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架子、行当与尺寸

传统京剧分为生、旦、净、丑等几种行当。每种行当里又按照年龄、性格、身份、职业之不同,分为若干“子目”和“细目”。如生行里分为老生、武生、小生,小生里又分为扇子生、穷生、袍带笑声、翎子小生、武小生等。每一类行当的体形、体态和动作幅度,都有个大致的规格,也就是说都有一种基本的“架子”。如老生有老生的架子,武生有武生的架子,彼此不能混同。而老生里又由于年龄、身份、服装、文武等不同,又各有不同的“架子”。比如靠把老生,又叫做武老生,他的“架子”就是老生架子和武生架子的结合体。具体的说,拉架子时,腰要挺,肩肘要拉开,神态要比较英武,动作要放得开。箭衣老生也要有武架子,但动作幅度(尺寸)比靠把老生要略为收敛。袍带老生,穿蟒(官服)的不但要动作收敛,更主要的是神态稳重,举止动作的速度要徐缓;穿帔或开氅(便服)的,动作收敛的程度与穿蟒的差不多,但神态可以随便一些。褶子老生则是一般知识分子(旧名“书生”)的类型,体形、体态不能雄武挺拔,应该"倜傥文雅",动作要收敛而潇洒,有些角色甚至要带些“酸腐”气才够味。官衣老生的体形、神态和动作幅度,则介乎袍带与褶子之间。

这些“架子”的规格,就是所谓的“程式”。从架子再推而广之,其它具体动作,也各有其不同规格。以“投袖”为例,褶子老生投右袖时,左腿同时向左后方斜退半步,身体也随着略向右前方斜曲俯一下;因为褶子老生多半属于“书生”的范畴,所以这个姿态很象小生的架子,为的是显得“文雅潇洒”。而武架子投袖就不一样了,投右袖时,左腿也向左后方斜撤半步,但上身却挺直不动,并不向右倾侧,为的是显得身姿英挺。

再以起霸时的云手为例。同时穿靠的武将,挂白满的李克用《珠帘寨》,挂黑三的花云《战太平》,不挂髯口的赵云《长坂坡》,拉云手的“架子”就都不一样。

李克用拉云手时,两臂的动作幅度小,二拳保持一定距离,主要是腕子部分动。拉开云手后,身体微晃,表示上了年纪的体态。

花云拉云手时,主要是膀子动,拉的是“三倒手”(右左右)的云手,胸部角度有变化,但变化不大,身体不大动,亮住后,“架子”比较收敛,神态英武潇洒而不剽悍勇猛。

赵云(具体说,杨小楼扮的赵云)拉一个云手,身体要变换左、右、前三个方向和角度,全身运动,动作夸张,节奏刚劲,神态英挺。云手是一种程式。同是拉云手,由于角色的年龄、身份、性格等等的不同,全身的架子和具体动作的尺寸、幅度也大不相同。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程式的活用。

根据这个道理,还可以摸索出更多的创作规律。例如越是年轻力壮的,动作幅度越大;年岁越大的,动作幅度越小。越是庄严凝重的,气魄大的,动作幅度越小,动作也比较简练;相反的,动作越灵活,越花哨,越复杂,显得气魄越小,越毛躁。当然,所谓的幅度小,简练,并不是没有动作或动作性不强,而是指的动作凝练,含蓄,沉着,有分量,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