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荀攸之死,为什么两人的结局竟然如此之相同?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军师以及谋士,说到曹魏势力中著名的谋士,那么除了郭嘉,最为出名的非荀彧莫属了,然而他的侄子荀攸和他的结局竟然极其相同,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三国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又道出了另一件隐情:衣带诏泄密后,董承被诛,伏皇后给父亲伏寿写密信,想要寻求外援。伏完曾将此信交给荀彧看,但荀彧默不作声,既没有站在伏完一方,也没有告知曹操。可是,伏完的妻弟樊普得知此事后,随即告知了曹操。
曹操和荀彧都是极为聪明之人。在曹操暗中防备的时候,荀彧也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下大错,赶紧跑去补救,想揭发此事,同时建议废黜伏皇后,将曹操女儿许配给汉献帝。结果,曹操突然接连发问,逼得荀彧哑口无言:
这几个回合的问答,使得荀彧哑口无言,只能悻悻而回。按《献帝春秋》之说,此后曹操已经开始厌恶荀彧,只是表面上还装作无事罢了。同样,荀彧经此一事后,心中也十分警觉,一直都非常忐忑(按:此番问答之语裴松之不甚赞同,但亦暗示曹操与荀彧之间存有嫌隙,详参后文)。
《三国志·荀彧传》与《献帝春秋》的说法虽有不同,但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荀彧临死前,已经得罪了曹操,而且惶惶不安。只不过,按照陈寿的说法,荀彧是在忧愤中病逝的:
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三国志·荀彧传》
同样认为荀彧死于自杀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又是另一番表述:
“曹军向濡须,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司马光:《资治通鉴》
另外,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则又称:
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议,彧意不同,欲言之于太祖。及赍玺书犒军,饮飨礼毕,彧留请间。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三国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
以上关于荀彧的四个版本,大体可以分为病死说(陈寿《三国志》)和自尽说(《魏氏春秋》、《献帝春秋》和《资治通鉴》),而在自尽说中,又以《魏氏春秋》的记载更为生动,即曹操馈赠荀彧食物,而荀彧打开后发现乃是一件空器,便服毒自杀了。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显然,这是一桩公案,而且仅凭有限的史料来明辨真伪,已经十分困难了。不过,根据陈寿和裴松之的记载来看,似乎荀彧是抑郁而终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说,曹操并没有用计逼死荀彧。
陈寿在《三国志·荀彧传》中的记载,已经有明确表达,即荀彧是在反对曹操爵国公、用九锡一事后,引发曹操不满,在困病中忧愤而亡,只字未提曹操赐荀彧空食盒之事。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司马光在撰写《资治通鉴》时,虽然称荀彧“饮药而卒”,却也未曾采用《魏氏春秋》的“故事”。
另外,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时,广览群书,对各说均做过明辨与取舍。裴松之对《献帝春秋》之说,特意做出过分析。此说提到,荀彧死于寿春后,从寿春逃往东吴的人向孙权说,曹操命荀彧杀伏皇后,荀彧不从,便自杀了。对此,裴松之指出:
在裴松之看来,《献帝春秋》对于荀彧告发伏皇后一事的记载当不可信,是作者袁暐误将民间讹传当做史事记载了。仔细忖度,以荀彧的机警和才智,也确实不会愚笨至此。事实上,类似“出自鄙俚”的传闻,还是在于丑化曹操的奸雄形象。袁暐在《献帝春秋》中刻意以“寿春亡者”的口吻称曹操逼荀彧杀伏皇后,以至于荀彧自尽,也是这个道理。再经历代演义,荀彧之死的文本表述,便也就成了曹操以奸计逼忠臣自尽了。
再看成书较晚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对于荀彧之死,似乎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叙述:“饮药而卒”。当然,司马光在前文中基本采用了陈寿的说法,但又未曾全然否定《魏氏春秋》的阴谋说,只是剔除了曹操馈食于荀彧的细节。由此分析,司马光对《魏氏春秋》的表述是不敢深信的。
荀彧因“无汉禄可食”而自尽
经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再次将荀彧之死的四个版本予以总结:
第一种:以陈寿为代表的“忧薨”说,曹操并未逼荀彧自尽;第二种:以《魏氏春秋》作者孙盛为代表的阴谋说,即曹操用一件空盒逼荀彧“饮药而卒”,此说又被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采纳;第三种:袁暐在《献帝春秋》所载的“出自鄙俚”,即荀彧不愿奉命诛杀伏皇后,自尽而亡;第四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到的“饮药而卒”,虽认为荀彧是自杀,但也未明言是曹操暗示或逼迫所致。
就可信度而言,以上涉及荀彧之死的四个版本,当以陈寿的“忧薨”说最为可信,以《献帝春秋》之说最不可信。至于孙盛在《魏氏春秋》中所讲的故事,则也当是一种演义,连司马光也不敢全然采纳,后来被罗贯中再次演绎才流传开来。
正如开篇所讲的,荀彧对汉室的忠贞,导致了其势必会同曹操产生裂痕,而随着矛盾的尖锐,于困病忧愤中离世,原本并不为奇。只是在史家和文人的不断演绎附会下,才制造出了以空食盒逼死荀彧的故事,以烘托曹操的奸雄形象。
而事实上荀彧的死很肯能并非是曹操所杀,说完荀彧我们再来看看荀攸。
荀攸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其貌不扬,但很有谋略,外表懦弱,内心却很强大。
荀攸为曹操献了很多奇计:
1、征张绣,献策曹操先按兵不动,让张绣和刘表狗咬狗,曹操不听,导致宛城之败;
2、征吕布,力劝曹操咬牙猛攻下邳,最终拿下徐州。
3、官渡之战,荀攸献声东击西之策,先斩颜良,后诛文丑,还烧毁袁军粮草,使袁军停驻在官渡;许攸献乌巢劫粮之策,荀攸力劝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获全胜;张郃来投降,又是荀攸力劝曹洪可以接纳,才收了曹魏后来的“五子良将”;
4、平定冀州,荀攸献分化袁谭、袁尚兄弟之计,最终各个击破、大获成功;
而从那以后,荀攸竟被曹操雪藏,留在邺城管理后方。以至于他没有参加赤壁之战,和随后的关中、汉中之战。
但奇怪的是:曹操后来征孙权,荀攸却被征召随军,年近60的荀攸在这次征途中因病再也没有活着回来。他的死法和他的叔叔荀彧出奇的相似。
两年前,荀彧也是破天荒的被曹操征召讨伐孙权,也因病死在途中(或说自尽)。
不过,荀家的后代还是受到了曹家的优待,荀攸也应该瞑目了。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