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虎符象征着兵权,为什么没有人去偷盗或是去仿冒?原来皇帝还留了一手
在我国历史上古代权利的象征物品有许多,例如帝王的玉玺,尚方宝剑等等,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古代虎符象征着兵权,为什么没有人去偷盗或是去仿冒?原来皇帝还留了一手。
虎符,亦称兵符,因作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用兵时,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右一半由国君保存。要调动军队时,国君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方有权调动军队。
战国时秦相吕不韦掌握着大批军队,对秦王(嬴)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嬴政亲政后,于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编了吕不韦的军队,使得吕不韦空有相国之名而无实权。
公元前257年,秦军进攻赵国,兵临邯郸城下,赵国求救于魏楚两国,魏国派大将晋鄙率军10万救赵。这时秦国向魏国施加压力,魏王屈服令晋鄙按兵不动。赵国相国见魏不肯进兵,就写了一封告急信给魏国相国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通过魏王妃子如姬的帮助,盗出魏王亲自掌握的半个虎符,假传王命,击杀晋鄙,夺得兵权,然后率兵8万,会同楚军一起救赵,遂解邯郸之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1942年郭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为题写了著名的历史剧《虎符》。由此故事也可看出当时虎符制度的严密。
虎符是很多人都想得到的,它的用处特别的多,可以调动很多兵力,特别是一些想要谋反的人!但是在历史上,很少有人去偷虎符造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虎符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的,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它是由两部分组成,而且两个虎符是分开的,也很难造假,因为俩个分开的虎符合并到一起必须是没有缝隙的,这样的虎符才是真的虎符,所以说很难有人能够有这样的技术去仿造一个真的!
所以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就去偷呀,但是虎符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偷到的,它也是需要一定的风险的,而且如果在偷虎符的过程中被别人发现了,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这种惩罚就是直接被处死,非常的悲惨!但是很多人不去偷虎符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单偷一个虎符是不足以调动兵力的,所以很多人都不会去冒这个险!
虎符可以调动十几万的兵力,即使在边疆地区的一些士兵,不怎么跟朝廷联系的一些人,它们看到虎符也会听从命令,但是这是建立在有皇帝的诏书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皇帝的诏书一切也都是白搭!
皇帝也不可能那么傻,只凭一个虎符就让很多人调动自己的兵力,这样造反的人岂不是特别多,而且还轻而易举,所以很多人是不敢贸然的去偷虎符的,即使偷了虎符也不敢造反,因为虎符的威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才能够成功的调动兵力!
在历史上就有人去偷虎符,也就是窃符救赵!
信陵君“窃符救赵”,当他趁着魏王沉睡的时候,成功的偷出了调兵的虎符,就带着一队人马直奔魏军驻地,拿出虎符,交由晋鄙合符验证。但是晋鄙却不信,怀疑其中有假,不是说古代将士只认虎符不认人吗?这又是为何呢?原来信陵君并没有调兵的诏书,所以晋鄙不敢发兵。而最后我们知道信陵君最后还是调动了军队,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信陵君叫属下杀了晋鄙,这才成功出兵。而这里信陵君成功调兵显然不是依靠虎符,而是靠他魏国公子的影响力所致。不然的话,换成另外一个人杀了主将晋鄙,将士们早就一窝蜂冲上来将他杀了。
所以说,在古代即使你有虎符,也能和驻地将领的虎符合二为一,若是没有君王的调兵诏书也是不行的。有人说,那就顺带伪造一份诏书不就成了?这种想法当然没错,但是古代的君王能想不到这一点吗?所以君王们在传诏书的时候,首先就会安排专门的人去传达,你总不能克隆一个诏书的人吧?就算你能收买传召之人,那么还有一点你绝对做不到。
那就是约定的暗记。调动军队是十分重大的事情,因此君王门绝对会十分谨慎小心,所以诏书中会有约定的暗记,关键暗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都不一样,所以毫无规律可循。所以说古代臣子即使有能耐偷窃到君王的虎符,或者仿造出一模一样的来,那么也是很难调动军队的。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以来,很少有人通过伪造或偷虎符来谋反的!
虎符的出现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皇帝不可能见过每一个士兵。但是为了增强军队的凝聚力,最终人们选择了培养士兵们对虎符的信任感。也就是说,每一个士兵入职之前,上级军官就会向他们灌输一个思想:虎符就代表着皇权,你只能看到虎符才能被人调遣。也就是说,即使是身份尊贵的皇帝,倘若他失去了虎符,也会失去调动兵马的权力。
既然虎符的作用如此之大,难道皇帝不害怕将军带着自己的军队造反吗?毕竟皇位对于大部分有野心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诱惑。其实皇帝还真的害怕,并且为此做出了一定的准备。每一个掌管虎符出征的将领,他们都必须将家人交给皇帝照看。倘若这个将军做出了造反的举动的话,他的家人则必死无疑。而这样的行径,在一定意义上制止了一些将军的造反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