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究竟有多厉害?杀陈友谅助朱元璋称帝,一生无败绩

在我国历史上只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究竟有多厉害?杀陈友谅助朱元璋称帝,一生无败绩。

常遇春自幼出生于贫苦的农民之家,他小的时候在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后,不甘心一辈子只做农民,所以他便刻苦的跟随别人练习武术,由于家境贫寒,所以常遇春只得在闲暇之余帮别人打杂来换取学费。随着常遇春的长大,因为自幼刻苦练武的关系,他身高臂长,力量惊人,并且他还善于骑射,对于各种武器都很精通。

随着社会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各地的盗寇和起义军纷纷发动暴乱,此时的常遇春因为饥饿的困扰,选择了做起了强盗,可是在一次抢掠的过程中常遇春碰见了当时正率领军队攻打合州的朱元璋。

这时已经感到强盗发展前景狭隘的常遇春,借助这次偶遇装扮成了老百姓去观察朱元璋的军队。在他的观察之下发现,朱元璋的军队军纪严明,攻占城池后并没有迫害百姓的举动,朱元璋本人也是平易近人,把将士当做兄弟一般对待。

常遇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选择了放弃自己落草为寇的生活,加入了朱元璋的部队。

起初朱元璋对常遇春并不重用,可是在一次常遇春和朱元璋交谈之中,常遇春表示道朱元璋指哪里自己就打哪里,朱元璋看着常遇春身高体大又忠心耿耿,随即认命了常遇春做将军,统领一方。常遇春对朱元璋的知遇之恩也是牢记在心,为日后明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占领和州(今安微和县),因和州城小驻军多,不便久留,遂决定渡江夺取采石(今安微当涂北),占领太平府(今安微当涂),建立根据地。常遇春主动请求担任前锋。六月初一,朱元璋率领部众渡江,采石的元军布阵于矶上,使朱元璋军无法靠岸。常遇春见此情景,身先土卒,冒险登攀,第一个登上采石矶,挥戈杀向敌阵。诸将士继后跟进,元军惊溃,朱元璋进而一举占领太平。

元至正十七年,攻宁国,身中数箭不下战场,裹伤再战,终至大胜;至正二十年,常遇春率军在南京城外伏击陈友谅,以弱胜强,陈友谅溃不成军;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奔向朱元璋杀来,双方在鄱阳湖展开恶斗,战斗中朱元璋位置极其不利,被围困在中间,即将被射杀。

常遇春虎口拔牙,射伤了陈友谅的大将,冲开了敌阵,用自己的船撞开朱元璋的船,令其安全逃脱,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最终仗着敏捷的身手,也安全脱险;至正二十四年,攻泸州,江西,湖北,连战连捷。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江浙农民起义首领、割据势力头目张士诚,乘红巾军刘福通统兵援牧益都(今山东益都)的时候,派大将吕珍进攻刘福通的根据地安丰(今安徽寿县)。朱元璋认为,安丰有失,必将造成对自己的成胁,即统兵援安丰。军未至,吕珍已占安丰。当时,吕珍兵势正盛,守备亦甚严密。常遇春不畏强敌,率精骑横冲其阵,三战三胜,夺回安丰。

就在朱元璋救援安丰之时,以汉水流城为中心进行割据的陈友谅,乘机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市)。朱元璋又指挥常遇春诸将,率军解洪都之危,并与陈友谅交战于鄱阳湖上。陈友谅军号称六十万,拥有大楼船数百艘,居上游,联舟布阵,其锋甚锐。在战斗中,常遇春奋勇当先,在他的影响下,将士无不以一当十。战方酣,陈友谅骁将张定边突然冲向朱元璋所乘的战船。这时,朱元璋的战船已搁浅,处境甚危。

在这千钓一发之际,常遇春飞舟而至,一箭射中张定边,使朱元璋化险为夷。双方在鄱阳湖上大战三日,陈友谅军死伤过半,朱元璋军亦损失甚多。此时,朱元璋手下有些将领认为,陈友谅军还很强大,欲纵之归去,而常遇春却不述说自己的意见。朱元璋已知常遇春的用意,当即派他移舟上流,截断陈友谅的退路和粮道。

