们太过一丝不苟,太过固执己见,坚持认为自己就是对的,同时他们还要求别人也一样,否则就是污秽废人,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就可见一斑,不近人情,必要时还可以六亲不认,“存天理,灭人欲”的做法在精英等人看来是不可行的。

包拯可以为了铁面无私,做到杀妻求将,大义灭亲,这样的做法是不被士大夫等人认可的,同样的,海瑞前后娶了9个老婆,皆是因为他的暴躁性格,他的女儿仅仅是吃了仆人给的一个饼子,就被海瑞逼得绝食而死,海瑞对于酷刑的施行,他采取支持的态度,当初朱元璋的“剥皮楦草”,还建议恢复“毫发侵渔者加惨刑”,这样的建议引起了万历皇帝和大臣们的震惊,由此可见这些自视甚高的清官为什么会被士大夫阶层苛责。

可是到了普通老百姓这里,清官的严明苛刻就是在对他们负责,为他们争取公平公正,当老百姓受到土豪权势等的压迫之时,清官就可以为他们伸张正义,乡间的泼皮无赖,还有只顾自己享福的贪官污吏,这些都是百姓们看不惯的,清官就会为他们打击这些人,如此百姓才会感觉到公平,心情畅快。

官场中大致分为三类官员,好官,坏官,中庸官员,而清官是官场中的道德楷模,他们认为自己是好官,其实矫枉过正,也不够中庸,于政治名声无利。这也不是说清官不对,也不是说贪官应该存在,但就像磁石的南北极,有一端,就必须有另一端,这也是宇宙万物的平衡性。

关键还是靠政治制度的完善,所谓"政治正确“从来都不是靠一些官员就可以决定的,更不是好与坏可以左右的。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