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魏国历史的高平陵事变
高平陵事变发生在公元249年正月,是司马懿集团为了从曹爽集团手中夺取魏国政权而发动的一次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曹爽全家及支持者何晏、邓飏、李胜、毕轨、丁谧、桓范、张当被诛灭,曹魏政权完全落入司马氏手中。
高平陵事变不仅是一次内讧,也是三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事件当事人曹爽和司马懿的命运和抉择决定了今后魏国的历史。因此本文从该事件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曹爽集团覆灭和司马氏掌权的原因、事件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力争还原一个全面、生动的事件,让大家从事件中明晰人物,从事件中学习历史。
一、高平陵事变发生的背景
1、魏明帝去世后的二元权力格局
公元238年,曹魏的第二任皇帝魏明帝曹睿去世,其年仅八岁的养子曹芳继位。曹睿去世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与太尉司马懿共同受遗照辅佐曹芳。
曹爽,魏国著名将领曹真的儿子。年少的时候与当时为太子的曹睿关系很好。所以曹睿继位后对曹爽是宠待有殊。曹睿病重的时候对后事的安排比较混乱,最终选择了由曹爽掌管全部军权(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和政权(录尚书事,曹芳即位后加侍中)。曹爽本人实在是没什么本事,掌权以前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也没有军功。曹真长期在西北负责对蜀作战,在朝中也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政治势力供曹爽利用。所以曹爽当政的根基是不牢固的。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三朝老臣,两度被主上托孤。第一次是曹丕死的时候,把曹睿托付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第二次再被曹睿托孤时,已经六十岁了。司马懿当时可是战功赫赫、履历丰富。曹魏对外作战一共有四条战线,辽东对公孙家,汉中对蜀汉,宛城一线、合肥一线对东吴。在这四条战线上,司马懿都统帅过军队立过战功。其中在辽东平定公孙渊、在上庸(在今湖北)平定孟达叛乱的过程中,无不展现出极高的军事才能和大将风范。在曹操曹丕曹睿三朝,司马懿勤勤恳恳,忠心不二,为主上分忧,为生民立命,被视为朝廷的栋梁。
正因为如此,曹睿托孤给司马懿的时候,场面十分感人。当时司马懿刚刚在辽东与公孙渊打完仗,回洛阳的途中做了一个梦,梦到曹睿趴在自己的膝盖上说:“看看我的脸。”司马懿一看发现与往常不同。醒后他有不好的预感。果然三日之中接到五封诏书,催他赶紧回宫见面。司马懿一夜之间赶路四百里回到洛阳,病重的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说“我忍着死,就是为了见你一面,现在见上了,死也没有遗憾了。”又让曹芳抱住司马懿的脖子,言之切切的说“这是我的儿子,你千万别认错了啊。”司马懿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后来司马家夺权篡位,人们再看这一场景的时候心中便别有万千滋味。编纂《晋书》的时候,唐太宗就亲自提笔上阵,痛斥司马懿辜负了主上的“忍死之托”。
不过回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下,曹睿的托孤安排却是很有深意的。曹爽虽然碌碌无名之辈,但却掌握着要害部门,掌握着军队和实权。司马懿功高震主,所以只是嘴上托孤,给了他很高的名誉,却没有给他安排任何新的职务和授予他新的权力。这样对两个人来说都是名实不符的安排,为后来二人争权埋下了隐患。
2、曹爽的在专权的道路上步步紧逼,司马懿处处退让
在曹芳即位后的十年间,一开始的时候曹爽还能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司马懿,事事都要与他商量商量,不敢专行。后来曹爽的左右一再劝曹爽专权,曹爽也野心膨胀,不想与司马懿分享权力。
曹爽先是为了“立威名于天下”,不顾所有人——包括司马懿——劝阻,强行征讨蜀国。由于后勤物资无法运输到位,加上蜀国利用山地防守严密,曹爽无奈回兵。