五日后,陈友谅军力大减,决定突围。朱元璋军乘机拦截袭击,敌军大溃,陈友谅亦被射死。朱元璋终于在鄱阳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接着,常遇春受命围攻陈友谅之子陈理于武昌。陈友谅的骁将张必先闻讯,率兵来援。常春指挥精兵五千,乘张必先立足未稳,予以突然袭击,生擒张必先。不久,陈理兵穷智尽,被迫投降。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常遇春以征虏副将军之职,随大将军徐达率兵二十五万北征,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扫平了山东元军势力。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北伐军回师河南,破汴梁(今河南开封市)等地。当兵至洛阳时,元将詹同、脱因帖木儿领兵五万来战。常遇春单骑突入敌阵,杀敌二十骑。常遇春军随后也紧跟上来,一阵猛击,元军抵挡不住,全线溃退。常遇春率军穷追不含,一气追了五十余里,趁势夺得河南全境。接着,他又挥师北上,一举占领了元大都(今北京市)。

常遇春虽以勇猛见长,但他粗中有细,勇中有谋,善于根据敌我双方的作战特点,料敌用兵,因而常常以少胜多,以奇取胜。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常遇春率兵围攻衢州(今浙江荷县)。他根据衢州城池坚固、防守严密的情况,先派兵四面围困,迫敌四面设防,平分兵力然后改变战术,以奇兵重点突破敌南门,尽毁其战具;接着,指挥大军一鼓将城攻破,俘获敌兵万余,占领衢州。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常遇春、邓愈率兵攻克临江(今江西临江),然后移兵吉安(今江西吉安市)。吉安守将饶鼎臣是陈友谅的宿将,凶猛有胆略,人称“饶大胆”。常遇春、邓愈为了减少部队伤亡,决定不以力战,而以计取。遂派使者面见饶鼎臣说:“吾今往取赣,可出城一言而去。”

饶鼎臣恐有诈,便派他的幼子出城。常遇春知其用意,对其幼子以礼相待,厚赏之,并对他说:“归语而父,将欲何为?匿而不见,吾往矣,不能为尔留,可善自为计。”随即,常遇春派邓愈佯取州(今江西州市)。饶鼎臣信以为真,当夜弃城走安福(今江西安福),与其党羽联合为营。常遇春乘虚攻下吉安,不久,又占领赣州。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兵二十万,进攻张士诚。张士诚以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为中心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杭州(今浙江杭州市)为屏障,抗拒朱元璋大军的进攻。常遇春率前锋击败张士诚守军于湖州港口擒其将尹义、陈旺,兵临湖州城下。张士诚恐湖州有失,即派吕珍等率兵六万来援。吕珍兵屯湖州城东旧馆(今浙江关兴东),筑全自固。

为断绝敌人旧馆之援,徐达、常遇春等率一部兵力扎营于旧馆以东东阡镇南的姑嫂桥,筑垒拒之。张士诚于九月,又派徐志坚以轻舟出东阡镇,欲攻姑嫂桥,与常遇春相遇。当时,大雨暴风,天色昏暗。常遇春即以此为掩护,命令兵勇乘数百艘小船,悄悄刘向徐志坚阵地,然后发起突然袭击。由于这一行动出其不意,敌人仓猝应战,被打得大败。常遇春军俘敌二千余,徐志坚亦被生擒。

徐志坚兵败,张士诚更加恐惧,又派右丞徐义至旧馆观察形势。当其返回时,即被常遇春切断归路。张士诚再派其婿潘元绍,率赤龙船队支援,常遇春复率舟师纵火焚其赤龙船。至此,敌旧馆援兵断绝,粮饷不继。常遇春等一举攻下旧馆,俘敌六万。旧馆援兵被歼,湖州成了孤城一座,不久即被徐达、常遇春率军攻克。十一月,徐达、常遇春引军围攻平江,几经交战,张士诚兵穷粮绝,战败被俘。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率征西军,去消灭元朝残余势力。明军兵至太原,与元军能攻善战的大将扩廓帖木儿遭遇。常遇春向徐达献计说:“我骑兵虽集,步卒未至,骤与战必多杀伤,夜劫之可得志。”徐达纳其策,精选骑兵,衔枚夜袭扩廓帖木儿军营。扩廓帖木儿被打得措手不及,四万兵马被俘,他在仓惶之中率随身十八骑匆匆逃去,明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太原。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徐达、常遇春率军战败元将李思齐于临洮(今甘肃临洮)。此时,元军乘北平空虚进攻通州(今北京通县),常遇春和李文忠率步骑九万还救,败元将江文清于锦州(今辽宁锦州市),再败元将也速于全宁(今辽宁翁牛特旗),并乘胜克大兴州,拔元上都(今内蒙多伦西北)。元顺帝北逃沙汉,常遇春率兵追击数百里,俘其宗王庆生、平章鼎住等以下将士万人,使北平转危为安。常遇春凯旋班师,军至柳河川,染疾逝世,卒年仅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