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霍光权倾天下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霍光能把持朝政几十年?如果霍光选择篡位 他能不能取得成功呢?

霍光是西汉中期著名的权臣,霍光的一生跌沓起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间少年一步步走向了大汉的政治权力中心。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就了霍光把持朝政几十年?

天子近臣,初入长安崭露头角

提起霍光,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骠骑将军霍去病,正是他的出现,霍光的人生轨迹陡然改变。霍去病的出身常被人诟病,其生父霍仲孺早年间效力平阳侯府,与侯府中名唤卫少儿的侍女偷情生下一子,即是霍去病。此后霍仲孺归家娶妻,不久后生一子,此子即是霍光。所以,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

后卫家发迹,霍去病成为全民敬仰的少年将军。一次出战途中路过平阳县,听到自己的身世,霍去病登门拜访霍仲孺,为他置办宅院奴仆以及百顷良田,待他凯旋归来更是将弟弟霍光带回长安。由于霍去病的关系,霍光迅速在长安站稳脚跟,汉武帝也抱着爱屋及乌的心态格外恩宠霍光。虽然天生掉下个大馅饼,可是能不能接住也看个人本事,而霍光不仅接住了,而且吃的很漂亮!

和锋芒毕露的兄长霍去病不同,霍光虽然成为天子近臣,但行事非常低调。尤其在霍去病去世后,在长安举目无亲的霍光行事愈发谨慎,一切唯武帝之意行事,在他出入宫禁二十余年间,竟未犯过一次纰漏,这令汉武帝甚为满意。

辅政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汉武帝晚年多疑,和太子刘据之间政见多有不和,加之奸臣挑唆,一场“巫蛊之乱”席卷大汉朝堂,其中牵连甚多,丞相公孙贺灭族、太子姊妹阳石公主及诸邑公主被赐死、卫子夫自杀、卫氏一族覆灭、刘据三子一女族人尽诛……此场祸乱,太子党中只有刘据出生数月的小孙子刘病已逃过一劫进了天牢。霍光虽是霍去病之弟,却与卫氏一族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并未受到牵连。

数年后,汉武帝老病将亡,子嗣中只有广陵王刘胥、燕王刘旦、幼子刘弗陵三个皇子,因武帝一直不喜欢刘胥、刘旦,遂立年仅8岁的幼子刘弗陵为嗣,托孤于他最信任的霍光,并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刘弗陵即位后更名刘弗,是为汉昭帝。辅政大臣霍光继承了汉武帝晚年“轮台罪己诏”的主张,“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即轻徭薄赋,鼓励农耕,与民休息,不兴兵戈。在此基础上,多次减免租税,平抑冤狱,废除郡国酒榷及关内铁官,汉武帝晚期民怨载道的局面逐渐平息下来,而霍光在朝野的威望也与日俱增。

霍光为何能把持朝政几十年?

首先,贯穿了汉武帝统治的几十年间的一个核心的矛盾,就是皇帝的权力和丞相权力之间的矛盾。当时皇帝并不当然具有统治全国的权力,他只能代表当时的全国第一家庭,也就是皇室家族来对全国产生影响。但是,皇帝本身并不能代表所谓的汉朝政府。而汉朝政府的首脑,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所谓丞相了。丞相自身的权力常常能够制约皇帝的一些决策,纠正皇帝发出的不符合实际的命令。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又严重影响了皇帝权力的行使,拖慢了政府的决策效率。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提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汉武帝刘彻挑选了一些自己信任的大臣,在自己的后宫建立了专门的机构,虽然没有固定的编制和名称,但是却拥有辅助汉武帝对抗丞相率领的班子的使命,后世称之为“内廷”。而与内廷相对的,由丞相率领的百官则称之为“外朝”。贯穿整个汉武帝时期的主旋律,也就是内廷不断架空外朝的权力,丞相的权力被不断褫夺的过程。

霍光在被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带到汉武帝身边为官之后,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没有出过一次差错,因此也在汉武帝后期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中存活了下来。在汉武帝决心设立内廷之后,霍光就被汉武帝任命为大司马。虽然是一个类似于爵位的职务,在编制上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事实上却威力无边,成为了汉武帝的私人代表。

