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简介—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
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此后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岁。有《士燮集》、《春秋经注》、《公羊注》、《谷梁注》等传世,今多已佚失。
士氏家族是汉末三国实力雄厚的地方势力,士燮及其三个兄弟共领四郡,占岭南疆土过半。在岭南及越南历史上,士燮威望极高,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后越南陈朝追赠士燮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人物生平
豪族儒生
士燮字威彦,出生于交州的广信(今广西苍梧县)。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经过六世到士燮的父亲士赐,士氏成为当地豪族,士赐曾于汉桓帝时任日南太守。
士燮年轻时随颍川人刘陶学习《左氏春秋》,后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而免官。其父士赐去世后,士燮被举为茂才,任巫县令一职。
雄长一州
中平四年(187年),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
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税,引起反抗被杀,州郡秩序混乱。此时朝廷已先后经历了多年的混乱,对交州的影响力大为减弱。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趾太守,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士氏的亲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职,士燮上表奏请任命其弟士壹兼任合浦太守,二弟徐闻县县令士䵋(音yǐ,见《字林》)兼任九真太守,士䵋的弟弟士武兼任南海太守。
袁徽在给尚书令荀彧的信中说道:“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通晓治政,处于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之地,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百姓没有失去他们的产业,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处。即如窦融保全河西之地,也不能超过他!处理公务的余暇,他还研习书、传,尤其对《春秋左氏传》的研析简练精微,我曾多次就该书中的一些疑难之处向他询咨,他都能举以师说,解释甚为详密。对《尚书》他能兼通古、今文,对其中大义理解十分详备。听说京师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各以为是争辩不休,他现在正打算分条论析《左氏春秋》、《尚书》的正确涵义上奏。”士燮便是如此受人称赞。
士燮兄弟一起担任各郡郡守,强力掌管着一州之政,因辖地偏在万里之外,所以威望尊贵至高无上。他们出入时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他们的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都有兵士骑马跟在身后,当时他们的尊贵显赫,震服各少数民族,就算是从前的南越王尉他(即赵佗)也不能超过他们。
朝廷在朱符死后派遣张津为新任刺史。但张津行为却荒诞不羁,不久即为部将区景杀死。荆州牧刘表得知此事后,派赖恭前往接替了张津的之位;同时派吴巨出任苍梧太守,接替已病死的原太守史璜。为避免刘表的势力过于强大,曹操控制下的朝廷就赐予士燮有玺印、封号的书信说:“交州地处与中原隔绝之处,南面依江面海,朝廷的恩命无法宣达,臣下的话受到塞阻,得知逆贼刘表又派赖恭窥视南土,现在以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旧。”
后来士燮派遣使者张旻奉送贡品到许都,正是天下大乱之时,道路隔绝,而士燮没有放弃进贡的职责,朝廷为嘉奖特意下诏拜士燮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
归附孙权
此后,吴巨与赖恭发生冲突,而吴巨驱逐了赖恭。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归附,而吴巨却怀有异心,被步骘斩杀。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
建安(195年—220年)末年,士燮将儿子士廞送至东吴为人质,孙权任命其为武昌太守,士燮、士壹在南方的儿子们,都被任为中郎将。同时,士燮在吴国和蜀汉的冲突中支持吴国,诱导益州的豪族雍闿叛蜀附吴,被孙权拜为卫将军、龙编侯。
士燮常常派遣使者去觐见孙权,进献各种香料和细纹葛布,动辄就是数以千计,其他如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珍品,以及奇物异果,及香蕉、椰子、龙眼之类,无岁不贡。士壹有时贡献好马几百匹。孙权总是亲自致信,厚加恩赐来回报慰抚他们。
耄耋离世
黄武五年(226年),统治交州近四十年的士燮病逝,享年九十岁。 其子士徽因背叛吴国自立,最终为吴国攻灭。
主要成就
在士燮执政交州前夕,交州的经济、文化相对中原来说还是非常落后。
而士燮为政开明,在他的统治下,交州为当时的世外桃源,居民富庶,安享太平四十余年。许多中原人也纷纷南下交州避难,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学文化,促进了交州的繁荣发展。
士燮热爱学术,治学精微,而且胸怀若谷,宽厚待人,礼贤下士,所以数以百计的中原名士前来投靠他,其中名望较大的有刘熙、薛琮、程秉、许慈、刘巴、许靖、桓晔、袁徽、牟子、康僧会等人。牟子便是在这个时期,写成佛教要籍《牟子理惑论》。
