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后人中了状元 乾隆故意问他的祖宗是谁 他是怎么回答的?
清朝乾隆时期一次科举中乾隆看到一份文章之后打算将这份文章定为科举的第一名,可是看到这人的名字和籍贯之后却有些迟疑不定。
秦大士因为才华横溢,非常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因为在清朝文艺岗位上,干的有声有色,而且官运亨通,所以晚年也是很逍遥自在。
他的最高官职是侍读学士,这个职位,起源于唐朝,在清朝时,为从四品官职,看起来不是很高,也没有太多实权,但名额实在是有限的很,在清朝时规定,侍读学士满汉各三人,到了乾隆年间,变成满人两人,汉人三人,总共也就是五个人的名额而已。
所以说,能当上侍读学士,甚至比当上军机大臣还要困难。对于这样一个文艺青年来说,已经算是光宗耀祖了。
但这个秦大士,也遇到过一些比较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姓氏问题。他姓秦,秦琼的秦,可是,当时人自然而然的想到的,却不是秦琼这个大英雄,而是另外一个大奸臣秦桧。秦大士也是相当无语,也很无辜。
在秦大士的族谱中记载,他祖上和秦桧,倒也是能攀上关系,他的祖上,叫做秦梓,是秦桧的哥哥,这个人在宋朝时,那可是出了名的清官,当他知道自己的弟弟从一个抗金的主战派,退化成了卖国求荣的奸臣,耻于与秦桧为伍,所以隐居山林。因此,秦梓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秦大士的祖上,就是这个十分有名的清官,可很多人却依然以为他的祖上就是奸臣秦桧。最让秦大士尴尬,甚至感觉到危险的是,在他考上状元,面见乾隆皇帝之时,乾隆皇帝问了一个让他十分难堪的问题,那就是秦大士的祖上是秦桧问题。
这个问题,问的相当凶险恶毒。对于一个状元,乾隆皇帝一定会派人把秦大士祖宗十八代全都翻出来查一遍,就相当于现在的政审一样,只有这样,才能非常放心的给秦大士官职。
所以,乾隆皇帝其实已经知道秦大士的底细,但依旧这样问。显然是要看看这人除了才华横溢以外,应变能力和政治立场如何。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点都不好回答
首先,秦大士绝对不能说自己不是秦桧的后人,而是秦梓的后人,虽然这是事实,因为,如果秦大士这么说,就等于说乾隆皇帝错了,可是皇帝怎么可能错,又怎么敢在大殿之上揭露皇帝的错呢。所以,他一定不能说自己是秦梓的后人。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果他不承认自己是秦梓的后人,那就是欺君,可是要诛灭九族的。他刚刚当上状元,还没有来的及享受荣耀,就因为这么一个危险的问题,搞得家破人亡,显然很不合适。
所以,秦大士脑筋飞快的转动,想出了一个极为笨的回答方式,那就是和稀泥,而和稀泥,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有人说,和稀泥有什么难的,不就是两不得罪吗?圆滑一点不就可以了,大不了歌功颂德一下。事实上,最难的事情就是两不得罪,因为两不得罪意味着要符合双方想要的结果。就这个问题来说,秦大士首先要明白,乾隆皇帝想要什么答案。
乾隆皇帝为什么偏偏提到秦桧,除了和他祖上有关系以外,还在于他是一个大奸臣。可这个奸臣,他辅佐的是宋朝,也就是宋朝的奸臣。
但对于金朝而言,却成了金国的老朋友,清朝刚开始,也自称后金,民族也是以女真族为主体。这是一个相当巧妙的两头堵问题,所以,秦大士不能对秦桧作任何评价。
经过飞快的思考,秦大士终于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回答,答案只有七个字,“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得不承认,这个答案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式的和稀泥。谁都没得罪,而且还证明了自己的忠心。更主要的是,这七个字,让乾隆皇帝抓不到任何把柄。
这是则故事,出自《清朝野史大观》,该书记录了清朝很多遗闻轶事,属于稗官野史。但秦士人这个故事不无道理。
有人说,秦士人是秦桧后人,但是秦桧没有儿子,倒是把妻兄的儿子过继过来,做为自己的儿子。也有说秦士人乃秦桧兄秦梓的儿子。秦士人的祖籍不在江宁而在安徽。
不管怎么说,秦士人和秦桧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当被乾隆问及时,秦士人精辟地以七个字回答。
再深入分析,这七个字不简单,说浅点,换了个状元,说深点,捡回来一条命,里面包含这么两个意思。一是留了条后路,秦士人并没有明说,但也没不说,而是给自己留了一点回旋地余地,防止乾隆深究不放。
二是间接拍乾隆龙屁。秦桧时期的皇帝宋高宗昏庸,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秦士人时期的皇帝乾隆圣明。
绕开乾隆的问题,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振聋发聩,一朝天子一朝臣,同时也是在说时代不同了,我秦士人不是秦桧那样的人,而是实实在在的忠臣。
值得一说的是十年之后,秦士人借口回家,已不在做官,一直闲赋在家,压根没复出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