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真的是在推动大清灭亡吗? 这几点就能证明她没有
晚清的慈禧太后给很多人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传说中的慈禧太后荒淫无度,滥杀无辜,穷凶极奢,败坏朝纲,为了求和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确实,慈禧太后是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对,当时,大清没有她可能早就亡国了,他的掌权对晚清做出杰出的贡献。
历代以来,朝代的更替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其中洋务运动就是慈禧太后的一项重要举措。洋务运动作为一项学习西方文化,促进中国发展的运动,在当时遭受了顽固派的强烈反对,面对这些思想守旧大臣的强烈反对,慈禧太后力排众议,让洋务运动的改革得以维持下去。
在1867年的同文馆争议事件中,慈禧太后对洋务派大为称赞,对顽固派强烈呵斥,正是有了慈禧太后的强烈支持,才能让洋务运动顺利进行下去。不光是对洋务派的支持,在朝堂之上,慈禧太后重用汉人,才有了之后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出色的汉臣,要知道自从清朝入关之后,是非常排斥打压汉人的,一直以来清朝廷都重用满臣,打压汉臣,直到慈禧太后掌权之后,汉臣才有了用武之地。
1901年8月29日,出现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隆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1908年,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推出君主立宪制,并列出了一个为期9年的时间表:1909进行省咨议局选举;1910年资政院开院;1917年召开国会,实行宪政。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表循序渐进,十年内,中国将成为日本、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国家,国君只是国家的象征,立法权在国会,行政权在内阁,司法权在各级法院,民主宪政的曙光再次降临中国。如果不是慈禧太后改革步子太大,国内外势力的逼迫和颠覆,时间表公布后的当年,她便溘然长逝,最高权威骤失,清廷群龙无首,各省督抚拥兵自重,行宪时间表停摆了,也许今天的中国,很有可能不是如今的政治体制。
有了李鸿章,曾国潘等人的辅佐,清朝廷曾一度中兴起来,后来李鸿章等人建议派遣幼童出国留学的建议,也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而后来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当年出国留学那批幼童中的一个。中国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的制度,到了慈禧太后这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正是因为有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各地的女士学堂才兴办起来,女子才能够接受教育,而对于女子解除缠足制度无疑是慈禧太后主张女权主义的重要举措。
清朝晚期,由于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开始发达,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和壮大, 慈禧 太后采用了适合生产力的君主立宪制。因此,封建社会,在慈禧太后新政的8年中逐渐消灭了,也就是说,清朝的晚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通常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实则那推翻的只是的封建王朝的最后躯壳。因为清朝末期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不再符合封建社会的定义,慈禧太后已经为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从古代走向现代,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废除科举而兴办学堂,派人出国留学,兴办洋务,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这个重大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其实,辛亥革命后的各种新气象,都不过是慈禧太后新政的延续。
虽然后来清朝廷被迫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是她却保住了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领土,新疆。当年沙俄政府想要侵占新疆,抢占中国西北地区,在左宗棠的坚持下,慈禧太后将仅有的国防军队交给左宗棠,在左宗棠的努力下,收复了疆域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大新疆,这也算是慈禧太后的一大功绩。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过快,根本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准备立宪、废科举制度、禁止妇女缠足、兴办女学、新学、庚子退款建设教育事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