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坐过飞机却成了空军司令 敢给毛主席儿媳当“月老”
开国上将刘震,被公认为我人民空军的奠基人之一。
战争年代,刘震在血雨腥风的拼杀中脱颖而出,从战士到连指导员、营、团、师政委,又当旅长、师长、四野39军军长。刘震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素以勇挑重担、敢打恶仗、敢啃“硬骨头”的顽强战斗作风而享誉军内外。尤其是在东北战场上,他率领的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打得敌军望风而逃,被誉为“东北猛虎军”。
建国后,他这位从没坐过飞机的人却成了我军首位中南军区空军司令、东北军区空军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
1950年11月4日,中央军委任命刘震为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兼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军委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北京找刘震谈话。虽然10月,他已被任命为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但当刘亚楼在军委空军司令部会议室宣布这一决定时,刘震还是愣住了,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刘震有些犹豫的对刘亚楼说:“司令员,我自己连飞机都没坐过呀!”
刘亚楼说:“这怕什么?我们当红军打仗,不也都是从不懂到懂的嘛!”
刘亚楼接着对刘震说:“我们同在四野工作过,我了解你会打仗,善于学习新东西。这次工作调动是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和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点你的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毛主席批准的。”
刘震听到这里,“霍”地站了起来,以军人特有的洪亮声音回答:“服从命令。困难再大,我也要把它干好!”
第二天,刘震就启程去了沈阳。 志愿军空军领导机关是临时组织起来的“班子”,对组织指挥空军作战更无经验。于是,刘震抓的第一件事,就是业务学习。很快4个月过去了,空军组织考核验收。在考核验 收的19天时间里,共出动飞机307架次,取得了圆满成功。苏联空军顾问对刘震说:“奇迹,奇迹。你们真是一步登天!”
刘震则在事后回忆说:“我是赶鸭子上架,没办法。其实,那时是一脚跨在门里,一脚还在门外呢。”
1951年3月15日,“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成立,刘震担任司令员兼政委。不久,刘震指挥志愿军空军入朝,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空战。8月,美军空军开始展开大规模的“绞杀战”,集中轰炸志愿军后方运输线。志愿军空军进行了反“绞杀战”。8月25日,在刘震的指挥下,由志愿军空军第四师第十二大队大队长李永泰驾机升空,打下了美军空军最先进的所谓的“空中坦克”—f84,打破了美军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接着,又在9月25日至27日,3天打下了美机26架,击伤8架。毛泽东在战报上批语道:“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
一位连飞机都没有坐过的空军司令员,指挥志愿军空军在朝鲜空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致使从鸭绿江到青川江一带成了美国空军参谋部望而生畏的“米格走廊”。甚至连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也不得不自嘲地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
一九五五年授衔时,中国空军出现两位姓刘的上将,其一是声名赫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其二就是年青有为的空军副司令员刘震。刘震戴上将衔时年仅四十岁,是共和国最年轻的三位上将之一。
文革中,刘震与许多老同志一样,受到了冲击,一度被停止一切领导职务。“九一三”事件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刘震于1973年5月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之后又调任新疆军区司令员。1980年1月,中央军委任命刘震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85年9月,刘震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曾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他深情地写道:
“三年前,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我看到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上有我的名字时,我就曾经诚恳地提出过退出中央委员会的请求。我说,少我一个人,可以为较年轻的同志让出一个位置。因为我迫切地感到,要完成党在新时期所制定的伟大任务,保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方针政策的连续性,没有一个富有生气活力的中央领导机构,是难以当此重任的。因此,我有个想法:在实现干部年轻化势在必行的历史关头,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当在我们这些老同志中间,提倡‘乐于退下’的精神。”
刘震将军还有一段“当月下老人”的故事
那还是刘震在空军学院工作时,当真做了一回“月下老人”,新娘子却不是一般的人,她曾是毛泽东的儿媳妇刘思齐。
众所周知,在朝鲜战场上,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捐躯战场,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自此不提再嫁之事。
刘震是认识刘思齐的,抗美援朝前,曾在公众场合结识过。刘思齐从苏联莫斯科大学毕业回国后,又进北京大学专攻俄罗斯语言文学,1961年刘思齐在北京大学毕业,分配做翻译工作。此时,毛泽东想帮刘思齐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了却既做公公又做爸爸的一桩心事。
刘震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有一次,总参谋长罗瑞卿到空军学院。刘震就刘思齐的婚事对罗瑞卿说:“我们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有位教员叫杨茂之,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为人诚实正派,业务能力强,我看很不错。”
罗瑞卿当即说:“如果合适,毛主席会同意的。”
就这样,在刘震的牵线下,杨茂之走进了毛泽东的视野。毛泽东经过一番了解,觉得满意。于是,让女儿李敏将杨茂之的有关材料送给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看,并写了一封简短的信:“文秋同志,我看此人还不错,想介绍给思齐做朋友,不知你的意下如何?如你也认为合适,就请同思齐谈谈:如你认为不合适,就作罢论。”
张文秋看了杨茂之的相关材料,了解了他的家庭和个人情况,觉得还不错,就回信给毛泽东表示同意。
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同意后的第二天,刘震打电话给张文秋,商量见面的事。
张文秋表示,可先让杨茂之来家坐坐。于是,第三天,杨茂之来到张文秋家。见了面,谈了些情况后,就要离开时,刘思齐回来了。两人一见面,却互相认识。原来,他俩在苏联学习期间的一次大型集会上见过面。
杨茂之和刘思齐交往了10个月后,于1962年2月在北京举行婚礼。毛泽东此时刚创作了《咏梅》词,给他们抄录了一幅作为贺礼,另外还送了300元钱。自此,杨茂之和刘思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87年,刘思齐,接受《解放军报》记者采访时,其中有一句话是:“我的月下老人是刘震将军。
(晚年刘思齐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