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朱高煦造反 明宣宗没有杀他 后来朱高煦绊倒明宣宗 明宣宗为什么将其活活烤死?
公元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来宣宗亲自探视,却被朱高煦使腿将其绊倒,宣宗恼怒,命壮士翻转铜缸将其覆盖在内,把朱高煦活活烤死。朱高煦造反明宣宗不杀,为何最后朱高煦绊倒明宣宗被活活烤死?
汉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第二子,朱高煦最初被封到云南,他赖着不肯走,埋怨道:“我何罪,斥我万里”;后改封于山东青州,又称:“我何罪,置我瘠土”;于是留在了京师,还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胡作非为,兵马使徐野驴去维持秩序时,朱高煦竟然用铁瓜锤将他打死。朱棣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达数十起,怒不可遏,剥夺了他的官职,把他关在西华门内,准备将他废为庶人。哥哥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极力求情。朱棣削去朱高煦的两护卫,杀了和他一起为非作歹的人以示警告。
1424年,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史称仁宗,但仅10个月后也驾崩了,此时朱瞻基正在南京,朱高煦曾准备派刺客在路上截击他,然后由自己篡位,因事起仓猝,没有得逞。朱棣长子朱高炽与朱高煦都是朱棣皇后嫡出,长子朱高炽不仅身材肥硕,而且还身有腿疾,泱泱大国的未来君主竟然如此不堪,这让身强体壮的朱高煦有了千般的想法。
皇长子身体有疾,自然不能与喜爱征战的父皇一起出征,这就给了朱高煦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在战功彪炳的朱高煦的心中,就出现了各种不平衡,试图打破这种立长不立幼的祖训,谋夺君主之位的心思,就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里,汉王朱高煦最早已分为云南蕃王,如果他安份的赴滇,在西南也是一方霸主,必是西南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但他因为心里,总有不安分的细胞,得到敕封后,他以云南路途遥远,土地贫瘠,坚决不离开京城。身在京城的他,一边到处宣扬自己没有罪责,不应该被贬斥边陲;一边在京城招募精兵,扰乱京城的秩序,甚至还公然向皇帝提出各种越制的要求。在宫外横行霸道,危害百姓,在宫内他公然挑衅皇权,虽然刚刚即位的朱瞻基一味容忍,但心中对这个皇叔也是暗藏杀机。高调做坏事,高调做坏人,朱高煦在努力破坏侄子统治的同时,给自己也留下了诸多污名。
在父王驾崩之时,身为太子的朱瞻基正被调往南京,在得到密报之时,朱瞻基只身低调回京。由于事发突然,朱高煦仓皇组织刺杀,并没有成功,不仅刺杀的最好机会丧失,而且让朝中人看到朱高煦的野心。刺杀不成,朱高煦终于举兵谋反,然而却因为离心离德而得不到手下的支持,被御驾亲征的朱高炽生擒。
这时候,群臣纷纷上书,请求正法朱高煦。但是明宣宗并没有这么做,只是把朱高煦废为庶人。后来明宣宗前往探视朱高煦,这时候,朱高煦开了一个玩笑,明宣宗走过去的时候,朱高煦伸脚把明宣宗绊倒在地。明宣宗非常愤怒,用一个大铜缸把朱高煦盖在下面,并让人在铜缸周围烧火,把朱高煦活活烤死。
这件事确实让人很不理解。要知道,在古代,任何对皇位有僭越行为的,都属于大逆不道,抓到后都会被处以极刑的。就算是没有造反的行为,只有造反的嫌疑,皇帝也会严厉处置。朱高煦已经不是嫌疑的问题,他是公然带着军队造反。而且据史料记载,明宣宗爹明仁宗去世,明宣宗从藩国回去奔丧继位的路上,朱高煦就试图在半路上伏击他,只是后来没成功而已。
对这样一个人,明宣宗抓到他后,却轻易就放过了他。然而,后来的这一次,朱高煦其实就开一个玩笑,明宣宗却忍不住,对朱高煦处置得极为严厉。《国朝献征录·汉庶人传》记载:“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就说当用铜缸把朱高煦盖在地上后,还在铜缸周围堆木炭,堆得像小山一样,点燃木炭烧了很久,后来把铜缸都烧熔化了。接着又处死了朱高煦那些并没有犯错的孩子们。
大家看看,明宣宗对朱高煦该有多恨,才会使用这么残忍的处置方法啊。那么,既然这么恨,当初为何不杀朱高煦,反而在这件小事上如此计较呢?
