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揭秘:为什么说魏明帝是导致士林风气败坏的元凶?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明帝曹睿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少年即位,却年轻有为。在即位之初,就大力起用贤臣,比如说司马懿,于是成功阻止了诸葛亮气势汹汹的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战打出了曹魏的威风,也让魏明帝在世人心中多了许多光彩。其实,这一点罗贯中是在撒谎。历史上的魏明帝和演义中可以说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演义上魏明帝很厉害,而正史上魏明帝很混蛋。

可以说,在曹操时代,民间也好,朝廷也好,官风民风还是很不错的。后人把那个时代的文学,叫做“建安文学”,站在那个时代高峰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以及孔融王粲等建安七子。而后人评价那个时代的风气,叫做“建安风骨”。无论是曹操父子那样的执政者,还是王粲、孔融等文人,面对混乱的时代,都没有选择逃避,没有选择屈从,而是愤然而起,希望在那个混乱的大时代中一展身手,建立功业。于是,曹操一方面悲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为时光流逝,功业未建而忧伤,可是另一面,却又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即便年老,依然壮心不已。

可以说,建安时期的风气是昂扬向上的。而傅玄所说的魏武帝重法术,其实也有许多方面。汉代末年,礼崩乐坏,曹操面对混乱的士林阶层,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高明口号,聚拢了最多的人才。而在乱世,儒家的那些务虚的学问,确实比不上法术、军事韬略等等实际的思想。而魏文帝呢,为什么崇尚通达呢?因为魏文帝篡汉。从礼法上讲,篡汉当然是错误的,可是既然已经是事实,曹丕就要努力给自己正名。于是曹丕宣扬汉朝气数已尽,已经不必对汉室尽忠,做人作文,要学会变通。傅玄说天下从此就看轻守节,其实有些言重。其实,就算是曹丕不篡汉,在曹操时代,又有多少人心在汉室呢?即便是在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也是一样。曹操、曹丕父子,对于时分的影响,其实利大于弊。真正造成恶劣影响的并非曹操、曹丕父子,而是魏明帝曹睿和司马氏家族。

司马氏家族就先不说了,在聊聊魏明帝曹睿。就是这么一个混蛋加聪明人的怪胎,执掌曹魏政权十多年。在位十多年,几乎年年都在大兴土木 ,大选嫔妃。看《资治通鉴》几乎每年都有无数大臣进谏,希望魏明帝少建些房子,少娶些女人。可大家越是进谏,曹睿越是来劲。为了 给自己 找到更年轻更漂亮的女人,魏明帝下令,凡是成年的魏国将相公卿的女儿,必须由他先挑,挑剩下的,才能自行婚嫁。魏明帝把曹操、曹丕从牙缝中省下的一点老本十来年就全部花光了。可是说,魏国后期,以及两晋时期形成的浮华奢侈这份,很多就是从魏明帝手上兴起,于是我们说,魏明帝就士林风气败坏的施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