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最厉害的四位妃子,唯独此人才让他晚年的最爱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丰功伟绩,打下了半壁江山,在位期间,在政治,军事,民生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样他也拥有着众多的后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最厉害的四位妃子,唯独此人才让他晚年的最爱。

一,长孙皇后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站着一个女人在默默地支持他。李世民治理天下,除了一帮谋臣良将外,贞观之治的出现,也离不开贤淑温良的长孙皇后。

长孙无垢13岁就嫁给了16岁的李世民。虽然年纪不大,但由于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小媳妇。后来的后来,长孙无垢从王后当上了皇后,但却没有骄傲自矜,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贤良恭俭的品德,和现在影视剧中那些张牙舞爪拈酸吃醋的皇后很是不同。

长孙皇后喜欢看史书,在书中,她看到了过去朝代中,那些权倾一时的外戚家族凄惨的下场。于是,她引以为戒,不敢有丝毫自大表现。李渊退位当太上皇后,她每天早晚都要去给公公请安。这事换成平常家里,也许并不稀奇,可是却发生在最无情、最残酷、人性最黑暗的皇宫里,很是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唐朝的女人,地位很高,可以参政议政,所以出了好几位女强人。但长孙皇后却一直恪守自己定下的规定。李世民总觉得是自己老婆,喜欢回家商量点事,经常就问她这人怎么样,你看这事该怎么办,长孙皇后总是重复一句话:“居安思危,任贤纳谏,其他妾就不了解了。”就凭这一句话,我们可以断定长孙皇后的政治才能不亚于后来的武则天,只是没有武则天的野心和狠辣罢了。

虽说从不干预政事,但遇上李世民犯糊涂时,长孙皇后还是会尽心规劝。有一次,李世民想去外面打打猎,魏征死活不让去,陛下,现在是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候,你怎么能杀生呢!这会严重地破坏生态平衡!不管怎么说,魏征真的很适合做环保局局长,古人的生态意识,让现在的我们都汗颜。李世民真得生气了,发誓要除掉魏征。长孙皇后知道真相后,悄悄回屋换了套礼服,然后出来很是庄重地给李世民行礼,搞得还在生闷气的李世民愣了。自己做梦?不像!老婆病了?可能,但不太像啊!这时长孙皇后说话了:“恭祝陛下!我听说,主子英明才会有正直的手下,现在魏征这么正直,敢于顶撞您,可见陛下的英明,所以我才恭贺您。”李世民一听就乐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不就是当个英明的皇帝?!

长孙皇后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节俭,一点也不像现在我们社会上那些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的家长。太子那是以后的皇帝,寒酸得连周围人也看不下去了。长乐公主出嫁时,希望嫁妆能隆重些,李世民都答应了,长孙皇后却觉得这事于礼不合,劝谏夫君,最终放弃了给女儿办场豪华婚礼的想法。

我们都听过“母仪天下”这个成语,历代皇后中,像长孙皇后这样律人律己,将德行、人情、辅国智慧完美结合的女性,少之又少。遗憾的是,好人不长命,贞观八年,长孙皇后受了风寒,两年后的夏天就病逝了,年仅36岁。

二,徐慧才

在《武媚娘传奇》中,因为武媚娘受李世民宠爱,徐慧各种羡慕嫉妒恨,最后暗暗了断与闺蜜的姐妹情,正式迈入极尽手段背地里陷害媚娘的道路。这位曾经温婉善良的徐姐姐彻底变身阴险蛇蝎女,让不少观众恨得牙痒痒。

历史上的徐慧,非常非常有才的,出生五个月就会说话,四岁能通诵《论语》和《诗经》,八岁时写出的文章便已流畅出彩,其父以“小山”为题命她似楚辞为文,她援笔立就:“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史书以“词华绮赡”来形容她的文思。现在多有人知骆宾王七岁咏鹅,却不知徐惠八岁赋词,且才华远在骆宾王之上,这实在是遗憾。

徐慧入宫后,唐太宗深爱其才情,徐慧也很快就由才人升为婕妤。

太宗并不欣赏千依百顺柔弱可怜的女人,在他生命中留下浓重印记的女子都饶有个性才华和胆量。不过男女毕竟有别,太宗更愿意看到妃嫔们娇艳的女性风情。而徐惠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有一次太宗命人传她相见,谁知等了半晌也不见徐惠的影子,太宗等得老大不耐烦,当徐惠终于出现的时候,他忍不住现出满脸气恼之色。谁知徐惠却毫不在意,微笑着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下一首小诗:“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全唐诗》)太宗阅诗后不但气恼全消,简直立即浑身舒泰喜气洋洋,宠溺之情更甚。晋升徐惠为充容。

徐慧还是个非常令人钦佩的贤内助。《旧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贞观末年,李世民多次兴兵征伐高丽,民怨滔天。徐惠上书《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极力劝谏太宗,不要好事征伐,劳民伤财。言辞恳切,直指时弊。李世民读后,有所醒悟,对徐惠大加奖赏,给予她优厚的赏赐。

