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论蜀魏作战中步兵对抗骑兵的方法(二)

这一战二爷可算是彻底打出了威风。昔日跟随玄德流离之苦,下邳城下夺爱之恨,今天可算一股脑清算了个干净。千里之外的曹丞相被响应关羽的各路人马闹得焦头烂额,连遭汉中,襄樊两次大败,昔日纵横北方的曹操如今被刘备军团打得自己门口都鸡犬不宁,也算是世事无常了。而刘备军团从一开始在北方屡战屡败,长坂坡万数步兵被数千精骑追打的屁滚尿流,到如今的两次大胜,主要依托的是运用地利和天灾克制曹魏骑兵,如果像长坂坡一样在旷野交战,刘备军已经不知道败了多少回了。

之后襄樊之围渐紧,粮草供应逐渐不足。曹操只好打上最后一张底牌,派出各路人马支援一直屯兵襄樊的徐晃。徐晃得到增援之后,利用关羽兵力分散的弱点迅速出击,关羽赶忙**五千人马作战,但无奈寡不敌众,逐渐退走。遭到失利之后,关羽也没有忘记利用地形。《赵俨传》记载“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可见关羽虽然遭受不利,但是仍然以水为盾,倒也让徐晃奈何不得。汉中末期的对峙之势几乎重演,而此时襄樊的粮草却早已不支,如果继续耗下去,胜负或许还犹未可知。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关羽的后方遭袭,荆州已失,最后关羽惨遭擒获,父子皆亡。不由得令人兴叹。

但无论如何,在对抗曹魏骑兵愈发困难的时候,关羽开创了对抗曹操的方法。绝北道一战利用地利挡住援军,为后来的汉中之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之后水淹七军又利用天灾击破于禁,威震华夏。天时地利,关羽尽皆掌握,作为当时刘备属下的第一将,万人敌,武圣,他当之无愧。(三)凭借器械,智谋、军队训练

代表人物:诸葛亮

蜀汉早期,主要倚仗关羽的方法对阵魏国。但是等到荆州失去之后,天灾基本就没法使了,雍凉不是爱下雨的地方,诸葛亮也不能预测地震。而地利这一项,也比在益州作战打了个大大的折扣。因为在雍凉大都是平原。而且北伐就类似于客场作战,一直屯兵雍凉的魏国自然对魏国地势了如指掌,再想利用这个困住魏军就不大可能了。因此以前天灾或是地利在这时候都不好用,诸葛亮便只好另寻他法。

如果说关羽的军队是霸气外露的雄师,那么诸葛亮的军队则是高贵优雅的猎豹。陈寿评价他“治戎为长”。诸葛亮一直都擅长治军,他对付魏军似乎想要“以正道”应对。《袁子》记载他的军队“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可见诸葛亮的军队训练有素,虽然是步兵,但是其战斗力已经可以和魏国的骑兵相抗衡。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就是以硬碰硬野战的方式战胜了司马懿的军队,《汉晋春秋》载“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这场战争在蜀魏对抗中是绝无仅有的,之前的关羽张飞黄忠等,对抗曹魏或倚地利,或仗天时,而诸葛亮此次战争则是正面挫败、大破魏军,这和他平常对军队的训练有素是分不开的。

除了依靠强有力的军事训练之外,诸葛亮还适当合理的运用一些计谋。比如说一伐中就运用了声东击西的计策。他命令赵云假装攻打其谷诱敌,而自己则身率大军攻打凉州。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可见这次北伐他凭借了一股巧劲,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这巧劲背后有真正的杀手锏。这才在这次北伐里打得曹魏关中震动,朝野恐惧。后来的街亭一战虽然失败,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街亭的会战不是毫无把握的盲目出击。《王平传》载“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可见诸葛亮一定是授予了马谡一个命令,而马谡没有遵守,这才导致街亭之败。从王平传上来看,诸葛亮很可能要求马谡依水扎营,而马谡却违背命令,上山扎营,于是被张合断绝水道,导致大败。但是如果水道被断的不是张合,而是马谡,那么结果如何?就算马谡无法完全隔绝水道,至少依水扎营对对抗张合也有帮助。所以诸葛亮这一战其实心里还是有把握的,只是没有料到马谡临阵抗命而已。

[page]

其实真正的诸葛亮和演义里面的大不相同,演义中诸葛亮智谋百出,纯属凭借“巧劲”战胜敌人。而事实上,诸葛亮凭借的更多是正道,计谋只是偶尔作为辅助,但绝不会喧宾夺主。除了训练有素之外,诸葛亮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他的兵器。《魏氏春秋》载“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具发。”众所周知,骑兵最强大的就是冲击力,而如果诸葛亮的连弩射的足够快,范围足够大,那就完全可以对抗骑兵。因为骑兵的目标很大,无论是马中箭还是人中箭,死亡和重伤的几率都非常大,而这样也有效的阻止了骑兵的突击。《水经注》中记录诸葛亮的一个上表中说道“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长安志》对于这一场战争也给出了“出万骑来攻”的记载。可见这场战争司马懿是压上了老底,派出“万骑”来攻。对于这样一支纯骑兵,诸葛亮的应对方法却是“臣作竹桥越水射之”,虽然没有直接表明是诸葛连弩。但是能够将司马懿的一万骑兵直接射退,这等威力非连弩不可。可见连弩在对抗骑兵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诸葛亮还讲究阵法。陈寿评价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诸葛亮自己也说过“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在蜀国灭亡的时候,晋武帝还命令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袁准评价诸葛亮的行军,“所至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在诸葛亮身死军退之后,司马懿巡视了他的营垒驻所,叹赏为“天下奇才”。这说明在对抗曹魏军队的过程中,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相当多的阵法,《汉晋春秋》记载的卤城大破司马懿,很可能也与八阵图有关。

诸葛亮掌握蜀汉军权以后,使得蜀国军队变得训练有素,戎阵整齐,进退如风,同时在器械上造出了连弩,筩袖铠帽,并且在行军上创造了八阵图。而后来继承他的姜维在此基础上还为军队添加了蒲元刀等器械。在对抗魏国的战争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后期的蜀汉在不依靠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依旧硬碰硬的对抗曹魏铁骑,虽然姜维最终逐渐失败,但是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是值得敬佩的。

后记:从关羽绝北道帮助周瑜攻下南郡开始,蜀汉逐渐摸索到了一条对抗曹魏的道路。运用地利和天时先后在汉中和襄樊重创曹魏。之后诸葛亮则凭借着训练有素的军队,精良的器械装备和巧妙的阵法在战争中占到了主动权。蜀汉能够凭借步兵运用各种方法和北方的骑兵战斗如斯,他们绝对值得后世学习。相比之下,东吴除了在赤壁凭借水军和在南郡凭借人数优势和援军帮助得胜之外,在对抗曹魏的功绩上实在乏善可陈。三国之中,曹魏的骑兵纵横天下扫荡北方诸雄,东吴凭借天险任你曹操刘备一律拒之门外,而蜀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运用天时地利和精心训练的军队一次次重创对手的事迹则是三国之中一幅最精彩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