明宣宗抓到朱高煦后,之所以不杀他,有以下几个考虑。
第一,明宣宗的爷爷朱棣和父亲朱高炽都多次放过朱高煦,明宣宗如果对朱高煦太过严厉,他觉得会被别人议论。
朱棣的时候,朱高煦就有多次想造反的表现。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让他去云南就藩,但是朱高煦却说:“我何罪!斥万里。”不去,要到南京去。朱棣就依了他,让他去南京。朱高煦在南京干了许多僭越的事,其违法犯罪的行为达到数十起。但是朱棣并没有杀他,只是把他徙封到乐安。
明宣宗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更是非常厚待亲弟弟朱高煦。当初朱高煦污蔑朱高炽交通大臣造反,朱棣想把朱高煦废为庶人,朱高炽却极力劝说,朱棣才把他封在乐安。明仁宗上台后,尽管朱高煦积极地准备造反,但是明仁宗对他却非常好,增加他的俸禄,又用大量的金钱来赏赐他,还把他的儿子们都封为郡王。
朱棣之所以对朱高煦没下杀手,主要还是因为朱高煦是他儿子,并且在靖难之役中,英勇善战的朱高煦多次救了他的命,而且他还当面向朱高煦暗示,将来会传位给他。后来朱棣没有传位给他,可能朱棣自己心里也觉得有些对不起朱高煦吧。朱高炽之所以不对朱高煦下手,也是因为顾念兄弟亲情。再加上朱高炽一向非常仁厚,这也是他性格使然。明宣宗对他的二叔其实没有这样的情感,但是,毕竟爷爷和父亲都多次饶过朱高炽,他也不好说杀就杀。
第二,明宣宗并不害怕朱高炽造反。
朱高炽虽然造反,但是他手段太拙劣,而且不得人心。说他手段拙劣,是因为他从朱棣开始,就在酝酿造反,而且多次表现在言语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打草惊蛇的做法,早早就把他暴露了,让朝廷早早地就防范他了。说他不得人心,是因为造反前,他想勾结英国公张辅,但张辅立刻就告发了他。他造反的时候,城里的人都偷偷往外跑。还有人试图抓到朱高煦献给明宣宗。最后搞得他自己不得不自己跑出来投降。
第三,明宣宗吸取了朱棣的教训,避免皇室之间互相仇杀。
靖难之役,皇室之间大打出手,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让皇室的形象大打折扣。明宣宗想要弥补,所以对皇室成员格外宽厚。
那么,明宣宗究竟恨不恨朱高煦呢?其实,他非常愤恨。有两点可以证明。
其一,明宣宗虽然没有杀朱高煦,但是他把参与朱高煦谋反的那些人,杀了六百多人,还有一千多人被流放。而对那些窝藏的人,也都严厉处理。明宣宗要是不恨,他会这样做吗?
其二,朱高煦造反,本来不足为训,当时薛禄准备带兵前往平乱。明宣宗也承认薛禄可以平乱,但他一定要御驾亲征。由此可见,他心中有多恨。
可以说,这些恨,他都忍了,他要表现出一个贤明宽厚君王的样子。但是,当他去看朱高煦,而朱高煦绊倒他的时候,他心中的情绪终于总爆发了,终于控制不住了,所以最终才做了那么残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