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会引清兵入关 吴三桂是什么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名垂青史的大忠臣,如魏征、岳飞,也有遗臭万年的叛徒奸臣,如庆父、秦桧,这些人大相径庭的名声在几百上千年的民间流传着。然而,有一个人他既被一些人憎恶,又有自己相当一部分的追随崇拜者,他,便是平西王吴三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着重大影响。
吴三桂画像
1644年3月,闯王李自成带领兵马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王朝大势已去,而此时孤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得知消息,陷入农民兵李自成和清军多尔衮的两难之境。有太多人不理解甚至鄙视吴三桂弃李自成而改投多尔衮的做法,作为后来人我们无法真切了解发生在当时当地的事情。不是为吴三桂辩驳,但史料可见,在北京城未被攻陷前,吴三桂始终与明王朝同心一致对外,奈何朝廷中央失势。而吴三桂最开始也是选择投降李自成的,毕竟同为汉族。
究其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原因,一说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因为李自成部下擅自掳走爱妾陈圆圆而一时怒火中烧冲动而为。其实除了陈圆圆,还有吴三桂一家人的性命,李自成用这般残酷手段逼迫吴三桂就犯,实属自作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加速了清朝政权的确立,与李自成部队的石河大战更是决定命运的转折。论谋略论作战,吴三桂都称得上大家,而他的一生荣辱却是褒贬不一。
[page]
吴三桂是什么王
吴三桂在明末清初之际,先后奉主于明清两个朝代,其政治地位极为尴尬,明朝时期曾是明末唯一一支精锐部队的统帅,却没能保住明朝百年基业,后引清兵入关,为清王朝建立也算立下功劳,却拥兵自重,割据为王。因此吴三桂对于两个朝代来说皆是矛盾人物,历史对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有趣的是,吴三桂虽为两朝臣子,但在其立功时皆受封为平西王,可见吴三桂在明清交替之时所处的地位之高,在抓获南明永历帝后,晋升为平西亲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具体受封过程如下: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进军北京,长驱直入,连破大同、真定,崇祯皇帝恐京师难保,随即加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令其退兵宁远,班师回京,并启用其父吴襄提督京营。平西王称号地位仅次于皇帝,可见崇祯对吴三桂极为重视,也可以说吴三桂手上的兵力是落败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崇祯帝将生家性命全当赌注压在吴三桂身上。
明朝被李自成推翻后,吴三桂一怒之下投降清军,做为清军入关的马前蹄,成为其入主中原的最大助力,清军封其为平西王。
康熙元年,吴三桂进军缅甸,逼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并将其于昆明杀害。同年,清王朝晋封其为平西亲王。之后吴三桂拥兵自重,割据云南一带,成为大清王朝的心腹之患。
1678年3月,吴三桂于衡阳称帝,建国大周,不久因病去世。
[page]
吴三桂有几个儿子
历史上对吴三桂的子嗣并无详细记载,有明确资料的只有吴应熊与吴应麒,其余幼子皆未成年,便丧命于政治斗争中,不是为李自成所杀害便是后来三藩之乱平定中丧命。
吴启华墓址
长子吴应熊我们大都熟知,但关于次子吴应麒的资料记载有所出入,原因是吴应麒在吴三桂去世后,隐姓埋名,史料上未有明确的记载。
吴三桂次子吴应麒在隐世前,跟随其父出入战场,转战贵州、广西、湖南一带,立下不少战功,也属明末时期知名人物。但在其侄子吴世璠继承爵位镇守云南之后,《东华录》等史籍上就再也搜寻不到关于吴应麒的相关踪迹,而且清廷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将吴氏家族一脉诛杀,吴应麒如此重要人物竟成为了漏网之鱼,不难推测其隐姓埋名,隐于江湖了。
世人不禁推测,吴应麒是否化名为吴启华,吴启华此人避世来到龙鳌里隐居的时间恰巧与吴应麒失踪的时间吻合,而且吴启华的儿子取名为吴仕杰、吴仕龙,这与吴三桂的孙辈名字“世”字辈同应,中国古代对于香火继承极为看重,即使隐姓埋名也会取音同形似的字来代替,这样看来猜测吴启华就是吴应麒的推测也算在情理之中了。
吴氏一族在三藩之乱后落败,为免遭灭门惨祸,遂独留吴应麒一脉继承香火,吴应麒遂改名吴启华,隐世于龙鳌里,在其墓碑上至今可以考察到相关证据,其碑联上刻有“隐姓于斯上承一代统绪,藏身与此下衍百年箕袭”,这也算是验证吴启华即位吴三桂后代的有力物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