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为什么说顺治帝如果没早逝 他必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一位雄主?顺治帝亲政后是如何调节满汉关系的呢?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第三位皇帝,福临在其前人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摄政王多尔衮改革的基础上,参照明制继续进行社会改革。顺治帝的改革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顺治皇帝的原名叫爱新觉罗·福临,他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在清朝入关以后,他是首位皇帝。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他在1638年的时候在沈阳故宫永福宫出生,年号顺治。顺治皇帝在幼年的时候登基,那时他才六岁,所以他的身边有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在1644年的时候清朝入关,入主中原,所以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一位皇帝。

顺治七年的时候多尔衮出塞涉猎,死于滦河,福临面对这样的局面只能提前亲政,可是当时全国出现了新的抗清高潮,福临没有畏惧,他和大臣们反复筹商后采取了一定的政策,使局面开始好转,这也为之后进攻云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顺治十年的时候顺治面对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采纳了贤臣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后来他又积极地鼓励地主和乡绅招民垦荒,除此之外顺治还实行了一些别的政策,不久这些措施让开始走向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顺治是一个负责的皇帝,因为他不仅挽救了农业生产,还惩治了很多贪官污吏,因为顺治是一个对整顿吏治十分关注的人,就这样,在顺治和大臣们的努力下清朝发展得很快。顺治在位的时间比起清朝的很多皇帝来说并不长,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他在位的时间还是很长的,因为顺治皇帝只活了二十岁就驾崩了,对于他的死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顺治八年的正月,清廷在刚刚忙完摄政王多尔衮的丧事,并及时处理了多尔衮兄长阿济格的“谋反”后,开始着手筹备福临亲政。十四岁的少年福临,虽然此前已经举行过两次即位大典,却更多只是象征意义的一个人物,因为年幼,所有的权力都交给叔父多尔衮处理,这个摄政王才是清朝入关后的绝对权威人物。

命运仿佛对福临格外慷慨,在多尔衮三十九岁的英年猝然离世,让福临顺利逐渐接掌权力,虽然年龄不是很大,在此之前,这个成长与宫廷刀光剑影步步惊心的环境下的他早已体会了权力冷暖。在登基不久成了顺治帝后,这个小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对议政王大臣下发谕旨:“国家政务,悉以奏朕”,一个悉字,强烈表达了这个少年天子急切抓住所有权力的的迫切心情。

这场亲政大典办的相当隆重,福临成了清朝入关以来第一位名正言顺的皇帝,当时端坐在太和殿的福临,接受诸王群臣的上表庆贺,顺治精神风貌都非常不错,朝鲜使臣形容说:“清主年今十四,而坐殿上指挥诸将,傍若无人。”这种举止投足的稳重处处显示这位大清帝国主人虽然掩饰不住青春稚嫩却也多了一层稳重和精彩。

仅仅在一个月后,这个小皇帝就发起了人生中第一场清算风暴,在收集已经死去的多尔衮十一条“大罪”后,顺治正式下达他人生中第一条最重大的旨意:“谨告天地、太庙、涉及、将伊母子并妻所得封典,悉行追夺。”同时对多尔衮进行最残酷惩罚,当时的一位西洋传教士还原了这个场面:“命令毁掉阿玛王华丽的陵墓,掘出尸体”、“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也化为尘土”。

紧接着,顺治又对在朝的多尔衮等余党进行清算,大学士刚林和祁充格均被这个新皇帝判处死刑,没收家产,妻子为奴。包括吏部尚书谭泰被顺治也下发旨意:“谭泰着即正法,籍没家产,其子孙从宽免死”,多尔衮心腹冷僧机被“姑从宽免死为民”,面对一道道气势汹汹的旨意,所有人才强烈感到,这个新皇帝虽然年轻,但其杀伐决断俨然成了清朝最强势的人。

直到第二年,顺治福临才对接连发起的惩治风暴进行了解释:“其所行事迹,朕虽明知,犹望伊等自知己罪,翻然改过,尽心竭力以事朕,是以姑置不发。”、“岂意伊等不改前辄,轻藐朕躬,扰乱国政,朕实不能再为宽宥”。整个意思就是,我没处理的人并非受到隐瞒,而是想给一次改过机会,最后处理也是因为他们轻视自己,让所有人知道,这个新皇帝绝非软弱可欺。曾经叱咤风云的多尔衮和其余党在十四岁的顺治几道连篇谕旨中灰飞烟灭,显示出他大权在握和成熟的政治手腕。