此次失败使得司马懿的声望更高,曹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先是任命亲信全面把持当时的权力中枢尚书台,朝政处理不再经过司马懿。后来假意升司马懿为太傅,夺去了他所有的权力。司马懿之前是太尉,三公之首,虽然三公当时也已经演化为名誉职位,但起码有一些惯例的权力。太傅是周朝的官名,汉朝和曹魏在正式制度上是不设这个职位的。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太傅,只是群臣之首,绝对的名誉职位,没有任何法定权力。用这种明升暗降的手段司马懿在政治上被边缘化。
掌握政权之后,曹爽又任命自己的兄弟们掌握禁军,日夜驻兵皇宫,后来又将曹睿的皇后郭太后迁移到永宁宫,完全掌控了朝政。司马懿于是装病不再上朝。
此时的曹爽自以为大权在握,开始过起了奢靡的生活。吃好的喝好的,霸占先帝的宫女,贪污国家的乐器。曹爽一党不仅生活上腐败,朝政处理上也越来越跋扈。强抢民田,迫害官员,肆无忌惮。曹爽一家子一起出城游玩,大司农桓范就劝说过曹爽,说你们兄弟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在城里作乱,你们怎么办?曹爽鼓起眼睛说:“谁敢?”这一切所作所为,无异于一锹一锹的挖好了自己的坟墓。
[page]相比较而言,司马懿这段时间是一忍再忍。曹爽曾经找借口迫害了冀州刺史孙礼。孙礼是个直人,找司马懿诉苦。说到社稷将危,天下凶凶,孙礼涕泣横流。司马懿也只能劝他别哭了,告诉他了四个字:“忍不可忍。”意思是要忍住常人不可忍的事情。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正是用这种心态,终于为自己等来了在政治上绝地反击的机会。
二、高平陵事变的经过和结果
相对于历史上其他的政变和内乱,高平陵事变可谓是速战速决,毫不拖泥带水。曹芳即位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正始十年(248年)正月,皇帝曹芳去参拜他干爹曹睿的陵墓高平陵,曹爽和他的兄弟们都去了。桓范所担忧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七十岁的司马懿披挂上阵,先领兵占领了武库,再封锁城门,驻兵洛水浮桥。司马懿传皇太后令,罢免了曹爽、曹爽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的所有官职,解除他们的兵权,命令他们以侯爵的身份回到洛阳府邸。司马懿本来在政变发生后任命大司农桓范为中护军,接管全城军权的。桓范准备应招,但他的儿子没有认清形势,一再劝说他投奔曹爽。最终桓范矫诏骗开城门,跑到城外,建议曹爽劫持皇帝到许昌,再发动天下军队攻打洛阳。曹爽兄弟犹豫了整整一夜,到了晚上,曹爽一咬牙,说我看司马懿只不过是想夺我的权,我只要回城还是可以做个富翁安享晚年的。接下来曹爽上表向司马懿谢罪,并带着皇帝回到了城中。
事变就这样以曹爽兄弟没有丝毫抵抗,缴械投降而宣告结束。回城之后司马懿立即派民兵把曹爽兄弟四人关在府里,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曹爽向司马懿要粮食,司马懿故作惊讶的表示歉意,给了曹爽一些米豆。这几个猪头又高兴的以为司马懿不会杀掉他们了。
几天以后,曹爽手下张当在刑讯逼供下,揭发曹爽、何晏(何进的孙子)密谋反叛。司马懿可不像曹爽那样幼稚,毫不犹豫的灭掉了曹爽四兄弟和何晏、桓范、张当等人三族。曹爽以权力换富翁这一幼稚的想法彻底落空,成了历史的笑柄。
之后,傀儡皇帝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司马懿固辞不受。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司马懿做个姿态,因为这时候朝政已经完全落入司马懿父子手中。
251年,司马懿病逝,死前官职再无变化。252年司马师晋升为大将军,开启了司马氏篡位的进程。254年废曹芳为齐王。256年司马昭晋升为大都督、公爵。260年杀皇帝曹髦。264年司马昭称相国、晋王、加九锡。265年司马昭死后,司马炎代魏称帝。高平陵事变仅仅过去17年,经过司马氏三代人的努力结束了曹魏政权,开启了晋朝的新时代。
三、曹爽及司马懿在道义上的对错
笔者认为,高平陵事变是必然会发生的,司马家族是一定会找机会从曹氏家族手中夺取权力的,而全面夺权之后,篡位是必然的选择。
1、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司马懿有必要发动政变,清除曹爽集团
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曹爽本人的政治水平不高,而权力欲却越来越大。
曹爽本人乃纨绔子弟出身,仅仅是因为出身比较可靠才被指定为托孤大臣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手段巩固自己的权力,那他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很难保证自己的安全。掌握政治就如同骑上一匹烈马,或者驾驭它,或者被它甩得粉身碎骨。这个道理司马懿也懂,所以他在曹爽逐步扩大自己权力的时候采取了观望态度,既没有反对,也没有给自己的儿子争取权力。