可以说,徐惠和长孙皇后一样,几近完美地将才华、胆识、娇媚集于一身,因此她迅速地成为晚年太宗的最爱。徐慧也是非常懂事,真心爱慕李世民。李世民死后,徐慧有病不吃药,第二年便香消玉殒,年仅24岁。高宗李治深受感动,追谥徐惠为“贤妃”,并将其陪葬昭陵左室。

武媚娘与她相比,就要甩开几条街了。反观太宗朝时的武则天,做才人做了12年,与徐惠的平步青云反差极大。史书很少记录她与太宗皇帝的过往。从个人性格上看,徐慧和武则天完全是两类人,而且还是武则天往上爬的主要障碍,说徐惠被武则天利用倒合乎情理,如果说两人成为好朋友,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阴妃

阴嫔,封号原本应为德妃,因其子谋反而失去了四妃之位。

阴德妃的父亲阴世师因效忠隋朝而被李渊处死,阴世师之子阴弘智等人由于年幼而免于一死,阴氏则被没入掖庭为婢。也许是因为阴世师与李渊有着相当的仇怨,而阴氏又成了李世民的妃嫔,所以许多人喜欢臆想李世民与阴氏之间有着一段隔着国仇家恨的虐恋深情。

然而就史实而言,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毫无根据的,毕竟隋唐时期后宫宫女乃至妃嫔的一大来源,就是这些被家属连累籍没进宫的女子。

比如在仁寿宫里得到过隋文帝临幸的尉迟女,就是因为祖父尉迟迥反隋失败后被籍没进隋宫的;隋炀帝的宠妃崔氏同样也是因为父亲崔君绰追随废太子杨勇的缘故被籍没进宫;大名鼎鼎的一代女相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之中就因为祖父上官仪之事被没入了掖庭宫中;而作为宫婢被主子临幸的更不在少数,章敬皇后吴氏便是在没入掖庭后得到了唐肃宗的临幸,从而生下了唐代宗。

何况若是对阴氏这个所谓的仇人之女心存芥蒂的话,唐高祖李渊就不会在武德八年将她的儿子李祐册封为宜阳郡王了,当时正与李世民斗得跟乌鸡眼一样的李建成党更不会错过大好时机大肆抨击他。所以李世民与阴氏之间所谓的隔着国仇家恨的爱情,不过纯属后人的YY罢了。更不用说阴氏在史书中只得一句“阴妃生庶人祐”后,便再无只言片语的记载,甚至单就其子李祐谋反一事来看,阴氏在李世民心中能有几分分量也是可以掂量得很清楚。

同样是谋反,李祐的结局是被诛后废为庶人,生母连坐遭降,舅舅阴弘智也因此被杀。随后唐太宗又将敢于当面数落李佑罪行并试图杀了李佑的齐州百姓罗石头追赠为亳州刺史,而痛斥李佑的高君状被封为榆社县令,将李佑捉拿归案的杜行敏由兵曹一下子被提拔为了巴州刺史,其他协助杜行敏擒住李佑的众人也一并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而反观李承乾谋反后,唐太宗千方百计想保住他一命,为李承乾说话的来济因此得到了得到唐太宗的看重,官职不断得到升迁,不久就考功员外郎,次年便升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人共同撰写《晋书》。

这样的差距很明显可以看出阴氏与李祐是否得到过李世民的宠爱,若阴氏真的与李世民有过一段所谓的超越国仇家恨的轰轰烈烈的爱情,那么想必李祐绝不会落得个身死的下场。毕竟阴氏只有李祐这么一个儿子,处死了他就相当于毁掉了阴氏下半辈子的依靠,李世民若对其有情,再怎么对李祐处以重罚也好过将其处死。

而阴氏一夜之间失去了唯一的儿子,自己也废为庶人,死后以嫔礼下葬。然而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漫长的余生中,即使阴妃还能留得一条性命,也是从此生不如死。

四,武则天

红颜薄命这四个字在武则天身上算是栽了跟头,她拥有天使般的容貌,连拥有过无数美女的李世民都赞叹道“美容止,美容止啊!”,侍寝完毕,李世民在回味无穷之际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媚”。不过上天送给她最好的礼物不是脸蛋,而是她的命,可以说她的命完全对得起自己的容貌。李世民晚年沉湎女色,体内郁毒久积引发背部恶疮,太子李治因此经常侍候父亲,一来二去,他与武则天见面的机会就频繁起来。两人年龄相近,干柴碰上烈火,一顶大大的绿帽子就落在了李世民的头上。难得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发现,武则天的命硬可见一斑。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病逝,武则天与所有嫔妃被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按说,她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然而,那顶绿帽子发挥了它的余温,李治接过了皇位后,依然念念不忘武则天,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武则天入官,晋封“昭仪”。武则天32岁那年,她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

虽然武则天的年龄比李治大5岁,但她的命却远比丈夫硬,终于在弘道元年(683年),熬死了李治。又经过九年的准备,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称帝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这一年,她已经67岁。古人七十已是古来稀,相当的高寿了,然而武则天一干就是十五年,直到82岁。

武则天称帝后,极为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

对于农业生产,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0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武则天参与朝政,到被迫退位,前后长达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以上就是李世民后宫中最为厉害的女子,其中武则天的一生堪称传奇,一女子之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让人敬佩不已,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