在下发了“以后一应奏章,悉进朕躬,不必启和硕郑亲王”的谕旨后,年轻的皇帝将所有权力收归己有。除了掀起惩治风暴外,顺治帝开始了内政处理,年轻的帝国在一个青春年少的当家人的带动下显得颇为朝气。这个年轻的皇帝首先在内政处理上显示出相当不错的水平。

首先大兴节俭之风,省去繁文缛节。

早在未亲政之前,顺治就下达几道命令,如在设计亲政大典要举行隆重庆祝时,他命令不要添加没用的新物件,命卤簿照旧陈设,但免鸣鞭,鸣鼓钟,“乐设而不作”,同时叫户部停止江南三处织造的催督人员,停止陕西的蟒衣织造、皮货买办以及山东烧砖,以此可以节省费用,同时减少对地方的骚扰,在亲政后多次要求官员为政“政在养民”的总体方针。

第二精兵简政,节省不必要财政支出。

他以身作则从宫中节省,下令停止各地进贡,如陕西进贡的柑子、江南进贡的橘子等等,一切不必要的工程和修理寺庙的事情均被顺治叫停,同时减少宫中和王府的御用人员。除此之外他下令裁撤冗兵、冗官、冗费,最后在山东登莱、宣府、江宁、杭州、西安等地裁去了一些巡抚和高级满汉军官,加上所用军队草料、口粮,和人员饷银,一下节省了大量财政支出。

以陕西总督孟乔芳为例当年就裁兵一万二千名,一年就节省下三十一万两的军饷。新皇帝对此总结说:“国家钱粮,每岁大半皆措兵饷”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另外户部、礼部、工部等人员一次减少三百九十余人,除了必要人员外,其余均被裁撤。

第三财政造血,不走投机取巧。

除了开源节流,裁撤各部外,顺治在如何给财政增收着手设计了许多办法,有趣的是,在他亲政之初就有官员建议将前明开封周王室的宝藏“尽沦于巨浸”,可以进行打捞,同时将李自成的大量金银和张献忠的宝藏更是“巨万银两、珠宝,埋沉于成都锦江”,如果找到“搜尽天下遗银,以资兵饷”,如果顺利推进这将是天上掉下的巨款,但新皇帝顺治断然否决这一想法,他认为这不是帝王做的事:“帝王生财之道,在于节用爱民,掘地求金,亘古未有。”但从这点来看顺治的政治管理智慧。

此后顺治加大对农业水利建设和屯田发展生息措施,颁布了《赋役全书》使得赋税走上制度化规范,“希望小民遵照执行,便于输将,官吏奉此章程,罔敢苛敛”在顺治的大力推进下,从登基之初国库存银二十多万两,京城的官员薪俸就要支付六十多万两,根本发不出工资,两年后户部上报存银已经二百六十多万两,创造了清朝入关以来第一次国库有存银的最好水平。

除了维护财政增长外,顺治为了进一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他又大力地在地方开展消除恶霸势力活动,对此他说:“朕似各处土寇,本皆吾民,或为饥寒所迫,或为贪酷官吏所驱,年来屡经扑剿,荡平无期,皆因管并将领纵令所部杀良冒功,因而利其妇女,贪其财帛,朕贼未必剿杀,良民先受荼毒,朕甚痛之。”顺治能够看清地方动乱的真实原因,最后他决定要彻底肃清真正匪患,并要求地方督抚不能戕害良民,“如地方官仍蹈故辄,纵贼害民,着该督抚指名参奏,治以重罪。如该督抚徇情隐庇,经部臣参奏,定行一并治罪”。

在顺治的带动下,清朝地方匪患得以肃清,统治环境渐趋安稳,同时掀起严惩贪官的风暴。顺治八年闰二月初七,对吏部下发谕旨说:“迩来有司贪污成习,皆因总督、巡抚不能倡率,日甚一日。国家纲纪,首重廉吏,若任意妄为,不死爱养百姓,致令失所,殊违朕心。”两天后他又找吏部官员谈话:“迩来吏治,不肖者剥刻民财,营求升转,不顾地方残荒,民生疾苦。”同月底,顺治给督察员下发谕旨,详细讨论如何肃清贪污,认为“朝廷治国安民,首在严惩贪官”,并且明确在大赦天下的诏书中说,凡是贪污入狱者“遇赦不宥”,就是贪官不在大赦之内。

