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是马可波罗本人的真实经历或是记录的传闻?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商人,著有《马可·波罗游记》。根据马可·波罗本人自述《马可·波罗游记》,其关于中国的经历的描写,在中西方史学界尚存有一定争议,而且争议双方都不能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来过或者未来过中国。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来过中国?
马可·波罗,意大利著名旅行家。1271年,他跟随父亲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启程,途径地中海沿岸的阿迦城、亚美尼亚,穿越两河流域,横跨波斯全境,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疏勒、沙州,沿着这条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1291年,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元朝公主阔阔真远嫁海外,他们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横渡印度洋到达波斯。
思乡心切的马可·波罗从波斯经两河流域、君士坦丁堡,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回国后,马可·波罗因海上战争战败而被俘入狱。在狱中,他口述了在东方和中国的所见所闻,同狱的文学家鲁斯蒂谦诺据此写成了颇具影响力的《马可·波罗游记》。这部著作的问世极大地刺激了西方人探索东方的欲望。
马可·波罗在中国长达17年,他遍及中国,以一个外来人的角度记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贸易等方方面面。马可·波罗对于元朝的统治者忽必烈的丰功伟绩以及朝廷仪制、大都概貌、邮驿制度以及各地风情物产等都一一作了介绍。他讲到:忽必烈是鞑靼人中最有魄力和能力的人,他征讨乃颜和海都获得胜利;忽必烈有4位皇后,每年还从翁古城选妃,4位皇后所出的第一个儿子叫“真定”,是皇位继承者。
大都非常繁华,四周城墙共有12座大门,从大都有通往各省的驿道,每条路上都有驿站,供往来人员的食宿以及驿马。鞑靼人崇拜神灵,相信灵魂不灭。从大都出来向西走有一条永定河,河面上有很多载着货物的船只。从永定河往西走50公里左右到达的涿州城,这里的商业、手工业及其发达,有精美的丝绸,还有供旅客食宿的旅馆。
从涿州出来向西可至契丹、大因府、大同府、平阳府、京兆府、汉中,向东南通往蛮子省。大同以武器和其它军需用品为主,也种植葡萄。京兆府以制造业闻名。蛮子省有著名的成都府,成都府外有很多河流,那些河流都汇于一条大江,这条大江叫“长江”。沿西藏省、永昌城可至缅城、交趾,缅城和交趾盛产黄金和药材,居民以米、肉、乳为主。阿木也位于东方,这里盛产牛、马,商人将牛、马贩运至印度。
临清隶属于契丹省,由临清向南可至济南府、济宁府,这里是盛产丝的地方。再向南可至邳州、淮安。淮安临近黄河,交通十分便利。由淮安向南可至宝应、高邮,这里盛产丝,鱼的产量也十分丰富。再向前走可到达盛产海盐的泰州和真州。由泰州向东南走可达扬州。扬州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也制造武器和其他军需用品,驻扎着很多军队。
离开扬州继续前行到达南京、襄城、九江、常州、苏州、杭州。杭州商业发达,商人云集,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离开杭州南下可至福州城,福州物产丰富,这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离开福州城可至剌桐城,剌桐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云帆遮天,货物堆积如山。
他还介绍了中外交流海外诸国的概貌。他说:从剌桐城和杭州出发,横渡大海,可直接到日本。日本盛产黄金、珍珠、宝石,大汗曾远征日本,最终失败。从剌桐城向南经过海南湾等可到达占婆,占婆物产丰富,每年都会像大汗进贡大象。离开占婆,向南行驶可以到达爪哇,爪哇生产香料和黄金,商品贸易十分发达。