但是人是会变化的。曹爽掌握权力后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乱政,而并不仅仅是巩固权力那么简单。其中最过分的一件事情是,曹爽亲信何晏与廷尉卢毓有矛盾,于是何晏趁着卢毓的下属有小过失,就先派人收缴了卢毓的印绶,再奏闻皇帝。皇帝当时就在曹爽的控制之下,先斩后奏实际上也就是走个形式。这件事情虽小,但性质十分恶劣。作为司马懿不能不担心如果任由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最终会不会是曹爽哪天来夺自己的权力以及威胁自己的性命。
《晋书》说曹爽与何晏“图危社稷,期有日矣”。其实不论曹爽是不是要图危社稷,司马懿都必须防备于他。由于曹爽乱政,司马懿多次规劝,两个人可以说是心有龃龉。两个普通人之间有了矛盾尚且要勾心斗角一番,更何况两个手握大权的大臣。这种政治上的不信任是非常容易转化为怀疑和误会,进而演变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所以在司马懿处处受曹爽牵制的时候,完全有必要考虑清除曹爽势力。
第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政治斗争基本不可能。
通过合法的政治斗争清除政敌,要求皇帝支持自己一方。到高平陵事变发生时,皇帝也仅仅十八岁,没有亲政的记载。曹爽能力较弱,又与曹家没有血缘关系(曹爽的父亲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原来姓秦),司马懿老奸巨猾,先帝托孤的时候就留了一手。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会从司马懿和曹爽中帮助谁消灭谁?更何况就算皇帝想要依靠司马懿的势力清除曹爽,在曹爽兄弟领兵把持禁军的情况下他真实的意思能不能传达出来都很成问题。后来发生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资治通鉴》载曹芳与中书令李丰聊天,司马师知道他们在议论自己,果断杀掉李丰。可见皇帝处在监视之下,是无法正常表达意见的。
[page]曹爽不能不除,又不能通过正常的政治斗争来清除,那么发动政变几乎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了。
第三,司马懿年龄已经很大,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都不长。就算养尊处优的高级官员,能活到五十多岁就绝对已经超过平均数了。曹爽乱政的时候司马懿已经六十多岁,不知哪天就会去见先帝了,而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当时不论从资历、官位还是实际权力上,都不能与曹爽的兄弟们相比。可想而知的是,司马懿一死,就算曹爽不会找借口干掉师昭二人,他们也会因为自己没有机会执掌权力建功立业而慢慢被边缘化。所以司马懿是绝对不会等到自己死后把曹爽问题留给下一代的。依曹爽肆意迫害官员的做法,那样才是自寻死路。
综合以上三点原因,司马懿是不能不发动政变对付曹爽的。这是他不得已,也是唯一的选择。
2、篡位是臣子发动政变后必然的结果,这一点不由得司马家选择
换句话说,只要发动了政变,不夺取皇位的话政变就必然失败。这是历史的教训。所以司马家发动了诛曹爽的政变之后,就必然走上了篡位的道路。
历史上,有的政变是针对皇帝的,有些政变是针对臣子的。针对皇帝的政变当然要夺取皇位到政变发动者或其代理人手中,这自不待言。针对臣子的政变,如果不顺带夺取皇权,也是会最终失败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这里仅举几个发生在三国之前的例子。
战国时期,支持改革的楚国楚悼王去世,守旧贵族发动了诛杀改革家吴起的政变,吴起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被乱箭射死。但守旧贵族们没有夺取政权,没有控制住新任国王,导致楚肃王继位后,命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这就是乱箭射王尸的故事。
秦末,赵高发动望夷宫之变,诛杀秦二世。但他没有控制住他选择的代理人子婴,所以被子婴反杀。
西汉武帝时期,佞臣江充诬告太子刘据不道,刘据在恐惧中假传圣旨抓捕江充。因为没有处理好与武帝的关系,武帝认为太子发动反叛,发兵与太子的军队发生激战,最终诛灭了刘据。史称巫蛊之祸。
