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司马懿为什么要把大权交给司马师?他是什么想法?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历经一番残酷的厮杀,已经从讨伐董卓的十八镇诸侯变成了三足鼎立,这三个政权无疑是乱世中的佼佼者,乱世奸雄曹操,偏安江东孙权,后起之秀刘备,他们将在未来的日子当中绘声绘色的演绎出波澜壮阔的人生。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吴魏蜀三国最终谁也没能完成统一,而是司马家族偷鸡成功,笑到了最后。西晋的开国大帝是晋武帝司马炎,但是真正给司马家族打下基础的是司马懿,而彻底架空魏国,消灭蜀汉的是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而司马师却好像只是一个过渡的作用,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司马懿为何没有传位给更有能力的司马昭呢?

说到司马师,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无能。其实,当我们熟读历史,不难发现,司马师之所以没有太多的成就这与他英年早逝有着很大的关系。仅仅活了47岁,还是蛮可惜的。他曾担任中护军,高平陵之变的时候,他镇守司马门,控制京师,而后担任大将军一职,利用自身的才智,打败了东吴的诸葛恪,也曾平定了淮南二叛。《晋书》记载,他掌权之后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官吏的选拔。这样的一个人物,怎么能说他毫无建树呢?

司马师的政治才能其实要比司马昭的高。李丰等人想要暗中除掉司马师,事情败露以后,司马师虽然铲除了这些人,但并没有擅行立废之事,而是让太后下诏处理这事。

这样做不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还封堵住了悠悠众口,让人无话可说。而曹髦想要讨伐司马昭的时候,司马昭的手下直接将其杀害,为此司马昭只能辞去晋公之位。我们也可以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看出,司马昭的张扬,这与擅长隐忍的司马懿是完全不合的,这也是司马懿选择司马师的原因。

史料中记载:“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这段话中得知,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昭是没有资格参与到密谋中的,司马懿只会与司马师一起密谋。当到了将要举事的时候,本该更加激动的司马师仍然正常起居,而司马昭却寝食难安,由此可见,司马昭的心理素质与司马师的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而且司马师暗中培养的三千死士,没有走漏半点风声,由此可见,司马师更像是能成大事者。

司马懿虽然通过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权力,后来又打击了以王凌为首的反对者,还把曹魏皇室大都监控起来。但整个曹魏依然很不太平。反对司马家族,想把司马家族搞下来的人,依然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司马家族内部再出现纷争,肯定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司马家族的人,只有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才能保住权位不倒。传位给司马师,显然是加强内部团结的重要措施。一来,司马师是嫡长子。嫡长子是天经地义的接班人,传位给嫡长子,其他儿子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若传位给次子司马昭,司马师肯定不服。只要儿子们有人不服,内部就会闹分裂。

还有一点,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懿传位给司马师,司马师去世后,最终肯定是司马昭接班。也就是说,司马昭其实并不着急。不着急,他就绝对不会起来反对司马师,而且还会一心一意地帮助司马师打江山。因为他这样做,其实就在为自己打江山,只不过先储存在那里而已。司马懿夺取曹魏江山,可以说下的是一盘大棋。下急了和下缓了都不行。他知道江山不是在他那一代能够夺得的。甚至在他儿子那一代,也不一定能够夺得。所以这棋路绝对不能乱。

司马懿已经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保卫政权。要想保卫司马家族的政权,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严厉打击,第二步是拉拢服帖。司马懿夺政权的办法,和曹操是不一样的。曹操当年在当了丞相以后,没有人和他争位。那些人才,大都是他选拔起来归附于他的。也就是说,他在曹魏国内是没有什么敌人的,敌人都是外部的诸侯。曹操在国内不需要进行严厉打击。司马懿不一样,司马懿的政权一开始都是夺过来的。要是不进行严厉打压,刚夺取不久的政权,肯定很容易就被政敌给推翻。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性格刚强,敢作敢为的司马师,肯定比司马昭更恰当一点。

等到司马师严厉打压,把政敌都打压下去以后,司马家族可以再进行第二步,实施仁政,拉拢更多的人。而这个工作,司马昭会更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