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竟然封了两千多个王?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太平天国在国内的势力日益强大,清政府难以抵抗,太平天国鼎盛到能和清朝各占半壁江山,后来洪秀全为了彰显自己做为天神的恩泽,开始封王,这一封就是两千多个。甚至连马夫都被封为列王!

人们通常认为,大概是洪秀全昏了头,才做出这样荒唐的举动。毕竟王爵是最高等级的,即使是开国功臣,也没有几个能封王的,比如说明朝,朱元璋没有册封一位异姓王,清朝建立之初虽有王爵,但都是立有战功的皇室宗亲。那么太平天国为何会出现两千多个王呢?

话说太平天国建立之初,是非常重视王爵的,永安建制时,只有六位王,在王爵之下设有侯爵,也只有寥寥十数人。可以说这个时候,太平天国“赏爵分明”,“有大功者才封王”,到天京事变前,只有秦日纲被封为燕王,胡以晃被封为豫王,依然是六位王,因为早前萧朝贵冯云山已经战死。可是天京事变发生,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先后被杀,翼王开始主持朝政。此时的洪秀全宣布“永不封王”,可是他很快就食言了,因为他担心石达开大权独揽,成为下一个杨秀清,于是任命自己的两位兄长为王。之后石达开负气出走,洪秀全提拔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主持军事。

自此之后,爵位越来越多,封号越来越滥,太平天国设立六爵,分别是“义、安、福、燕、像、侯”,此外还大肆封王。昭王黄文英被捕后供述,“起初是有大功的才封王,到后来就乱了,由广东跟出来的都封王,本家亲戚也都封王,捐钱粮的也都封王,竟有二千七百多王。”王爵初时是有王号的,比如说东王、西王、豫王、燕王、英王等等,到后来封的太多了,就不给王号了,直接称为列王。后来列王也太多了,再封的王,不用王字,都用坣字,意思是小王的意思。当然两千七百多个王也是分为不同等级的,比如说堵王黄文金只是三等王,是没有资格直接向洪秀全奏事的。

那么洪秀全滥封王爵,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洪秀全想通过封王来振奋军心。太平天国后期,军事上处于不利状况,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洪秀全才一直封王,来激发前线将领的斗志。其二,洪秀全避免大权旁落。当时陈玉成、李秀成手握重兵,颇有功高震主之势。洪秀全为了避免下一个杨秀清的出现,通过封王的方法来削弱陈玉成、李秀成的权势,达到牵制的目的。所以说洪秀全滥封王爵,并不是他真的疯了,而是有着深远的考虑。不过历史证明,洪秀全滥封诸王,显然是弊大于利,造成了诸王互不统属,各自为阵的局面。最终太平天王走向了覆灭的道路!

太平军攻取南京时,手中握有数万精兵,而周围地区的清军却是一盘散沙。按理说,此时洪杨等应再接再厉,先把南京周围的要隘统统控制住,再考虑其他作战计划。可是,洪杨既不令手下肃清残敌,又不重视去占领和巩固南京周边的军事据点,而是将其分作数拨投入到了所谓的“扫北”与“西征”的计划中。而事实也如我们所知,这些部队虽作战勇猛,但是是孤军深入,没有稳定的后勤保障,最终也难逃覆灭之悲剧。太平天国的领导权,是操在洪秀全与杨秀清、石达开诸王手里的。这种分封诸王的制度安排不仅使得王爵的权力缺乏约束,同时亦助长了其贪污腐化的作风。太平军在两湖地区游击时,诸王尚且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可是到达南京站稳脚跟后,洪等即以为功成业就,不仅大兴土木为自己建筑豪华的宫殿,还任意挥霍金银,排场也越来越大。

据《贼情汇纂》所载,为了强调自己的权威,洪等还设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如果有人不予服从的话,将会受到严重的惩罚。讽刺的是,这些惩罚措施之严酷程度同清政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特权心理的萌芽是恐怖的,因为它制约了这一新兴势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为之后的内讧埋下了伏笔。在自己享乐的同时,洪等还大搞任人唯亲,例如洪将其两个哥哥封王,太平军主将陈玉成给自己的厨师等人谋求官位等。这些人不一定胜任他们的官职,但在捞取钱财中饱私囊上却是不遗余力。

因此,太平天国之所以会崩溃,与其内部腐化有很大的关系。江浙地区,自宋室南渡之后,一直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当太平军到达此地后,为了补充军需以对抗清军,便向当地民间进行征税。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可是,由于太平军实力等所限,他们无法在一个地区持续站住脚跟(而且这种征税策略又缺乏有效监督者)。于是,为了避免出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乱收税,多收税等现象便应运而生。

而太平军的征税政策大多数情况下,是竭泽而渔式的,这显然也不利于其获取更大的支持。除此之外,有时候,一个村庄刚被太平军征过税,结果太平军被清军打走了,清军进入到村寨后,又向村民征上一笔,这对于村民来说无疑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江南地区的经济也因此长期一蹶不振。不过,村民们自然不会甘于被宰割,他们有的默然,但更多的则拿起了武器同太平军相对抗。这也让江浙地区的情况越发的复杂。太平军虽不能说民心尽失,但纵观其运动始终,这种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除。

所以太平军对民间竭泽而渔式的掠取及所招致的反抗,也可算作是太平天国崩溃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