发动政变后必须夺权的道理很简单。政变本身就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清除政敌,夺取政权,这是为正统秩序所不容的。如果发动政变后不夺取政权而仅仅是清除政敌的话,那么正统的势力一定会消灭发动政变的势力,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事实上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之后,正统势力依然不断的反对司马氏掌权,寿春三叛、李丰张缉叛乱、甘露政变等等事件迫使司马氏不断的加强权力,并最终采用篡位的方式巩固权力。可以说,如果司马氏一天不篡位,即使权力再大,对其家族的威胁就始终不会消失。曹氏家族当年篡汉道理也在于此。
小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的主要动机是解决对自身权力和家族性命的威胁,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夺取皇位只是这一政变的附带成果。而发动政变之后,夺取皇位又是必须走的历史道路,逆之者亡。所以对司马懿来说,曹爽不能不诛,但诛曹爽之后又不能不顶着历史的骂名称帝。这就是历史。可以说,坏人都是逼出来的。
3、曹爽有没有消灭司马氏的主观想法
前面已经论述过,不论曹爽的想法如何,用政变的方式诛杀曹爽都是司马懿必须的选择。那么现在我再试着讨论一下,曹爽他主观的想法到底如何。
按照《晋书》的说法,曹爽与亲信何晏等人“与当密谋,图危社稷,期有日矣”。对这个说法我持反对意见。第一,史书为传主掩饰错误,这是惯例。第二,《三国志》并没有记载曹爽预谋反叛的过程,并且如果曹爽确实谋反,他就不会位列《诸夏侯曹传》而是应该位列邓艾钟会诸葛诞的传。史书记载如果出现冲突,应该以更早的记载为准。《晋书》编纂时已经离高平陵事变过去几个世纪了。第三,原文的说法本身就有模糊其辞的嫌疑。“期有日矣”的意思是反正就快了。这跟“莫须有”差不多是一个水平。张当确实在事后告发曹爽和何晏密谋在三月发兵,但这明显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和司马懿诛杀曹爽的借口,不足为信。
我认为曹爽没有威胁司马懿的意思,理由有二。第一,他没这个能力。曹爽通过征蜀,心里想必清楚自己的水平能力跟司马懿不在同一数量级上,所以他在征蜀后几年之中都没敢把司马懿怎么样,只求掌握权力。第二,他没这个必要。司马懿已经年老,曹爽只要好好活着,把司马懿熬死,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当时并没有他们父亲那样的功勋,即使曹爽不排挤他们,他们也很难再得到父亲那么大的权力和那么高的地位。所以说曹爽在剥夺司马懿权力的时候采取的就是“明升暗降”的手段,而不是直接贬司马懿官。
曹爽没有清除司马懿的想法,还有证据。如果曹爽真的已经像张当和《晋书》的说法一样密谋出兵剿灭司马懿了,那么他在司马懿发动政变关闭城门之后,几乎唯一的出路就是挟持皇帝逃奔许昌。试想,阴谋败露之后,曹爽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懂得赶紧逃命的道理。曹爽兄弟为什么在城外犹豫一夜最终缴械投降,就是觉得司马懿不会把他们怎么样。而他们主观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幼稚的想法,肯定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开罪司马懿,所以司马懿也不会迫害他们。曹爽兄弟的做法确实犯了政治幼稚病,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们并没有谋害司马懿的打算,所以在司马懿出手的时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page]总结,对于事件当事人的主观想法可以做如下评价:曹爽冤屈,司马懿无错。不论曹爽主观想法如何,司马懿未雨绸缪,发动政变解决曹爽绝对没有错误,因此也不能指责司马懿家族篡位没有道理。曹爽虽然没有伤害司马懿的意思,但他和他的亲属、亲信胡作非为,丧失民心,加之自己愚蠢,所以活该被诛灭。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
四、曹爽失败和司马懿胜利的原因
1、曹爽的兄弟和亲信都是蠢才
曹爽的亲信主要有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人。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浮华不实,可以界定为乱政可以,建政不行;破坏可以,建设不行;玩乐可以,从政不行的小人。明帝时期这些人都没有得到重用,而曹爽上台后把这些人倚为腹心,史书上直接称这群人为“浮华友”,意思就是偷鸡摸狗,抢钱占地,弄权媚上等等等等。
曹爽本人和他的弟弟们也都没有什么本事。在被困城外的时候,兄弟几个愣是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说句话、分析一下局势、帮曹爽拿拿主意的。
