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吕公第一次见刘邦,就觉得他以后会与众不同,把女儿嫁给他?
我们都知道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有一个人在他的成功路上给了他不少的帮助,那就是他的妻子,吕后。
据《史记》中记载,刘邦天生异象,长颈高鼻,左腿有72颗黑痣,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便给他取名为邦。长大后的刘邦,整日游手好闲,整天与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玩乐,三十好几依旧是光棍一条。有一天,好友萧何与刘邦在交谈中无意说到来了位吕姓士绅,县令下令所有县吏要出钱相贺。萧何知道刘邦囊中羞涩,哪知到了贺会的日子,刘邦居然掏出自己的名帖,写上贺钱一万。吕公见刘邦出手豪阔,贺资最厚,赶忙恭请他入内高坐。吕公见刘邦容貌奇特,龟背斗胸日角龙股,便对他肃然起敬。萧何知道刘邦两手空空来的,便在一旁嘲笑似的对他说道:刘家小子一文钱都未出,恐怕定是来混吃喝的吧。吕公在一旁听到这话,但却丝毫没有改变对刘邦的尊敬。等开席之时,吕公竟然还把刘邦请入了上座,刘邦也不管多少,只顾着自己在那大吃大喝的。
等到宴席结束之时,吕公示意让刘邦留步。身无分文的刘邦到也不慌不忙,吕公并未向他提及钱的事情,而是问他:我遇到的相貌奇特之人,没人能比得上你,不知你娶妻没,我有个小女儿还未嫁人,希望能许配给你为妻。刘邦听到这大喜过望,没想到自己过来白吃白喝,居然还能顺手捡个老婆,当下就跪地叩头行礼。后来,吕公的夫人知道了此事,便责怪吕公:你总是说小女儿天生贵相,有那么多大户人家上门提亲,你却都不答应,可如今你怎么把小女儿许配给了刘邦这样个不学无术的人?吕公回答:刘邦他虽出身微贱,但日后必君临天下。吕公的小女儿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吕后。她为刘邦生了一儿一女,儿子是惠帝刘盈,女儿是鲁元公主。
刘邦在芒砀山时,吕雉和两个孩子被捉拿入狱,释放后,吕雉带子女在芒砀山中找到了刘邦,从此之后,便一直不离不弃,追随着刘邦东征西讨。秦朝灭亡,楚汉争霸,刘邦兵败只身落荒而逃,刘太公和吕雉都被项羽俘虏,后被放还。吕后和刘邦他们既是结发夫妻,也是患难夫妻。刘邦在建汉称帝后,便立吕雉为皇后,儿子刘盈为太子,不得不说吕公果然是眼光奇准,能一语成箴并识人于微贱,果断将小女儿吕雉嫁给当时还一事无成的刘邦。
这就好比一家在当地有钱有权位的名门,把自家美貌的宝贝女儿,拍板就嫁给一个比自己女儿大十五岁不说,还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外面还有私生子的老男人。放在任何年代,都堪称是不可思议的奇闻。
不过,作为一代军神姜子牙的后人,吕公家虽说当时已经破落,当祖传的本事还没丢,尤其擅长识人。而且他对女儿吕雉的终身大事,也是多年来操碎了心。以吕公老婆的说法是““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简直是挖地三尺,也要给吕雉找个十分完美的好郎君,怎么会随随便便就把女儿“打发出门”?做出这个决定,也只有一个原因:在他看来,刘邦,就是一位能开创大业的英雄。
其实,只要看看吕公做出这个决定前,刘邦的一系列奇葩表现,就知吕公有此判断,着实眼光不凡。
当时的情况是,吕家从老家单县搬到了沛县,大排宴席庆贺搬家,县里的各色头面人物齐集。按照当时规矩,必须要送礼金才能参加宴席,而且礼金给得越高,宴会上的位子就越显眼。作为亭长的刘邦呢?竟是直接用纸写了“贺钱万”几个字,大大咧咧拿着这空头支票就进去了。一开始不明真相的吕公,还真把刘邦当贵客一般,恭恭敬敬迎进来。接着就被当时县里的主吏,未来刘邦的好丞相萧何一句悄悄吐槽:刘邦这人没真本事,就会说大话,您上当啦!
但“上当”的吕公,却是仔细观察刘邦的一举一动:明明把戏被戳穿,宴会上却毫无压力,而且面对县里的官长门,非但毫无惧色,反而是大咧咧调侃众人,干脆就堂而皇之座在主座上,开开心心喝了一顿酒。这在萧何眼里“少成事”的不靠谱表现,在吕公眼里,却是非常靠谱。
为何靠谱?首先一条,刘邦拿张纸糊弄不假,但大咧咧混进去之后,表现却是十分放松,面对一群知道他老底的县里官员,依然是游刃有余应对,抢了县里头面人物们的主座,各位官吏们却是没人敢跟他争。这一顿“骗吃骗喝”,难听点说,属于脸皮厚,但好听一点说,就是心理素质极好。
而除了心理素质外,吕公同样看到的,是刘邦的心气,明明兜里一分钱没有,还敢说自己“贺钱万”,明明就是个亭长,居然连县里的官员都不放在眼里。视钱财如空气,视官吏如无物,这人的志向,着实是不小。
同样重要的一条是,当时的刘邦,虽说不务正业,却也有了自己一帮铁杆的弟兄。这一条,吕公只要向身边的萧何打听一下,就能知道的差不多。而当时的吕公呢?是因为“避仇从之客”,这才全家搬到了沛县。在这立足未稳的他乡,一旦遇到事情,能指望得上的,就是刘邦这样的人物。
再综合一下历史背景,以《史记》的记载,那时正是秦始皇大咧咧四处出巡的年代,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其实已是乱世的前夜。作为一个有眼光的人物,吕公当然知道,一旦天下大乱,极有可能出头的,就是刘邦这样,有着良好心理素质和极高心气,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所以果断做主,招为女婿。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对刘邦的判断,真是丝毫没错。所谓精确的看人眼光,只看刘邦结婚这桩事,就知是何等的高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