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真的是由鸦片引起的吗?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176年前,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代表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学历史教材上是这样写的: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事实是,我们高傲的天朝大国第一次在洋鬼子面前低了头,这一纸条约也成了国人心中永远的国耻。但放到今天来说,鸦片战争的事实可能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鸦片战争是否真由鸦片引起?

我们纵观整个鸦片战争的前因、过程及后果,不难看出,鸦片并非战争的全部。鸦片并不是英国人带来中国的,它早就在中国存在巨大市场。不是鸦片导致腐败,而是腐败已经造就了鸦片市场。反过来,鸦片又进一步促进腐败。如果寻找一点安慰,那么清朝政府是世界上最早意识到鸦片的危害,并且最早颁布禁止鸦片令的政府。

毕竟英国直至1912才全面禁止鸦片在国内流通。在那个年代,人类对鸦片的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问题在于,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英国商人如同猎狗,逐利而来。如果没有中国官员的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第一次创造和使用“鸦片战争”这个名字的,是一个英国记者。英国政府不愿意放弃从鸦片里得到的利润和金钱,一定要趁机把鸦片合法化。这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英国人让印度人种鸦片,鸦片处理后可以送到中国去,在中国用卖鸦片的钱买茶叶。茶叶送到伦敦,在私人购买之前,英国政府要收取关税。用关税做什么呢?很大部分用来发展英国的海军,没有海军当然就没有大英帝国。所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鸦片贸易与大英帝国的权力和存在,有太密切的关系。

直到1839、1840年,英国议会还在考虑要不要调兵去中国。因为在英国人那里,这原本是一场"通商战争",而不是"鸦片战争"。当时英国政府提出的战争议案最后只能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勉强通过。事实上在《南京条约》中也没有开放鸦片贸易的条款。人家英国人根本没把鸦片战争当回事,英国人更关心大英帝国在印度、中东、非洲的行为,他们的遗忘与中国人的牢记对比鲜明。

弱国无外交?

首先要说的是,当时的中国真的弱吗?当时的清朝并不弱,别人也并不是没有给我们说话的权利。从经济上说中国当时是外汇流入多,国库充足,人家都争着买中国的茶叶丝绸,从军事上说清政府有常备军80万,民兵更是不计其数,而英军远道而来,可供调遣的人马寥寥可数。不说实力上清军应该必胜,至少是有一战的资本。但事实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与清军发生多次战斗,最后都以清军整体失败而告终。

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已意识到鸦片在中国泛滥的危险性,于是给道光帝上了一个折子请求禁烟销烟。林则徐认为这完全没问题,哪怕英国人来了,凭我上朝天国的势力,还是能够打赢他们。林则徐认为,英国人有船坚利炮,可是上了岸,船炮就失去作用,陆战,英国人不是我八旗军的对手。后来的战果,会让我们觉得林则徐的想法过于单纯,现代人看来这就是个笑话。

作为《四洲志》的翻译组织人,林则徐算的上是我们国人当中最先进的人,而正是这站在第一线的力量,民族最清醒的力量,对世界的认知也尚且如此。林则徐等清廷高官甚至认为英国人腿不能打弯,故而没法在陆地上进行打仗。“仍不如以守为战,以逸待劳之百无一失”、“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林则徐曾向道光奏报,说英国人一打就会倒地不起,普通人可以轻松取其项上人头。清军还特别布告百姓,打蛇打七寸,打英军专门打膝盖。

再看看清军的一些奇葩战术,比如马桶战术。1841年3月,道光侄子奕山驻守广州,打击英军采取“民间偏方”的方法,如阴门阵。清军收集了广州城内数以千计的妇女马桶,排列在筏子上,顺珠江而下。当英军炮响时,用马桶口对准英军以破其威力。最后,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方法有多可笑。落后乃至愚蠢的战术,暴露的则是指挥官员的无知,同样也是清廷的无知。

在长期拒绝与世界融合、交流的天朝,出现如此愚昧的事情根本不稀奇。我们今天的人常以为闭关锁国很愚蠢,但放到那个时候,却是清政府维护自己统治做出的最好决策。贸易的发展导致西方文化、宗教、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也渗入中国,朝廷担心这会严重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动摇朝廷的统治。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乾隆或者道光,你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闭关锁国。我们其实没资格嘲笑人家,就像某些骂贪官的人一样,你难道能保证等你坐上那个位置不鱼肉百姓?别说不会,谁信呢?人在欲望面前,都一样的脆弱不堪。

清政府腐败无能?

