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轻松夺位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功绩辉煌的一生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开国皇帝,今天我们来说说,史上最轻松夺位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功绩辉煌的一生。
杨坚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外公,他以辅政之位总揽军政大权,并一步步铲除异己,扫清了立国称帝的障碍。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二月,杨坚迫使宇文阐“禅位”,自称皇帝建立了隋朝,之后实现了中国自魏晋南北朝分裂之后的又一次大统一,为大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北周是枭雄宇文泰家族篡夺了西魏政权后建立的国家,武帝宇文邕在位时灭掉北齐统一北方,使北周空前强盛。但武帝之后,其子十分昏聩暴虐且又早死,留下幼子继位,将北周政权推向亡国的边缘。同时,北周也成就了一个家族——正在崛起的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杨氏家族。国丈杨坚杨氏家族的发迹始于杨忠,杨忠本是西魏的随国公,位列十二大将军,后帮着权臣宇文护灭掉了西魏。
北周建立后,杨忠位至柱国、大司空。凭借着父亲杨忠建立的基业,杨坚14岁就入了仕途,在京兆尹当了一名功曹。别看杨坚年纪不大,但他处理起事情来却雷厉风行,凡事都被他处置得井井有条。与杨坚接触过的长官无不赏识他,因而他的职位一路攀升。15岁,杨坚得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后来,杨忠去世,杨坚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武帝时,杨坚被封为大将军、随州(今湖北随州)刺史。不久,杨坚的长女杨丽华做了太子妃,杨家的地位跟着又提升了一大截。渐渐地,杨坚在朝中的地位招来其他大臣的嫉妒,常常有人在武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所幸武帝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并没有对杨坚起猜忌之心。建德四年(575)七月,武帝下达征讨北齐的命令,杨坚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进位柱国。
武帝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宣帝,杨坚的女儿杨丽华被立为皇后。做太子时宇文赟就整天和一堆阿谀小人厮混,常常受到武帝的责罚。以致武帝一死,宇文赟就拍着父亲的棺材叫嚣:“你怎么不早死!”当上皇帝后,宇文赟更是暴虐荒淫,把朝政当儿戏。
大象二年(580)五月,宇文赟暴毙。事先被杨坚收买的内史上大夫郑译秘不发丧,拟假诏任命杨坚为总知中外兵马事(即全国兵马大元帅),要御正中大夫颜之仪连署。颜之仪知道有诈就严词拒绝,并称只有赵王宇文招才能担当起辅佐幼帝的重任。郑译见颜之仪不屈服,就模仿他的字体签了名。随后诏令发出,杨坚控制了长安的各路军队。
杨坚怕宗室诸王生变,就借送千金公主出嫁之机将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䑮骗回长安,并从颜之仪手里抢下皇帝玉玺符节。一切安排妥当,杨坚才对外公布了宇文赟的死讯,8岁的宇文阐称帝并尊嫡母杨丽华为皇太后,杨坚则受封左大丞相并有权节制文武百官。杨坚虽然趁着宇文赟死后的暂时混乱登上高位,但要稳固位子还得排除来自宗室诸王的威胁。
杨坚首先把目标放在汉王宇文赞身上。此时,鬼迷心窍想当皇帝的汉王整天赖在皇宫里不走,杨坚就派心腹刘昉给他送去了许多美女。汉王看了喜不自禁,就把刘昉当做知音。刘昉借机提醒汉王:“现在的皇帝年幼无知,怎么能承担大任?而你是先帝的弟弟,又英明贤德,继承皇位是众望所归。只是先帝刚死,事情还没有安定下来,你待在宫里难免引起闲言,不如先回王府以待时机,到时众人自会迎你回宫做皇帝。”如此,汉王宇文赞心甘情愿地被赶出皇宫。
在宗室诸王看来,杨坚一步步地孤立皇帝宇文阐,日后必成他们北周政权的心头大患。于是,赵王宇文招等人就开始密谋诛杀杨坚的计划。这天,赵王邀请杨坚到他府上赴宴。小心谨慎的杨坚自己带了酒菜来到赵王府,一进门,赵王直接把杨坚引进卧室,并把杨坚的左右随从挡在外面,只有亲信杨弘、元胄坚持才得以跟到卧室门口。酒过三巡,赵王见杨坚已喝得醉意朦胧,就用佩刀插起一块瓜举到杨坚面前。
元胄见形势有变赶快跑到杨坚面前,拉起杨坚要走:“丞相府里有事,我们不能久留!”赵王看精心设的局要泡汤,怒斥元胄:“我与丞相言欢,你这是干什么?!赶快退下!”不想这元胄手握刀柄怒目相向,不肯离开杨坚半步。赵王见形势要僵下去,赶忙换了一副笑脸:“我都是好意,你不用猜疑。”说着就做出呕吐的样子要离开卧室。机警的元胄一把扯住他的衣服,赵王无奈,说了一句:“能否请元将军去厨房帮我要杯茶水?”