有这样一个事情可以佐证霍光的官职虽小,但权力却很大的事实。在汉昭帝年纪轻轻就逝世之后,霍光居然有权力召集三公九卿商议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当时霍光身边的人说:“要不我们把丞相请过来一起商议吧!”霍光居然说:“这是皇族内部的事,关他丞相什么事?”可见,在霍光心中,丞相就单单只是一个统领百官的首领而已,而皇帝的废黜与设立,是内廷的首领霍光的权力范围。足可见霍光的权力是多么巨大。

除此之外,被霍光指挥的文武百官能够不对他有所忌惮,主要也是因为霍光的统治措施也确实对汉朝国力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霍光本身没什么特别高深的文化,霍光真正对治理国家的各种才能的学习,是在被自己的哥哥霍去病带到大明宫之后才慢慢学会的。霍光本身在政治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在郎中的任上做了二十余年,却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郎中,并没有因为政绩突出或者有所作为而晋升官职,但是霍光在内外两个局面上,都为汉朝开创了不错的前景。

对外的层面上,汉武帝刘彻面对匈奴的态度,是十分强硬的。不仅废除了汉朝初期一味和亲的政策,而且派出一些有作为的大将军,对匈奴展开了不断地攻击。这些面对匈奴持续不断的战争,在一方面对匈奴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匈奴的势力基本被驱逐出了汉朝北方边境。

在另一方面,汉朝的国力也被汉武帝持续不断的对外战争而消耗得十分厉害。所以,霍光上位之后,改变了汉武帝好大喜功的政策,而是恢复了和匈奴的友好关系,尽量避免对匈奴进行征伐,节省汉朝的军事力量和财政储备的同时,给予老百姓恢复生产生活的机会。

对内的层面上,霍光相继废除了汉武帝时期的盐铁酒专卖的制度,让老百姓能够自由地制造和销售这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生活物资,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们头上沉重的赋税负担,在霍光执政的时期一律免除,老百姓手里开始有了自己的积蓄。所以霍光本身也受到了老百姓和当朝官员的一致支持,也进一步促进了霍光本身地位的稳固。

如果霍光一定要篡位,他能不能取得成功呢?

第一,霍光没有篡位的背景。

霍光如果想篡位,他首先得做一些封王、加九锡之类的事情,然后才能通过禅让的方式,把权力接管过来。但是汉高祖早就说过,非刘姓不可以封王,非建功不可以封侯。霍光在汉昭帝二年封为博陆侯,这已经是霍光最大的荣耀了,他不可能越过这个封王。不能封王,自然不能加九锡行禅让。后来,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想被封为“魏王”,都还遭到荀彧等人的极力反对。所以霍光那个时代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二,霍光没有篡位的机会。

霍光虽然一直打理朝政,但是,在早期,并不由他一个人说了算。汉武帝除了任命他为辅政大臣以外,还安排了上官桀金日磾等人。霍光是在斗败了其他人后,才独掌朝政的。除此外,他所面对的皇帝汉昭帝、汉宣帝等都是成年皇帝,而且并不是昏庸的皇帝,霍光不可能完全抛开他们。霍光唯一可能的机会,就是汉昭帝去世后,他立一个昏庸的小皇帝。但是,当时并没有这样合适的小皇帝,他立没什么势力的昌邑王刘贺为帝,其实就是想继续掌控朝政。但刘贺进京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安插自己的人,迫不及待地要把霍光搞掉。这使得霍光只得找理由把他废了。接着他选了一个在监狱里的,更没有背景的刘病已为皇帝。不过刘病已一切都做得非常好,让他完全找不到刘病已的不是,找不到篡位的机会。

第三,霍光没有篡位的能力。

不错,到刘病已上台的时候,霍光的势力在朝廷中盘根错节。霍光的儿子霍禹、霍光侄孙霍云都是中郎将;另一个侄孙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长乐、未央宫的卫尉,负责整个皇宫的保卫工作;霍光侄女婿及外孙担当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可以参与朝廷事务。但是,就算有这样的势力,还不足以完全把控朝政,还不足以做到他一手遮天。咱们看吕后去世后,诸吕既掌控了军队又掌控了朝政,最后还是在朝中陈平周勃等大臣,以及地方诸侯王刘襄刘泽等人的联合打击下,落得个失败的下场。霍光显然没有那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