当然,这些人也并不是铁了心的在所有时候都胡作非为的。在曹爽做错事的时候,他们中也有人能进谏曹爽,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的。但是由于曹爽本人昏庸,不能采纳,导致这些人是一错再错。在高平陵事变发生的时候,唯一能给他们提出正确看法的桓范,平时与曹爽集团没有什么联系。即便如此,曹爽一伙人也不能采纳救命之策,气得桓范哭着骂曹爽:“曹子丹(曹爽的父亲曹真)好人,怎么生了你们兄弟几个畜生!老子全族都要给你们陪葬了!”(看来骂人的时候自称老子是古已有之啊)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曹爽本人幼稚愚蠢,他的兄弟和亲信更是不可能有聪明的头脑。平时里就不知道收敛行为,事到临头又懦弱怕事,最终落得个灭族的下场。
至于前面多次提到的桓范,本来是态度中立的名臣。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还想重用他。没想到他自己不能正确的认清形势,也没有认识到投靠曹爽是自取灭亡,结果被儿子坑死。本来他不是曹爽一党,回京后还被官复原职,但司马懿可不会对政治对手心慈手软,对桓范三族是照灭不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曹爽集团都是这样的货色,难怪不被历史消灭,受人耻笑。
2、曹爽集团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
曹爽一伙人的斑斑劣迹前面已经提到过,大致是乱兴兵,霸占民田,窃取官物,迫害官员,生活腐化这一类。民谣也说:“何、邓、丁,乱京城。”
那么他们的不得人心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
司马懿带兵占领武库的路上路过曹爽府,曹爽的手下守督拉开弓箭要射,一个小军官孙谦拼命在后面拉住,说:“天下事未可知!”意思是你悠着点,这天下搞不好是司马家的,留个后路。就这样多次,最终司马懿还是领兵过去了。由此可见,曹爽的属下官员都不信任他。
桓范要出城投奔曹爽的时候,他大司农属下的官吏都拼命劝他,他不听。可见当时底层的官员都已经预见到了曹爽的失败。可笑桓范自己还号称智囊。
有一次,清河、平原两郡争地界,平原郡的上司冀州刺史孙礼就请求查查当年的档案。曹爽偏袒清河,就硬说档案不可信。孙礼上书辩解,曹爽大怒,指责他心怀怨望,把他关了五年。五年之后,孙礼出狱,被任命为并州刺史,来找司马懿,脸上很生气的样子,气哼哼的什么都不说。司马懿就说:“先生嫌当并州刺史官小了?还是生气分地界不公平的事情呢?”孙礼说:“明公这叫什么话,我不是那种为了官位和往事而生气的人。我本来想着明公能像伊尹、姜子牙那样,做一个忠正的大臣,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现在看着社稷马上就要崩塌了,天下凶凶,我才这么不高兴啊!”说完,涕泣横流。可想而知,那些像孙礼这样被曹爽诬陷、迫害过的中高层官员,又该是怎样的盼着曹爽倒台啊!
还有一个不太知名的三国人物辛宪英,她的弟弟辛敞当时是曹爽的属下。曹爽滞留城外的时候,辛敞便犹豫要不要去投靠,征求姐姐的意见。辛宪英正确的指出,司马懿是不得不诛曹爽的,而曹爽必然失败。事情在《晋书·列女传》中有详细的记载。辛宪英是魏晋时期知名女性的代表,连她都能正确的看出曹爽必败,可想而知曹爽的民望如何。
水平不高,还要胡作非为,这就是曹爽集团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
3、曹爽性格优柔寡断,司马懿做事果断,敢于冒险
其实司马懿发动这样一场政变,不是没有风险的。毕竟城中有很多忠于曹爽的部队,从之前举的例子也能看出也是有人愿意为曹爽卖命的。更不要提事件发生后如果曹爽真的劫持天子到了许昌会发生什么。但是司马懿果断的抓住了这难得的机会,利用曹爽兄弟一同出城这个失误,宁可冒险也要发动政变。
相比较而言,曹爽兄弟的所作所为简直不值一提。对正确的策略不能采纳,犹豫大半夜竟然相信了司马懿会让他们当富翁养老的鬼话。做政治家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最需要的品质就是正确、果断的作出决策。曹爽这种表现就是不合格的。
[page]4、曹爽集团疏于防备
曹爽等人疏于防备,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看。
宏观方面,曹爽等人没有预料到司马懿会对他们下手。
