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诸葛亮治军治国:治理能力第一
网友热论诸葛亮与司马懿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雄雌,我也凑个热闹,说说自己的看法。
个人认为《三国演义》神话了诸葛亮,魏国在屡次应对蜀军进攻时,无一战不化敌军攻击于无形,每每避敌锋芒而击其惰归,何也?盖因诸葛亮治下的蜀国、蜀军有三失:
其一、诸葛亮用兵过于谨慎,不敢出奇兵,次次出祁山,魏军防备早有重点,可以集中兵力,以静制动、以逸待劳。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出奇兵呢?我想原因不外乎两条:第一,诸葛亮本身而言是治军长于战阵、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这个治军并不是打仗,而是建设、组织、训练军队。也就是说,诸葛亮善于组织而短于阵前指挥。用现在的话讲,他是最好的国防部长而不是最好的战区司令员;第二、诸葛亮不敢奇谋的原因可能是输不起。众所周知,蜀军每每北伐是主力尽出,所有主力都在北伐军序列中,若有闪失,全军覆灭或者伤亡太大带给蜀国的将是灭顶之灾、亡国之痛。也正是这个原因,蜀军每遇挫折,便快速收兵回营。而这些正是司马懿的庙算之中,故屡次击蜀军于惰归。
并且在战略上,诸葛亮也犯下了错误。《隆中对》的战略构想是:"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这中间有两个问题:第一,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吕蒙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之后,张飞被刺身亡,刘备火少连营,白帝城托孤,实力大受损失、内部还来不及进一步疏理而主早逝、政权移交过于突然,这些都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伏笔。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第二、既便如此,三分天下后,蜀国过早失去荆州的状况使得《隆中对》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的条件下,依然不变,这也是为政者所不能也。《隆中对》至少有两个前提,1、蜀国拥有益州和荆州两块战略要地可以相互倚仗;2、要待天下有变,才出兵。在两个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诸葛丞相连年伐魏,却又是为什么?我想,下一个问题可以解释部分原因。
其二、蜀国过于贫困,经济能力三国中最差,没有办法支持长久战争的内力,但又不得不采取"以攻为守的立国策略"。三国之中蜀国经济能力最为贫乏,虽据蜀中,但失荆州,在战略上的出击路径太过于单一,可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只能用一次。另外,在蜀国统治集团内部的问题也是最多的。三国之初,魏蜀吴三国统治集团内部都有严重的问题。魏国的问题是,士大夫阶层不支持。这是由于曹操祖上为宦官的家庭出身带来的,但这个问题随着曹丕即位后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官员选拔制度而解决,进而完成内部统一;东吴最初面临的问题是:孙家军本是安徽一带的淮泗子弟与江东本土以及从北方流亡士族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利益争夺而带来的矛盾。这个问题也随着孙权即位后,提拔陆逊、顾雍等本土将领而实现了政权的本土化。再看蜀国,蜀国的政治派别同样有三大门派:跟随刘备的集团、刘璋父子治理蜀地时的政治集团、蜀地本土的士大夫集团。刘备死后,诸葛亮及其继任者主政时期过于优待刘备集团、而打压后两者(处理刘璋父子集团代表人物李严就是例子),使矛盾不仅没有的到解决,反而积怨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蜀国虽拥有天府之国和汉中两大粮仓而始终由于官僚地主的相互斗争、互不配合而不能大力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只能采取以守为攻、穷兵黩武的错误国策。这个问题诸葛亮看得很明白,但无力解决。他明白,在如此矛盾重重的条件下蜀国靠守是守不住的,其后,魏国灭蜀,九十天后刘禅投降,可谓传檄而定就是明证。其后的姜维就更是无力解决了。
其三、用人不明,后继乏人。用人不明,两个人足以说明,一个是关羽,该不该留他守荆州?另一个是马谡。
[page]至于后继乏人这一问题。众所周知,国与国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魏国在人才方面培养方面是做得最好的,曹操起家的那批政治、军事人才离去后有司马懿、司马懿又亲自培养了两个好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以及邓艾、钟会、羊祜、郭淮等诸多政治军事人才,就连被蜀国挖过去的姜维、夏侯霸,都是魏国的本土人才;东吴虽不如魏国,也有吕蒙、陆逊、陆抗、諸葛恪等开辟南越,支撑大局;反观蜀国,武唯姜维、文则蒋琬、费禕则更是后继无人。更为讽刺的是,与蜀国无大将的状况相对应的确是蜀汉后期将领罗宪、霍弋都成为了晋之名将。可见,这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发掘、培养、使用人才的好的政治局面。这也是蜀国政治集团不统一、不合作的证明。
最后,我们还是用《三国志·诸葛亮传》来评价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也就是说,诸葛亮这个人物,基本上是个通才,也是个能总揽全局的人,这样的人再有奇谋就怪哉了。贾诩倒也算个奇才,可他也就偶尔出出主意,陈平也算人才,可他就不能如张良般放眼全局,运筹帷幄,也不能如萧何善能理民治国。
必须要说的是,三国中,诸葛亮治理的是最好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作为成都人,对诸葛亮的治理蜀中的功过得失有一个最好的理解,在成都武候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