这时,滕王宇文䑮来了,杨坚走下台阶迎接,元胄趁机附在杨坚耳边说了一句:“房后刚才传出铠甲声!”又大声喊道:“府上事多,丞相该回去了!”说着元胄、杨弘就护着杨坚快速离开了赵王府。赵王眼看着杨坚离去气得要死,原来杨坚进来之前,赵王就已安排两个儿子手持佩刀在左右伺机而动,还在后院埋伏了众多武士。
跑回府中的杨坚想起在赵王府的一幕,就心有余悸。不几天,杨坚就借口赵王宇文招与越王宇文盛谋反,以外孙宇文阐的名义下了诏书,将他们全家杀的一个没留。随后,杨坚又对其他的宗室诸王下手,将宇文阐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公元580年5月,杨坚成为北周的实际掌权人,被年仅七岁的周静帝宇文阐封他为假黄钺、左大丞相,柱国,总揽北周军政大权,成为北周政权炙手可热的权臣。
公元581年2月,杨坚经过运作,建立隋朝,顺利登上皇帝宝座,成为隋朝的开创者。从权臣到皇帝,杨坚用时不到一年,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公元589年10年,杨坚正式任命自己的儿子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开始讨伐南朝陈国,拉开全国统一大业。到公元599年陈国灭亡,前后用时不到四个月,时间更多,运气更好。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銮宝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在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确立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六官制,称谓复杂,职掌不明,办事效率低下。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简化地方官制
隋初,杨坚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南北朝以来,由于郡县设置过繁,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齐、北周制设州、郡、县三级地方机构,开皇三年,杨坚从河南道行台兵尚书杨尚希的建议,废郡,改为州、县二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佐。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杨坚简化了地方行政机构,废九品宫人法,初创科举制。隋文帝命令各州每年推选三个文章华美、有才能的人,到中央受官。后来,隋文帝又下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部管刺史,要由有德有才的举人担当。这种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使各个阶层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为政府效力。
杨坚开创建立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存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期才废除,但当时的美英等国称奇并借鉴了这种选拔制度作为政府文员的聘用方法。
领均田令
隋文帝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开皇三年,清理出阴漏丁男44.3万人 共计164.15万口。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改革货币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隋五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除此之外,隋文帝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
设置粮仓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着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
倡导节俭
隋文帝节俭爱民。杨坚小时候生长于寺庙之中,素衣素食,生活节俭,这使他养成了崇尚节俭的性格。他虽贵为天子,但却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
隋文帝对自己如此要求,对儿子要求更严格。杨勇被册封为太子时,隋文帝召见他,从身上解下一把用了多年的小刀,再让人去取来一瓶咸酱,交给杨勇说:“自古以来,从没听说奢侈腐化的人能长久统治天下,你是太子了,更应该注意节俭。你要把过去的事牢牢记住才不辜负我的一片心意。”然而,杨坚的几个儿子,却没有一个能听他话,真正勤力节俭的。三儿子秦王杨俊犯了法,杨坚一怒之下把他抓了起来,任何人说情都不管用。接着,太子杨勇又屡屡触犯他的戒律,极度失望的杨坚,又把太子也废了。
换上了二儿子杨广为太子,最终还是杨广败坏了他订的规矩,腐败得更加厉害,直接促成了隋朝的灭亡。尽管如此,隋文帝时生产还是发展了,百姓生活还是比较安定。他积聚了许多粮食,在洛阳附近建造了4个大粮仓,里面的粮食堆得满满的。后来翟让、李密打下洛仓,开仓分粮给百姓分的粮食就是隋文帝积聚下的,据说到隋朝灭亡20年后,唐朝的士兵还能吃到隋文帝积下的粮食呢。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文帝后期,他也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修建大兴城,并从京师到仁寿宫建了12所行宫。他终究是个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封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