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为什么关羽总是被箭射伤,而赵云,廖化等就没有过呢?

在三国演义或是三国志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关羽被箭射伤,那么为何赵云廖化等人却从来没有被射伤过呢?

在《三国志·蜀书》之中,关羽的地位可谓非常之高,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也位于五虎上将之首,甚至还被称为万人敌,由此也能够看得出来,他在战场上是多么的骁勇,也打过很多的胜仗,曾和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成为患难与共的生死兄弟。

可以说刘备的江山也有一部分是关羽打下来的,自然刘备也十分的重视他。

但是这样一位素以武力高强著称的绝世武将,在后世甚至被神化为“武圣”,然而在大家的印象中,关羽却经常遭受箭伤。比如《三国志》就明确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在败走麦城时,关羽更是被庞德一箭射中面门。这为后世有心人留下一个问题,为何关羽一生之中多次中箭,其余蜀国将领却很少中箭?比如在长坂坡前杀入曹军阵中七进七出的赵云,就没有中过箭伤。至于王平姜维,甚至守街亭大败的马谡等人,似乎也没有中过箭。

这一问题曾经引发激烈讨论,不少忠实拥趸认为,关羽之所以经常中箭,正是因为其“战必身先士卒”,而在战场之上,流矢暗箭无眼,自是极易中箭受伤。《三国志》中曾如此描写关羽之武勇:“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白马坡前阵斩颜良,就是关羽一生之荣耀。常年行走于战阵之上,自然无法避免被流矢射中。

反对者则认为,从姜维为关羽所定“壮缪侯”谥号看出,关羽其实有点儿名不副实。按照谥法,“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这一谥号,其实就是姜维对于关羽中箭的最佳答案。事实上,曾参与荆州之战的廖化,经历了“黄巾起义”爆发和蜀汉灭亡,从未因箭伤而败退。更重要的是,廖化多次担任先锋一职,论及危险程度,其实远超已担任主帅的关羽。相对来说,关羽勇武不及吕布,智谋难敌诸葛,而识人用人则远逊刘备,以至于在刘备过江东时,军师诸葛亮直接越过关羽,派遣资历远不如他的赵云前往接应,只因后者在随机应变以及未雨绸缪方面远胜于他。因此很多人认为关羽中箭是统兵不利的结果。

客观而言,这两种说法皆有一定道理,不过实际上,关羽中箭的记载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而非正史。因此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关羽多次中箭”的印象,其实与历史小说的传播有关。作为一本演义性质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大量情节并不符合史料,一些情节为剧情需要也发生转变——为彰显关羽武力,这位武将自然不能在战阵上被敌将击败,因此为了引导剧情,关羽就只能为“暗箭所伤”。

比如关于关羽败走麦城一事,演义之中除交待关羽因素来倨傲而与同侪交恶的过程外,就只有五十余字:“曹公遣徐晃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对于人物的刻画优先于剧情本身走向,一些历史情节的改变也成为其主要手段。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后世人的印象中,武圣关羽却经常被暗箭所伤。

反观赵云未被飞箭射中过一次,那么是因为他贪生怕死吗,答案肯定是不是的,关羽经常被射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正所谓树大招风,敌人也深知关羽在军中的地位,所以总是命令弓箭手对准关羽,而关羽又常常是冲在最前面,纵使他武力再高,也终究有失误的时候,所以被射伤也是正常的事。

而赵云此人,使的一手好枪法,并且他习武以谨慎为重,他的名气也没有关羽大,所以目标也小,所以在刘备准备过江进入江东迎娶孙小姐之时,诸葛亮就派了赵云去保护刘备,而不是让其他大将去,从此就可以看出赵云的实力是颇受诸葛亮看重的,而且他在战场上总是出其不意的发起攻击,敌人还没来得及找到主将,就被攻破了,这就是为何赵云从未中过飞箭的原因。

历史评价

张辽: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

程昱: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 权必资之以御我。

郭嘉: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

董昭:羽为人强梁。

刘晔:①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②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