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秦始皇统一最艰难一战:楚国曾击溃二十万秦军

一箭双雕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另一条纪事:

二十一年王翦谢病老归。(《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条纪事说,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大将王翦因病免职,告老还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看待这件事情,如何解读这张牌呢?

前面已经谈到,新郑之乱,韩王安之死,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这三件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秦王政二十一年,这三件事情,环环关联。大将王翦称病告老还乡,也发生在这一年。由此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这件事情,会不会也是在关联的环节上呢?不妨来追查一下。

关于这件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过于简单,《史记·王翦列传》有详细的叙述。事情的大要如下:

王翦,内史频阳(今陕西富平)人,与白起齐名的秦军名将。秦王政时代,王翦多次出任秦军大将,统领秦军征讨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王翦一家三代为将,儿子王贲、孙子王离先后也都成为秦军的名将,名重天下。老将王翦,可谓是秦国军界众望所归的领军人物。

秦王政二十年,燕国太子姬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事情失败,嬴政命令秦军进攻燕国,大破燕军,统领秦军的大将,就是王翦。王翦主持的这次军事行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秦军攻克了燕国首都蓟城(今北京)。

在这场战争中,王翦的部下,少年将军李信作战勇敢,在众多秦军将领中脱颖而出。李信领军深入穷追,击杀燕国太子姬丹,将姬丹的首级呈送秦王嬴政。姬丹是策划荆轲行刺的主谋,是嬴政志在必得的仇敌,李信的功绩,大得嬴政的赏识。

进攻燕国的军事行动结束以后,秦军班师回国,一边休整,一边开始筹划新的军事计划。当时,韩国已经被攻灭,赵国的首都邯郸也已经被攻占,如今,燕国首都也被攻占,秦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锁定在楚国。这个时候,围绕着进攻楚国的军事计划,秦国朝廷出现了意见分歧。

秦王嬴政以为,已经衰弱的楚国不堪一击,可以速战轻取。嬴政做出这个判断,自有他的根据。原来,就在王翦统领秦军主力进攻燕国的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统领另外一支秦军,对楚国作了试探性的攻击,结果是胜利而归,似乎显示了灭楚并不困难。

在朝廷的会议上,秦王嬴政意气风发,与诸位大臣将军们开怀纵论,意欲一举灭楚统一天下。嬴政特意问李信说:"寡人准备攻取楚国,以李将军度量,需要动用多少军队?"李信年轻气盛,正在凯旋的风头上,当即表示:"只要二十万。"嬴政又问王翦:"王将军您看呢?"王翦慎重考虑后,回答说:"非六十万人不可。"

六十万军队,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相当于全国所能够动员的野战军的总数。王翦要用六十万人,表明王翦以为,攻灭楚国相当艰难,必须倾举国之力,实行总动员,才有成功的可能。满怀自信的嬴政当即嘲笑王翦说:"王将军年纪大了,怎么变得如此胆怯。"他夸奖李信说:"李将军果然是壮勇,说得对。"

这个时候的嬴政,年方三十四岁,开始专权主断,正是万事得意的时候。朝廷会议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时,他对进攻楚国的方略或许已经有了看法,对于人选也有了腹案。不管怎么说,廷议的结果,嬴政任命李信为大将,统领二十万秦军进攻楚国。而王翦呢,则被免职贬斥出京,让他退休回到故乡频阳去安度晚年。这件事情,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秦国史官特地在二十一年的大事记中记录了这件事情。

秦国君臣讨论攻楚方案的这次会议,秦国政府的主要大臣和秦军的主要将领都出席了。当时,昌平君是右丞相,不管是按制度还是依常理,他都是会议的参加者。奇怪的是,史书上有关他对这件事情持什么态度,有什么意见,完全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载,非常不可思议。

我们已经反复说到,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事,绝不等于没有;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定有大可思议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在哪里呢?我们已经了解到,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庶子,楚国是他的祖国,当时在位的楚王负刍是他的庶兄弟。以情理而论,在祖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在亲族即将断绝的时候,他不会没有想法和意见,也不会没有苦恼和痛苦。即使不考虑任何个人的情绪和感情,身为秦国丞相的楚国公子昌平君,在秦军即将攻灭楚国的时候,他的处境一定是非常微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