我们的教材在总结原因的时候总有这样一条。清政府真的不作为吗?把这个锅全甩给道光皇帝合不合适呢?事实上并不合适,道光是个勤俭的人,一顿饭不超过四碗菜,穿的衣服也有补丁,说是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也不过分。林则徐能开展禁烟,也完全靠道光的支持,他虽在主战主降之间摇摆,但那也因时局所困。历史在今人的眼中,早已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整齐,但在道光眼中,却远不如我们看的通透。那时候从广州到北京传递消息,需要16-19天。

可以想象,英国舰队由两广、经闽浙、再到两江,而地方进京的奏本,则是两江最快、其次闽浙、最后两广。所以处于北京的决策中枢,一定是最先发生的事情最后才知道,最先知道的结果却不明起因。面对这种顺序错乱,关系倒置,作为战争的最高决策者,道光的思路从一开始就难免混乱。

再说那些在前线的将士们也只会说好话,道光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满口捷报,天朝无敌,洋人不堪一击这些言论。直到英国人打到北京,道光还是一脸懵逼:我们不是节节胜利吗?怎么广州就没了,怎么人家一下就打到皇城脚下了?那么有杠精又要说了,都怪这些满口胡言的乱臣贼子,只会阿谀奉承没一个说实话的。试想你敢在你领导面前说实话吗?还不是一个道理?

专制制度决定了大家必须撒谎,一个官员只能看着万岁爷的脸色说话,甚至看着顶头上司的脸色说话。他们想听什么,就说什么。不想听的就不说,瞒着。实在瞒不住,就撒谎。再瞒不住,就再撒谎,恶性循环。所以,前线的人要一再说"逆夷"如何"情词恭顺",如何"诉冤叫屈",如何"卑躬屈节"。因为万岁爷就好这一口。而且,不明真相的朝野上下也都好这一口。

“国耻”可能只是我们的自作多情

我们今天说的国耻,可能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只不过是个笑话,因为我们今日痛心疾首的割地赔款在当年根本就不是清政府关注的重点。当时的清政府并不想保卫民众的家园,民众也不想保卫大清帝国。香港一地在政府眼里就是如澳门一般赏与化外之民停靠歇脚之处;关税核定至极低的百分之五,还比清朝自己制定的百分之四高一点,之前贸易百分之二十几的关税纯粹是当地官员贪墨的部分,中央并不知情;治外法权的丧失,让清政府非常高兴,你管你的洋人,我管我的百姓,少了不少麻烦;至于赔款,政府早就找好了接盘侠,重开贸易,广东十三行拿着好处,也得替国家出点血。所以我们口诛笔伐的不平等条约,可能在当时政府眼中也没那么不堪。

我们以为英国的坚船利炮把清朝打疼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场惨烈而短暂的失败中,道光除了花点钱买个太平,感觉也没损失什么。因这场战争被贬谪的官员,也陆续起复,一场骤雨过后,清帝国还是往日的一片升平。要说国耻的话,应该是对我们祖先的无知感到羞耻。

那么鸦片战争的失利究竟该怪谁呢?道光说:我一心想做个好皇帝,这个锅我不背;林则徐说:我禁烟我自豪,我是民族英雄,这个锅怎么可能我背;耆英说:别看我,我只个跑腿的,这个锅我背不了。这个锅还真不是一个人可以背得起来的!我们常常说,时势造英雄,同样也可以说时势造汉奸,时势造千古罪人。很多时候,历史人物只是被迫顶在了那个风口浪尖上。不是他,也是别人,结果都是一样的。

如果把他们放到现在也只是普通人,贪点小钱,养个情人,偶尔有点正义感,但靠自己的微薄力量,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我们也跟他们一样,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前进,什么也改变不了,只好去适应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历史不能重来,但想的偏激点,如果当年英国以通商为目的的鸦片战争,清政府一败涂地,内外失守,南北口岸尽皆通商,是不是也能让朝堂高阁、平民百姓都见识到中外的差距?

有了差距的对比,天朝上国的迷梦是不是能早日清醒?如果鸦片战争激发了民族觉醒,那二十年后的火烧圆明园,五十年后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不是都有改写的可能?但这一切只能是你我的意淫而已,换句话说即使历史能够重来,也没什么意义,因为重来一次我们还是那么迂腐无知,因为人是不可能改变的。五千年的春秋大梦,岂是别人轻轻一戳就能醒的?

直到如今的21世纪,很多人“天朝上国”的思想仍未有太大改变。我们引以为豪的儒家文化,君君臣臣的毒瘤思想控制了中国人几千年,鸦片战争中,被腐化的国民在自由民主之思想面前一败涂地。那些认为我们败给了英国人坚船利炮的人才是真正的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