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和珅为官有哪三不贪?和珅最后如何死的?

  我们都知道,无论哪个朝代,一些官员都会利用他们的权力做一些非常荒谬的事情,在清朝最大的贪官就是和珅了,但是他也有不贪的时候,那么和珅有哪三不贪?和珅最后怎么死的呢? 

  历史上对和珅的评价并不全是坏的。他的确是个大贪官。他贪得无厌,但作为一名官员,他仍然有自己的原则。他很聪明,所以在做官这一方面还是很好的。

  也有很多电视剧是关于和珅这个角色的,但是电视剧中的描述还是和现实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还是知道自己身为官员应该怎样做事的,也正是因为他明白这个道理,他的仕途之路才会那么好,甚至他的官位也迅速上升,甚至皇帝也非常喜欢他。和珅的腐败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他对为官有“三不贪”的原则。

  首先,不贪赈灾款。在古代,每当发生灾难时,政府都会下拨一些财产来救济他们。在这个时候,许多官员会利用他们的职位来贪污钱财,最后他们会把钱放进口袋里。如果百姓发现救济钱财数目都不对,他们就会开始抱怨,严重的内乱就会发生。和珅就不会在这方面打主意,因为他还是知道什么时候改拿什么时候不该拿的,这都是救老百姓的钱,所以他是不会拿的。

  第二,不贪科举钱。在古代,统治者仍然非常重视科举考试。毕竟,建设一个国家需要人才,科举的目的是选拔他们需要的人才。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它意味着在这方面也会花费很多钱。但和珅不会碰这笔钱。在古代,科举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必须做好。只有当它做得好,国家才能有人才,这样国家才能变得越来越繁荣,只有当国家比以前更加稳定,他的地位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第三,要有自知之明。和珅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我认为不仅仅是靠会拍人马屁的这些小本事,还取决于其他强有力的技巧。做事应该很好。当他遇到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时,他知道要后退一步,知道自己在这个领域没有能力,所以也就不会迎难而上了,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后退。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活到最后成为胜利者。

  1795年9月,乾隆决定传位给嘉庆,这一消息使和珅胆战心惊。嘉庆登基后,和珅为了保全自己,更加强了他的监视活动。

  嘉庆用了几个办法扳倒了和珅,第一个办法叫欲擒故纵。

  嘉庆在做皇子的时候,对和坤已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上,但是没有办法。乾隆虽然退位了,仍是太上皇。朝鲜人记载,乾隆接见朝臣的时候,嘉庆侍坐在旁边,说上笑亦笑。乾隆笑,他跟着真也好假也好,也跟着笑。上喜亦喜,乾隆一高兴,他跟着也乐一下,高兴。这时和坤还受到乾隆的宠信,嘉庆如果动了和坤,那也是投鼠忌器。这时有人对嘉庆说,和珅飞扬跋扈应当惩治,嘉庆怎么说呢?这叫欲擒故纵, 你不明白, 和珅是太上皇的宠臣,我还正要准备重用他呢,而且把这风放出去,麻痹和珅,稳住和珅 。  

  第二,调虎离山。

  乾隆是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病逝的, 乾隆死了,大内要办丧事,当天就把乾隆小殓, 在乾清宫放上梓宫(棺材), 开始祭奠,成立治丧委员会,和珅是大学士,就算在治丧委员会,嘉庆说, 你是大行皇帝 (死后的称呼)的重臣,你得在这儿守灵,24小时不能离开,就等于把和珅软禁在了乾隆的灵堂上。嘉庆用一条无形的绳索把权臣和珅捆在了乾隆棺材的旁边,切断了和珅同外面的所有联系 。这样,军机大臣和珅不能开会了, 步军统领和珅也调不了兵了。

  第三,突然袭击。和珅万万没有想到,乾隆逝世还没有过三九二十七天,嘉庆就开始来处置自己了。他心里认为至少要大丧办完之后,嘉庆才会顾上他的事。紧接着,嘉庆就颁布了上谕, 上面称南方白莲教这个战事打得不好,责任,地方的将领有责任,朝廷里面大员也有责任。这责任当然就是指和珅和福长安。然后,有一个人叫王念孙就上了一个奏章,列举和珅的罪状。嘉庆根据官员的弹劾,就免去了和珅大学士等等重要职务,先将和珅软禁起来,末了,让官员讨论。直省到总督、巡抚,京官的大员讨论和珅的事情,怎么办?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表态,说和珅是罪大恶极,纯属于小人,应当处置。直隶总督一带头,各地纷纷表态,这就是争取舆论 。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嘉庆立刻判处和珅死刑 。初四日宣布撤销他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并将和坤与其党羽福长安软禁;初五日颁布征求朝政意见的诏书,实际是鼓动臣下弹劾和珅;初八日拘捕和珅并进行审讯;十五日公布他的二十条罪状,三天后下达赐死的诏书。和珅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经来临,罪状公布的当晚,正是元宵。他对着皎洁的月光,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狱中对月》: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这首诗相当真实地表现出和坤此时的处境和心情。 二十年苦心孤诣地耍弄权术、搜刮财富,如今一切都化为乌有,真个是“枉劳神”矣!

  和坤被迫上吊死后,人们在他的腰带里发现一首七言绝句: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记取香烟是后身。 

  和坤刚踏入五十岁,苦心谋得的权势和财富就如“幻梦‘,一切成空。他的诗,字里行间饱含着无限的凄苦之情。辉煌了大半辈子,到头来还是免不得一死,一辈子的蝇营狗苟,一辈子的勾心斗角都化为了泡影,这真是“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