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东周列国志战国篇值得追吗 东周历史哪本书说的最准确

东周列国志战国篇值得追吗

答:这本著作值得阅读。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东周列国志哪几个注释版比较好

范晔所著的《东周列国志》白话文版本相对较为优秀。

原因是范晔是清代学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同时对历史文献的理解与解读也十分熟练。

因此他所撰写的白话文版本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准确、精炼,对历史叙述也更具有权威性。

此外,我认为《东周列国志》白话文版本的好坏还要考虑翻译的水平和对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

因此,如果有多个版本可供选择,建议在评估翻译者的专业背景和学术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一口气看懂东周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开始,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周朝被秦所灭为止,东周共传国君25位,享国共计515年。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着剧烈的转变,铁器被广泛的使用,战略思想和军事战术领先同时期其他国家数百年。

故事的开始,我们还要从镐京之战说起。

镐京之战后,申、鲁等诸侯国拥立了被周幽王废掉的原太子姬宜臼为王,建立了东周,史称为周平王。

但经过战火洗礼的镐京已经残破不堪,加之镐京一直处在犬戎的威胁之下,周平王只好在晋国和郑国的护卫下,将都城迁到了洛邑。

与此同时北虢公姬翰等十几家诸侯,也在一个叫携的地方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王,史称周携王。

自此,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直到公元前760年,晋文侯为了讨好周平王,出兵杀死了周携王,这才结束了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的局面,稳定了东周初期的局势,史称“文侯勤王”。

但自此周王室已经空有天下共主的虚名了,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郁愤而终,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历时800年的周王朝走向了终结。

东周列国志最早版本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东周列国志与资治通鉴的区别

编写年代不同,编写内容不同。编写手法不同。

《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是编年体的史书。《通鉴纪事本末》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

《东周列国志》清代小说,作者冯梦龙。

作品描写了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东周列国志》从西周末年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写起,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全国结束,包括春秋、战国300多年的历史,内容极其丰富复杂,所有情节、人物都是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书中汲取来的。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东周列国志,说的是东周东周时期的列国间的文化和社会形态;而资治通鉴所述的年代是清末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社会体制和文化

十本顶级历史书

历史书如下:

1.《万历十五年》。通俗好读,没有复杂枯燥的陈述,把各个人物的故事讲的绘声绘色。

2.《秦崩》。一出真实的权利游戏,让人看的热血沸腾。

3.《明朝那些事》。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4.《张居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5.《少年天子》。有种霸道总栽的感觉。

6.《李自成》。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7.《雍正皇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8.《敦煌》。一段历史沧桑。

9.《丝绸之路》。主宰了人类的过去,也将决定未来(一带一路)。

10.《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不是小说,虽说是漫画,但却没有瞎编,是所有书里面最有趣的。

《中国通史》、《史记》、《资治通鉴》《明朝那些事儿》,《四库全书》,《开元天宝》,《万历十五年》,《左传》,《吕氏春秋》,《叫魂》,《国史大纲》,《康熙通宝》,《司马迁的记忆之野》。

1.史记

史记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是一部记载着从上古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历史的经典史书巨著,也是一部有着规模巨大、体系完备特点的中国历史上首部纪传体通史,在我国文学史、史学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

2.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以时间为纲记载着16朝1362年历史的中国最好的一部史书。是由司马光编撰的史料充实、叙事详明、脉络清晰、体制严谨的史料文献,对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3.汉书

汉书是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编撰的中国首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编著的二十四史之一,并于史记、后汉书和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记载着西汉汉高祖元年至新莽王朝帝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

4.后汉书

后汉书是由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所编撰的记载着东汉历史的史书,记述的是东汉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计195年的史实,是利用这严谨有序的笔法描写着东汉兴亡历史、社会民情百态的史书。

5.三国志

三国志这部完整的记叙了汉末至晋初近百年历史全貌的三国有名史书,是现代人公认的可以与史记、汉书并称的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史学界还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纪传体史学名著。

6.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一部诞生在唐宋以后的唯一一部私修正史,也是一部仿照春秋笔法编著的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经典史书,欧阳修为这部史书的作者,并因简洁的文笔和生动的叙事因此在二十四史中较为少见。

7.尚书

尚书这部儒家的经典研习书籍,是研究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皇室历史的古代重要史书,其中记录者的帝王言行和思想倾向,对现代社会提供了借鉴,这部著作的完成也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

8.春秋

春秋是中国的首部编年体史书,是讲述着周朝时期鲁国国史的中国古代经典儒家典籍,而这部著作中利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孔子深刻的政治思想,是先秦孟、荀、两汉马、班诸家一致的看法。

9.左传

左转是一部由左丘明著写的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原名为左氏春秋的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学子重要的研习史书,这部著作的诞生也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是研究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

10.战国策

战国策又被称为国策,是由西汉刘向编订,但原作者不明的国别体史书,资料年代大多以战国时代为主,成书年代大约确定在秦朝统一之后,全书共分为东周、西周、秦、楚、齐、赵等十二国的策论,目前现存497篇,起于的在宋代早就有不少的缺失。

1、《万历十五年》: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2、《中国通史》: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政治史,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下编主讲文化现象,这种特殊的体例对初学者系统掌握历史各个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4、《饥饿的盛世》:主要写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5、《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用通俗易懂的写法,从新奇的角度解构不一样的历史观点,帮你抓住历史背后的那只手,彻底看懂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6、《万古江河》: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7、《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8、《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通过手绘和段子,帮你捋出清晰的历史大脉络,在笑声中学习历史知识……

9、《脉动中国》 :展示了一张整体性的中国文化认知地图。从纵向的时间脉络来说,讲的是中国文化的过去、现代和将来。从横向的空间结构来说,提供了一个打通千年历史、站在高处俯瞰中国文化的系统性框架,揭秘中国人的道德心灵秩序和社会政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