两年后,顺治认为反贪成效并不明显,于是打算用重罚来遏制蔓延,在顺治十二年的十一月下发指令:“嗣后内外大小官员,凡受赃至十两以上者,除依律定罪外,不分枉法不枉法,俱籍没其家产入官,着为例。”此后顺治成了清朝贪官的噩梦,从顺治半年到十七年,办理的大小贪案,至少五六十件,平均每年五六件。

尤其在顺治半年与十二年呈最高水平,贪官从总督、巡抚、布政使、巡按、道员、知县、刑部司官、御史、总兵官、侍卫几乎遍及清朝所有官员级别,在顺治的带动下办了当时最震动的“一督八抚”案,即漕运总督和八位地方巡抚大案,这些高官或死或丢官,占了当时全国巡抚人数的一半,可见顺治处理贪污的坚强意志。

顺治帝亲政后是如何调节满汉关系的呢?

缩小满汉官员的文化、心理差异

为了减少士大夫对异族新政权的抵触情绪,顺治帝倡先表示对汉族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昄依,比如向太学所设至圣先师牌行两跪九叩礼,比如令满汉大臣编纂《通鉴全书》、《考经衍义》,比如自身发愤读书,打下坚实的汉学基础,又比如去祭祀崇祯帝陵,并且把辽、金、元太祖从历代帝王庙中搬出,然后放入商中宗、商高宗、周成王、周康王、宋仁宗、明孝宗入庙祭祀......

此举着实太惊人太惊人太惊人,毕竟之前清太祖清太宗都是以金主为先圣加以尊崇的,努尔哈赤自称后汉金,其意自明,顺治帝此举无疑是对其父祖辈传统观念的否定,以此表面满洲贵族所建立的清王朝不仅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承袭者,也是继夏商周之后一脉相承的合法继承者。由于满洲贵胄向来尚武轻文,顺治帝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特令增开八旗乡试、会试,以期倡行教化,与此同时下达弹劾不识字官员的谕令,迫使满洲权贵逐渐改变旧传统。

提高汉官之待遇

为了提高汉官的地位,以此抵制满官权势的增长,顺治十年,顺治帝令内三院(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各增设大学士一人,改变满官把持三院的局面,顺治帝屡次去内三院和汉官畅谈古今,探讨兴衰治乱之道。还有说顺治帝的偶像是明太祖朱元璋,他觉得朱元璋“立法周详,可垂永久”,还说他是崇祯的异代知己,看见崇祯的字画要哭,想到崇祯的遭遇要哭,去人家皇陵的时候更要哭......

除此之外,顺治帝还屡与汉臣联姻,以期改善汉官境遇,联姻是统治阶级采用的一种政治手段,乱战时期用以缓解矛盾维护稳定之用,历朝历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政治联姻,比如著名的昭君出塞貂蝉吕布董卓做妾,文姬归汉诸如此类的。清世祖努尔哈赤与其妻妾基本也都有政治联姻性质。

抑制满洲贵族之法外特权

顺治二年,摄政王多尔衮首颁投充令,满洲贵族凭借此令“逼勒投充”,霸占田地、人口,汉族地主位于屠掠也纷纷带地投充以求得权贵庇护,此种行为造成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带地投充者摇身一变成为投充庄主,借旗下名色行把持行户、霸占田产、挟制官长、重利放债之事,被害百姓不敢申诉,因此顺治帝亲政之初即谕令户部严厉制裁滋事扰民之投充人及其庇护者满洲权贵。“上自朕之包衣牛录,下至亲王、郡王、贝子、公、候、伯诸臣等,若有投充之人乃前生事害民者,本主及该管牛录果系知情,问连坐之罪......投充之人犯罪,与属民一体从公究治"

顺治帝除了对投充进行限制以外,还取缔了人口交易,清在关外时期正处于奴隶制向早期封建制转化的过程中,掠夺、买卖人口之风极盛,“开城即城外市肆也”,“一人之价不过十余两银”。随着清军入关这种交易也带至关外,由于人贩子收到取缔,一些靠买卖人口获得暴利的权贵的不法行径也相应受到一些限制。尽管如此,顺治帝的种种举措虽然一定程度上使得满汉地位差异缩小,但是也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满汉一体,满洲贵族仍然在政治和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

如果不是天不假年,顺治能够不中天花病死,他将成为清朝入关以来第一位最有作为的一代政治家,带着巨大的历史遗憾,顺治最终以扑朔迷离的身影仓促告别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