从爪哇出发,经刚杜和桑杜可到达罗斛国,这里盛产苏木、黄金、香料、大象。离开罗斛国,向南行驶可至朋丹、苏门答腊、马六甲,再向西南可至锡兰,锡兰岛很大,盛产大米、芝麻以及各类宝石。从锡兰岛向西可至马八儿王国,它是世界上最高贵和最富足的国家,这里的巫师们用一种神秘的巫术控制何种禽类和鱼。这里盛产宝石,很多人精通相术。
从马八儿王国向西可至拉尔王国、德里王国、马拉巴、古遮拉特王国、克斯马克兰王国,这里生产胡椒、香料以及兽皮。从索科特拉岛向西航行可至马达加斯加岛、桑给巴尔岛、厄西尔城。桑给巴尔岛生产大象,这里的象牙非常珍贵。厄西尔城生产白香料、棕榈树以及各种鱼类。这是马可波罗根据所见所闻记载的日本、南洋以及印度半岛的风土人情、特产等,对西方人了解东方地区以及在促进中外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92年,马可·波罗护送阔阔真从剌桐城出发,经过东南亚,横跨印度洋到达了波斯,马可·波罗自波斯辗转回到了威尼斯。马可·波罗以一个非官方的外国人的角度记述了元朝以及日本等海外诸国的概貌。他出生于商人世家,因此,他的关注点不是各国的政治情况,而是各国的特产、贸易等等,尤其是他对东方盛产黄金的介绍极大地刺激了西方人探索东方、寻找黄金的热情。这也是15世纪西方开辟新航路的动因之一。西方的地理学家根据马可·波罗的描述绘成了早期的世界地图,使西方人对东方第一次有了真实的了解,促进了东、西方早期文明的对接。
不可讳言,《马可·波罗游记》极大地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称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等航海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就是受了这部作品的影响和启发,付诸实施他们壮举的。可以说,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但历代对《马可·波罗游记》的争议很大,焦点就是马可·波罗本人到底亲身来没来过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一出,世界各地的人都沸腾了,但是不可否认,这边书是由马可口头来进行描述的,由鲁斯蒂谦亲自执笔写下的,所有就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状况:当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会在里面添油加醋,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使得情节看起来过分夸张。而且这本书的原稿件本来就已经找不到了,大部分都是几经转折,翻译,誊写的,这些大概就有150多个版本。这自然也就导致这本书的记载产生了前后矛盾,而且也与历史有所出入,导致后者在研究时不免怀疑这本书是不是虚构出来的。
事实上,这本书已经经历了700多年的时间了,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是被虚构出来的,甚至还怀疑马可是否有达到过中国这个地方,还有这周边的其他国家地区。德国的一位学者徐尔蔓著作当中就有提到关于马可波罗未曾去过中国的观点,在《中世纪城市组织》中记载到:她认为,在马可所说的元朝所谓17年的历史完全就是由他自己所捏造出来的,而且非常的荒谬。
而且另一位德国的汉学家也举出了多种例子来证明这一点,通过这种种举例,也让人们更加怀疑这本游记的真假了。在此之后,也有美国学者海格尔和英国学者克鲁纳斯、吴芳思不约而同的在写关于这本书的真假,他们都对这本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及质疑。把他们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一下这几点:
第一、马可声称自己的中国17年里面一直深受忽必烈的器重,而且当时还给予了他一定的官位,但是为什么在元朝的历史记载上却完全找不到这相关的内容,而且在扬州担任了三年的职位,为什么也没有在当地的历史上有所记载呢?哪怕一个能够考证的证明都没有。
第二、他说自己在中国学会了当地的蒙古语和汉语,那么在这个游记中他所叙述了那么多的地名、人名还有动物的名字都是使用的波斯人的叫法来取名的,可是他也没有说过自己会说波斯语言。
第三、这本游记里面主要是描写的是中国大部分令人熟知的文化知识,而在当时中国最富的文化典型就是汉字还有筷子,茶叶等等,这些他都没有提到,甚至是当时建筑最宏伟的长城也没有出现在这本书里。
