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蒋介石手下第一智囊,据说曾在抗战中巧施斗笠计大败日军
杨永泰,字畅卿,广东茂名高州大井镇大坡山村人,北京政法专业学校毕业,政学系巨擘,才思敏捷,文采飞扬,名扬珠江两岸。
1908年,风华正茂的杨永泰初涉政坛,就当选为广东省谘议局议员,不久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国会议员,前往北京就职,与黄兴、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结下深厚感情。
不过,在护法运动期间,杨永泰站错了队。他离开了孙中山,投靠了西南滇桂军阀,并参与了改组军政府活动,和追随孙中山的胡汉民等人结下了梁子。
1920年夏,粤系将领陈炯明将桂系陆荣廷驱逐出境,杨永泰无法在广州立足,便北上蛰居于上海,苦闷无限地做起了宅男。
在上海,在原先政学系好友、时任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的推荐下,杨永泰结识了蒋介石,并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
值得一提的是,杨永泰在得蒋重用前,有人在蒋面前上演过一出现代版的“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这“徐元直”就是蒋介石的盟兄、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黄郛。
且说,1928年春,蒋介石踌躇满志地策划着第二次北伐,由于痛感自己幕中人才匮乏,尤其缺乏诸葛亮式的“谋士”,就登门恳请盟兄黄郛跟自己共建“党国”。
留恋政客生活的黄郛婉言拒绝,向蒋介石郑重其事地介绍说:“海内有奇才杨畅卿先生,胸罗经纶,足以佐治,凡吾所能者,畅卿无不能;畅卿所能者,有时吾还不及,国家大计,望公商之。”
黄郛的力荐让蒋介石对杨永泰异常重视。
而杨永泰也有真材实料,什么理论、主义之类,张口就来,他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等等主张都深得蒋介石赏识。
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能战胜李宗仁、白崇禧,杨永泰功不可没。
1934年底,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进入西南。蒋介石派大军尾随于后,想借此机会统一四川,任命杨永泰为武昌行营秘书长伺机图川。
杨永泰入川后先与四川实力派刘湘搞好关系,以帮刘湘统一四川为由,打破防区划分重新划定18个行政专署。
刘湘不知是计,采纳了他的建议。
杨永泰就利用任命督察专员的机会大加安排亲蒋人士上位,很快架空了刘湘。
随后,杨永泰向蒋介石建议用办军官训练团的办法整训川军军官以控制川军。
蒋介石计听言从,果然把川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民间有传说称,川军有一次和日本人干仗,打了败仗,被日军尾随追击。在撤退途中,杨永泰发现天空出现了一架日军的侦查机,因此断定,这架侦查机必定会引大批飞机前来轰炸。当时的川军士兵每人都戴有一顶大斗笠,杨永泰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所有士兵都把头上的斗笠丢在路旁。
彼时为7月酷暑天气,随后而来的日军看见地面上的斗笠,纷纷捡起,戴在头上遮荫。
结果悲催了。
侦查机带来的十几架飞机把这些戴着斗笠的日军误认成了川军,不断投弹轰炸。日军被炸得鬼哭狼嚎、叫苦不迭。
川军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将这股日军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则故事很精彩,但真实性经不起推敲。
事实上,川军出川抗日是1937年8月以后的事,而1936年10月25日,杨永泰在应邀赴日本驻汉口领事馆宴会后,在汉口经汉关乘专用轮渡码头准备回武昌,突然有刺客跳出,对着杨永泰砰砰连开数枪。
杨永泰中枪倒地,咽气前,对左右侍卫说:“吾早知必有今日,身已许国,为国而死,夫复何恨!所可惜者,有志未逮,国祸方长耳。”
杨永泰遇刺,蒋介石震骇莫名,急电湖北省政府给予杨永泰以公葬待遇,同时责令组织秘密侦查厅尽快破案。
杨永泰之死,缘于国民党内的派系倾轧,凶手为陈燮起、真名谭戎轩,乃受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庐隐所指使。
刘庐隐被捕后被判处10年徒刑。
其实,刘庐隐还不是真正的幕后指使者,真正的幕后指使者其实是陈立夫、陈果夫。
杨永泰遇刺案也成为了国民党历史上继廖仲恺遇刺后第二起重大谋杀案。
首席智囊竟然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国民党派系争斗之中,蒋介石唏嘘不已,大呼可惜。
- 上一篇:冲绳岛战役,日军为什么发出“玉碎令”?
- 下一篇:山雨欲来风满楼: 皇姑屯事件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