士燮喜爱儒学研究,重视儒学传播,与前来交州避难的儒家学者一起交流儒家学术,著书立传,掀起了交州儒学兴旺发达的局面,造就了岭南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正是士燮的统治和他对教育文化的重视,使得儒学在交趾地区的传播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交趾成为当时南方的学术文化中心。
交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陆交通使其在汉代三国时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它既是中原文明对外交流的窗口,又是了解引进外来文化的南大门。士燮掀起的儒学热深深地影响了越南等周边国家,受到了越南民众的高度赞赏,士燮被越南统治者和学者尊奉为“士王”、“南交学祖”,先入帝王庙,后入文庙,至今祭祀不绝。
士燮不仅将儒学传入交州,而且对越南文字的创造也作出了贡献。明代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说士燮“取中夏经传翻译音义,教本国人,始知习学之业。然中夏则说喉声,本国话舌声,字与中华同,而音不同。”士燮为越人创作‘喃’字,假借汉字形声演为越字,为古越文字之嚆矢。士燮并将汉字音韵译作越声,平仄都有一定方式,越人之所以能吟诗聊对,都是因此。正由于此,越南人至今怀念、歌颂士燮的功绩。
士燮的故事
死而复生
士燮曾经病死,而且已过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士燮服下,再把水含在他口中,手捧其头不住摇动以消融丸药,服后不久,士燮即能开目动手,脸上渐复人色,半日而能起坐,四日更复能说话,终于恢复常态。
墓旁灵异
据《异苑》记载:士燮在汉末死于交趾(事实上已经是三国时期),于是葬在南边而墓旁常常有不规律的灵异事件发生。多次遭遇战乱,而没有人敢发掘。东晋兴宁年间,温放之担任刺史,骑马前往,想要打开看看,结果在回去的路上坠马而死。
人物评价
中国
袁徽: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於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馀年疆埸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
陈寿:①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②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
司马光:士燮体器宽厚,中国人士多往依之。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仪卫甚盛,震服百蛮。
胡三省:天下肴乱,燮雄踞偏州,人但知其威尊,无复知有天子也。
郝经:①士燮昆季,保完南服,当战国折并,民不知兵,统内宁谧,不废职贡,蔼然以著述自娱,有窦融之义,无尉佗之僭,贤矣哉。奕者先据边角,而逐利于腹心,大乱之际,九州之内,哄为战场,而遐外暇逸者得以观时变而待,天之定理,势然也,燮宜有后者也。 ②彦威贤伯,载德南服。厥后宜昌,而并剪祝。
屈大均:燮亦广信人,身本名儒,兄弟四人,拥兵据郡,岭海归心。中原丧乱,孙权、刘表皆窥南土,燮于此时,以甲兵之力,循赵佗之迹,西连蜀汉,庶几比美桓文哉。奉权节度,复诱益州附之,旄矣,岂度己审势耶。然燮名虽不终,亦可谓一时之豪杰也。
郭廷以:他(士燮)的最大功绩,为提高越南的文化,使其真正与内地一体。
越南
《四字经》: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诗书,熏陶美俗。
吴士连:①士王在位四十年,寿九十年。宽厚谦虚,人心爱戴。保全越之地,以当三国之强。既明且智,足称贤君。 ②王器礼宽厚,谦虚下士。国人爱之,皆呼士王。汉之名士避难往依者以百数。 ③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岂特施于当时,而有以远及于后代,岂不盛矣哉!子之不肖,乃子之罪尔。
高辉耀:我国古有越裳,鴃舌龙身,风俗朴陋,大概如今之州岗土民也。自赵武帝制七郡,以诗书训国俗;任嚣守九真,始以礼义教导国人。于是我国骎骎乎始知文字之有益于人、礼乐之有关于风俗,有文明之渐进焉。迨士府君以洙泗之余波,渐流于南海...声教所及,翕然华风。后李陈黎迭作,猬兴文学...史谓岭南文风自士王始,厥功顾不韪欤!当是辰三国鼎峙、中原沸,惟我一方,获蒙案堵,名贤达人,闻风而来,为文物声名之搜,王北事大汉、东屈强吴...而王号出于州人之自呼,因未尝堰然自尊大。
黎文休:士王能有宽厚,谦下士,得人亲爱,致一时之贵盛。又能明义识时。虽才勇不及赵武帝,而屈节事大,以保全疆土,可谓智矣。惜其世子弗克负荷先业,使越土宇即皆全盛,而复分裂,悲父!
黎嵩:士王习鲁国之风流,学问博洽,谦虚下士,化国俗以诗书,淑人心以礼乐。
家庭成员
父亲
• 士赐,曾于汉桓帝时任日南太守。
兄弟
•士壹,官至偏将军,封都乡侯,因士徽反叛被免为庶人,后因犯法被杀。
•士䵋,官至九真太守,同样因士徽反叛被免为庶人,也因犯法被杀。
•士武,官至南海太守,早卒。
子辈
子
•士廞,入质与孙权,拜武昌太守,因士徽反叛被免为庶人,病卒。
•士祗,与士徽一同被杀。
•士徽,士燮死后自称交阯太守,为吕岱诱杀。
•士干,与士徽一同被杀。
•士颂,与士徽一同被杀。
侄
• 士匡,士壹子,拜中郎将,因士徽反叛免为庶人。
个人作品
士燮师从著名学者刘陶,学习《左氏春秋》,后来还为其作注。中原许多学者也避难至交州,士燮的学识也颇受当时名儒的欣赏。
据《释文序录》记载,士燮有注《春秋经》十一卷。《隋书·经籍志》、《新唐书·经籍志》亦有士燮注《春秋经》十一卷。
后世追崇
由于士氏政权曾统治部分越南领土,因此一些越南史家亦把士燮当作越南君主,称士燮为“士王”。
士燮在越南甚得后世人士的尊崇。越南民间相传在晋朝末年林邑国侵犯交州时,林邑人曾发掘过士燮的坟墓,见其面色如生,大为惊骇,重新封上了他的坟墓。越南人因此以之为神,立庙事之,号“士王仙”。
越南陈朝重兴元年(1285年),追封士燮为“嘉应大王”;重兴四年(1290年),加“善感”二字;兴隆二十一年(1313年),加“灵武”二字。最终谥号为善感嘉应灵武大王(Thiên Cảm Gia Ứng Linh Vũ Đại Vương)。
士燮怎么读
士燮的拼音:shì xiè
- 上一篇:贾南风简介-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一任皇后
- 下一篇:刘永个人简介—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