第四、所记载的场景大多数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而且在里面也出现混乱,错误百出。就比如说,在攻打襄阳的时候献上了抛石机帮助他们,但是实际上襄阳在前一年就已经从中国撤围了。
当然除了这四点之外,还有很多疑点。在书中马可很少提到自己的父亲和叔父两人,也从来都没有提到他们在中国所要办的生意,毕竟会出发去中国本身也是因为他们是商人,连要举行的经商活动也没有,这似乎也可以从侧面表明他们并没有到过中国,所以也没有办法谈起他们在那边经商的事情。
还有怀疑者发现,马可当时从中国回来的时候并还没有携带任何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来,而且在威尼斯里面珍藏的马可从中国带来的物品,不过只是在14世纪的德化白瓷,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还有他带回来的那些宝石,其实也是波斯国家的特产而已。在书中还有一处是与历史不符合的,成吉思汗明明是病死的,但是在这上面却将他说成了膝上因为中了一箭所以才死了的,这很明显是一处漏洞和错误。
尽管有许多学者在对以上观点进行辩论,但是之后他们也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比如说:在怀疑者所说的,为什么当时马可自己说在扬州的当了三年的总管的时候,在中国的历史上并没有将此事记载呢?辩护者则说,因为当时马可所担任的职位比较小,所以并没有被记录在这上面,不过是一个小官而已。因为他也在游记中写到了产盐区长芦等地区,但是在扬州也明确记录了各个地方的一些大小官员,以及里面外国到访人员的名单,唯独没有找到关于马可的记录。
后来辩护者则说,可能是后人在誊写的时候出现了错误,误将马可的原话“奉大汗命居住在扬州三年”变成了“奉大汗命治理扬州三年”。此话一出,怀疑者们立马驳回,这仅仅是要居住在扬州而已,为什么还要奉命?而且奉命要他居住在扬州三年做什么?他似乎只知道扬州地区繁茂而且出产马饰之外,其他就没有被提及过了吧。
还有一点,长城这样宏伟建筑却没有记载到,而且当时马可去过那么多地方,不可能没有见到长城,辩论者认为,长城早就已经破烂不堪了,更何况元朝的土木结构并没有明朝的城砖石的结构那样引人注目,自然也就无法引起他对这个的注意。那么他无数次经过这个地方,游历中国,说一眼都没瞧见也是不可能的呀,这个原因也不能支持起他们的观点。与此同时,有一位元朝大臣就曾在记载过“北上漠北途中,有长城颓址,望之绵延不绝”,从这几句话也可以看出,长城的辉煌,但为什么马可就可以这样无视呢?
关于没有茶叶的记载,辩护者认为蒙古人并不喜欢喝茶这一习惯,所以马可自然对茶没有什么印象。可事实上忽必烈早就已经组织起了茶叶的贸易,而且还设置了常湖等场所,专门是来制造茶的,在最早来中国的一位波斯商人也有提及过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肯定少不了汉字和印刷术的,关于这点辩护者们更是解释道,马可并不认识汉字,也不了解中国的书法发展以及印刷术,肯定也就不会对此进行详细的记载。但是怀疑者说,如果他真的到了中国的话,那么回到欧洲的时候看到我们这样落后的写字方式可能会联想到中国的印刷术,还有他们神秘的汉字,而且比他早到中国的蒙古人就已经记载了汉字以及印刷术。
至于其他的一些疑点,比如说没有记载到的筷子、女性需要缠足等等,这些都有出现在其他外来人员的记录里面,然而只有马可没有将此详细的记录下来。更令人产生疑问的当然就是这本书里面大量的夸张手法,有失常理的细节描写,张嘴就来的一个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其中许多地方都让人觉得吃惊,甚至无法去理解。由于书中不停的提到“百万”,所以大家也就将“百万先生”这个绰号送给了马可波罗。
如果马可真的没有去过中国,只是根据在当时所盛传的中国来描述的话,那为什么有那么多故事,也可以将中国周边城市都了解一遍?在其中使用到过于浮夸的词汇,又是不是当时所撰写的鲁斯蒂谦自己所想出来的,并不是马可自己所说的那样?但是在马可死之前有曾说过:“这本书里面描写的一切,都没有我亲眼看到的中国一半的昌盛繁茂。”
这不禁让人们深思,这两人身上究竟是写夸张了,而且元朝所著有的东西,里面大多都没有提及到,甚至连去中国经商,做了一些什么都没有描写清楚,只是单纯的将自己去过中国周边旅游仅此而已,如果深得忽必烈的宠爱,那么相信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定不会少记载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