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向大臣借钱却直接被拒绝了 扬言说要砍了他的脑袋 6年后却称赞这位大臣
皇帝在古代的时候就是至高无上的人,为了满足皇帝的需求一些大臣可以说是削尖了脑袋往上凑,但康熙有一次向一位臣子借钱却遭到了果断的额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康熙一生的功绩无法忽视,但并不意味着这位帝王不会犯错。事实上晚年的康熙,心渐渐变得柔软,对国家掌控力不够,于是有了九龙夺嫡。
同时他对老臣子的过分纵容,使得贪污腐败之事,渐渐成风。虽然说是康乾盛世,但实际上在康熙晚年,国库却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充实。
年老时犯错常见,年少时轻狂也常见。后世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就是年幼的康熙与清朝名称陈廷敬的故事。
陈廷敬是康熙时期名称,同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廉吏。他原本叫陈敬,因为当时考试的时候有一位同名之人,所以御赐“廷”,改名陈廷敬。
陈廷敬一生最大的功绩,应当是在反腐方面。他曾说:“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他自己也坚守底线,从未贪污过一分一钱。而康熙和陈廷敬的故事,也与清廉有关。
皇帝向大臣借钱,大臣借不借?大多数大臣肯定是要借的,借皇帝钱意味着得到皇帝的信任,得到皇帝的信任后加官晋爵肯定就不在话下了。历史上有的大臣因为吝啬,不肯借钱给皇帝,结果就被秋后算了帐的。
三国时期曹洪就是一例。曹洪家非常有钱,钱财多到曹操都自愧不如。曹丕年轻时候像曹洪借钱,结果曹洪作为当时“首富”级别的人物竟然不肯借。要知道曹丕可是魏王世子,以后可是要接掌曹操权力的人。果然曹丕在当了皇帝后,疯狂报复曹洪,最后还要判处曹洪死刑。多亏了曹丕老妈卞太后求情最后曹洪虽保住了命,却也被贬为庶民。好在曹洪被贬为庶民3,4个月后,曹丕就死了。曹丕儿子即位后,曹洪又恢复官爵了。所以说,在皇帝面前吝啬,可是要吃大亏的。在清朝的康熙当皇帝时,他也曾向大臣借钱,最后这位大臣最后没有给康熙借钱,可是最后受到康熙称赞。事情是怎样的呢?
康熙八岁的时候,当时陈廷敬正好在户部担任户部尚书,通俗点来说就是管钱的。
有一天康熙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留陈廷敬说话。他对陈廷敬说:“爱卿,能否借一点儿钱给我?”
陈廷敬听了非常诧异,皇帝虽然年幼但到底是皇帝,所以陈廷敬也不敢敷衍,于是就问:“陛下您借钱是要干什么呢?”
康熙说:“没什么,就想借些钱玩玩。”
陈廷敬于是说:“陛下臣这几天囊中羞涩,能否等臣领了俸禄,再把钱借给您?”
康熙听了说:“你那俸禄才几个钱,我才不稀罕呢。我要借的自然是国库里的,你借我个三万五万的,让我开开心心玩一回。”
陈廷敬听明白了康熙的真实想法,果断拒绝到:国库的钱谁也不能挪用,这个朝廷有规定,这个钱微臣不能借给皇上。康熙大为恼火,愤怒的说:不能借给朕钱,那你就给我滚。陈廷敬怏怏的要走,退了几步扭头时听到康熙说:不给朕借钱,明明就是瞧不起朕,认为朕没有亲政,等朕亲政后一定砍你脑袋。陈廷敬吓到不得了,飞奔而出。陈廷敬听了,走的更快了。
6年后,每次见到皇帝,总能想起那件往事,进而战战兢兢,生怕哪天皇帝真的砍了自己的头,所以多次向皇帝表示要辞官回家,康熙这才想起来当初的那句气话,随即却郑重其事的表彰了陈廷敬,“你那个时候做的非常对”。
陈廷敬非但没有被砍头,反而得到了康熙帝的重用,成为倚重的大臣之一。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陈廷敬逝世,康熙帝“深惜之”,亲笔写下挽诗追悼老师。
康熙帝对陈廷敬评价是——“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皇帝评价臣子能用到“完人”一词,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 上一篇:刘秀为什么又被称为铜马帝?
- 下一篇:最美抗日女英雄 70年才荣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