有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历史故事。曹爽的亲信李胜出任荆州刺史,去跟司马懿告别顺便探听探听虚实。司马懿当时已经称病很久,李胜来的时候呢就装出一副病重的样子,连衣服都拿不住,指着自己的嘴说渴,让两个侍女扶着他喝粥,粥流的满衣襟都是。李胜说他要“还忝本州”(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司马懿喘着粗气说,并州接近胡人,你去了要好好防备啊,怕是见不到你了啊。李胜说是去荆州啦,司马懿又矫情了好一阵儿才明白过来,说那太好啦,来来,让我的两个儿子跟你交个朋友。李胜去见曹爽,说司马懿这都已经死了一半了,不足为虑。
就这么,司马懿把曹爽一伙人全忽悠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正始九年冬天。我们知道正始十年正月就发生了高平陵事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司马懿忽悠李胜的时候,其实已经做好了政变的准备,只不过是等机会动手罢了。
在微观方面,曹爽兄弟一同出城,实在是犯了大忌。汉初,吕后死后,特意留下遗嘱,要求掌握政权的吕产和吕禄不要为自己发丧离开京城。曹爽兄弟根本没有吸取历史教训和重视桓范的提醒,一家人一起出城也不派人留守,这样麻痹大意也为司马懿提供了机会。
任何历史事件,既有发生的必然性,又有发生的偶然性。曹爽集团覆灭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他们自己在操控国家政权的时候,乱权弄政,激起了各阶层共同的反对,这才为司马家族提供了历史机遇。
五、高平陵事变的政治影响和后果
1、司马氏夺权
前面已经论证过,经过这次政变,司马家族不由得走上了篡权夺位的道路。至于晋王朝是怎样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相信我就不用多说了。
2、魏国由衰弱走向强盛
在司马氏专权之前的几十年中,曹丕、曹睿、曹爽治下的魏国,政治上没有突出作为,军事上处于守势,治国上大兴土木,施行了不切合战争状况的政策。大量士兵被抽调用于不必要的建设。曹丕和曹睿虽然大体上不算昏君,但论进取之心确实欠缺。
我们知道,在这几十年中,吴国和蜀国在战略上处于攻势,时不时就要北伐一下。原因并不在于诸葛亮和诸葛瑾有多么厉害,也不在于魏国一个人才都没有。其实曹丕和曹睿并没有把统一国家作为一等一的要务来处理,大量兵力被耗损于宫殿建设等方面。在司马氏专权之后,魏国军队总量逐年增加,最终在灭吴的时候达到峰值。魏国和继承者晋国的战略也逐步转守为攻,等到他们真正积蓄了力量的时候,吴国和蜀国其实是无力阻挡的。
3、司马懿个人的评价由这一政变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司马懿作为魏国的栋梁之臣,“受遗二主,佐命三朝”,一直是以忠臣的面目示人。这次政变可以说是彻底败坏了司马懿忠臣的形象。
很有代表性的评价出于司马懿的后代,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曾经问王导自己的先祖们都是怎么创业的,王导就把高平陵事变和贾充弑君的故事给他讲了,司马绍把头埋在床上(注意那时候床是坐具),说这样说来,晋国的国祚怎么能够长远啊。唐太宗在为《晋书·宣帝纪》评论的时候,引用了这段话,站在封建帝王的角度批评了司马懿的作为。
当然,封建帝王总是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够忠诚,不要发生篡位的事情。不过唐太宗也似乎忘了他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话说回来,皇位怎么得来,也并不影响皇帝的作为和政绩,这又是后话了。
4、引发了数次反对司马家族的叛乱
司马氏当权,引发了一部分人的反弹。镇压叛乱之后,司马氏又被迫加强自身的权力,这又激起了新一轮反叛。这样的恶性循环进行了多次。
比如公元251年,王凌、令狐愚发动叛乱,谋立楚王曹彪。后来司马懿识破并镇压了这次叛乱。之后司马氏将曹氏所有宗室集中于邺城居住并禁止往来,可以说是囚禁了起来。在这之后,寿春地区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叛乱,史称寿春三叛。司马氏也借口平定这些叛乱,一次一次的加官进爵。
另外,夏侯霸奔蜀也是因为高平陵事变。夏侯霸是曹爽的亲戚。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召回夏侯玄。夏侯霸担心司马氏彻底清算夏侯家,再加上他与征西将军郭淮不和,这才被迫逃往蜀国的。
六、结语
我作为一个爱好历史的普通粉丝,不敢说对历史有研究。同时我手头的史料也有限,只能作为票友瞎唱几句,不能跟专业研究者相比。文中错误一定不少,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上一篇:宋朝第一宰相与皇帝高级顾问的决战
- 下一篇:刘备集团失去荆州三郡后的战略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