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宋徽宗赵佶本是天才艺术家 却偏偏当了皇帝 把蒸蒸日上的中国推向灾难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在成为皇帝之前,这位王爷的形象,公认优秀到模范,尤其优秀得一千多年来出名的,当属不朽的才华,诗词书画艺术,哪怕抛却天子身份,只看相关作品,也标准是文化强大的北宋年间,数一数二的人物。皇家圈里,长期走红。最终却成了亡国之奴。

北宋王朝,断送在宋徽宗手里,赵佶,作为一代帝王,无疑,他是失败的!上帝,真的是公平,它赐予宋徽宗尊贵的身份,特异的艺术秉赋,却不给他政治的热情,治国的才能!他天真的思想,拙劣的政治手段,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同时,他创造的“瘦金体”书法、工笔花鸟画、大量诗词。如今观之,让人仰望而至!他在艺术方面的大胆创新、追求完美,所达到的高度,是历代帝王所不能及的。他对艺术的单纯、热情,追求美的极致,让中国的美学遥遥领先世界各国,影响后世几千年。

宋神宗的不祥之梦

宋徽宗赵佶,生于公元1082年。传说,他的父皇宋神宗有一次做梦,梦到南唐李后主谒见,要做宋神宗的儿子。醒后,陈妃生了个儿子,梦,已是不吉,又恰逢端午节。民间传说,这天生的孩子是克星。宋神宗更是不悦。第二年,宋神宗赐名赵佶,希望化解不吉的预兆。因为厌恶,所以不久,神宗就把赵佶遣送到封地,至死,也没再相见。

宋神宗的梦是真是假,无法确定,赵佶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风流儒雅的气质,以及最后的命运,确实像极了“千古词帝”——李煜。他们,本该是吟诗作画,玩琴弄墨的艺术天才,却生在帝王家,由不了自己,错上皇位,成了亡国之奴!

禀赋异常的赵佶

幼时的赵佶,禀赋异常,不同凡响,他常常对着花鸟发呆,喜笔墨。稍大一点,就完全沉迷绘画、书法、诗词、骑射……可以这么说,年少的赵佶是出类拔萃的,不像皇亲国戚家孩子的成天花天酒地,追逐声色犬马,他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赵佶学习书法,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又独出己意。

23岁时,赵佶突然改变前人书法里藏锋的要求,他释放了字里的锋芒,让这种锋芒,以飘逸洒脱的姿态挺劲而出。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灵秀韵味,又有“屈铁断金”的刚烈个性,他为其取名“瘦金体”。这种书法,看似瘦,然有肉,没有一定的书写功力和内涵,没有气定神闲的心境,是达不到“瘦金体”书法的效果。后来人学其书法,能达到赵佶那样成熟的艺术效果,寥若晨星!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

宋徽宗设立翰林画院,科举考试作画,宫内招了一批懂书画的文人雅士!宋徽宗建成龙德宫,命画院里的人实地画屏风、墙壁。画完后,宋徽宗检查,只赞许了一幅《斜枝月季花》,问是谁画,画院人说是刚来一少年,宋徽宗送红衣料大赏,其他人不解。宋徽宗说,月季难画,季节不同,早晚不同,花蕊、叶子各不相同,此月季,春天中午开放,叶子、花瓣皆符合实地情况。画院人听了宋徽宗鞭辟入里的评论,无不叹服!

一日,宫内荔枝成熟,恰有孔雀来到树下,爬藤墩。宋徽宗一时兴起,叫来画院人,进行描摹。画匠们兴致勃勃,五彩纷呈,竭尽所能展现自己的才艺。然,宋徽宗看完后,摇头叹息,走了,众人纳闷。过来几天,宋徽宗又问,找出原因了吗?众人面面相觑,无所应答。宋徽宗道,孔雀爬高,先抬左腿……众人顿悟,赞叹皇上观察之细致!

现存徽宗作品较多,代表作有两幅:一是《芙蓉锦鸡图》,画了花枝和禽鸟的动态,芙蓉把锦鸡压得很低,锦鸡却在注视着翻飞的蝴蝶,三种景象连在一起,构成了兴致盎然的整体效果。二是《写生珍禽图》,它是徽宗的作品中的精品,是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宋徽宗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历代帝王无法可比,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独开先河,创立了花鸟工笔绘画,引领北宋的画家进一步成长。学术界认为“北宋绘画,实为中国最完美绘画”。

宋徽宗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官窑,将自己的审美追求表现在官瓷上。他追求釉色之美,认为含蓄素雅、至简才是美学之道。一律青色,因为青瓷的釉色,能变化出天青、粉青等深浅不同的釉色,简单中蕴含丰富。据说当时烧制的瓷器要给宋徽宗过目,如果不满意,便当场摔碎,重新烧制。宋徽宗近乎残忍的要求,使得窑工们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技术,将宋朝的瓷器提升到了卓越千古的高度。

亡国之奴

当了皇上的赵佶,一心在他的艺术王国。他研究书画诗词,花巨资搜集各种奇珍异玩、古书字画,乐此不疲。对于国家的治理,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拔人才。他喜欢蹴鞠,发现高俅蹴鞠也玩得好,就把高俅留在身边重用。此类事情,枚不胜举,所以,他执政期间,重用奸臣,是政治失败的一个原因。当金兵袭击而来,天下大乱,老百姓死伤无数……

宋徽宗一下子慌乱,束手无策,哗啦啦一下子皇宫倾陷,后宫嫔妃、儿女、随从,一起被金兵掠走……金兵强抢豪夺金银珠宝无数,宫中人饿死、打死不计其数,妃嫔、宫女被奸淫、活埋,其惨烈的程度,让宋徽宗不忍目睹!此时,宋徽宗傻了,满身艺术才华的男人,用什么来保护女人?他为了艺术,却让天下人付出如此惨烈的代价,他后悔极了!他,欲哭无泪,欲喊无声,恨透了金人,也恨透了自己!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亡了国的赵佶,再也写不出香艳的词曲,他怀着愧悔、悲壮怆凉的心情,写下这情真意切的句子,如今读来,仿佛看到他以泪洗面的样子。不久,宋徽宗在又恨又悔中去世。

读完这一段历史,我一时为宋徽宗的绝世才华叫好,一时又为“靖康之耻”而恨他,如此矛盾!如果历史能假设,就不要上演这场错位人生!那么,他只会是一个伟大的书画家,而不会是一个失败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