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崇祯究竟为什么要杀一代名将袁崇焕?原来死因竟是自找的

明朝袁崇焕是当时的一位名将,可以说他为了明朝立下了许多赫赫有名的战功,可是最后却被崇祯所杀,在如今我们看来这无疑是自毁一臂,那么崇祯究竟为何要杀一代名将袁崇焕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袁承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不过他的籍贯有所争议,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不过袁承焕这个“书生”却想当将军了,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袁承焕的一生是传奇的。

当年势如破竹的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之众,攻打当时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没不见经传的一代书生袁承焕带来一万多守军,挡在城门之外无法入城,并在此战中击伤努尔哈赤,导致努尔哈赤不久后带上郁郁而终,这一战是清军和明军交战以来,最提气的一战了,努尔哈赤死后不久,皇太极打这为父报仇的旗号,亲自带领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四路兵马,围攻宁远、锦州,袁承焕和众将士死守城池,皇太极久攻不下城池,后来灰溜溜的撤兵了,这一战后袁承焕的大名威震满清八旗。

大战得胜后不久,袁承焕就被宦官魏忠贤以及党羽给弹劾下台回家了,直到崇祯皇帝上位,魏忠贤被搬倒袁承焕又被召回重用,袁承焕有点像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打仗前先要权利,武器,还有兵,要不这仗我是打不了,崇祯皇帝都答应了,但是袁承焕还是有所担心,比如同僚的诬陷和敌方的离间,于是崇祯皇帝就赏赐了袁承焕尚方宝剑,袁承焕这才放心带上自己的部将祖大寿、何可刚和赵率教分别安排驻守锦州、宁远和山海关,他自己仍驻宁远,这个时候是袁承焕一生权利最顶峰时刻。

当皇太极经过通州,要直接攻打京师的时候,袁崇焕率五千骑兵急速追赶,在人吃饭,马不休息的情况下两天两夜急行军,赶在清兵之前到达京师,到达京师后崇祯却不让袁承焕的兵马进城休整,三天之后清兵到达,与袁承焕在广渠门会战,袁崇焕令戴承恩在广渠门列阵,祖大寿于南面列阵,王承胤在西北列阵,袁崇焕在西面列阵以备战,中午时刻,清骑兵从东南面进攻,祖大寿率兵奋力接战,而王承胤却拔阵向南避战,导致南面的祖大寿亚历山大,不过清军也没有在祖大寿这里讨到便宜,于是撤退刘应国、罗景荣等人率兵进行追击双方都是死伤,最后袁承焕下令用炮阵把清兵赶走,解除京师之危,袁承焕已九千兵马击退十万清兵大胜,随后明军各路兵马赶到京师皇太极失败。

皇太极孤军深入没有达到目的,要做困兽之斗,明军各路兵马刚赶到兵困马乏,袁承焕想让兵马休整一下,做一个请君入瓮的套让皇太极钻,但是这时候魏忠贤余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说袁承焕私自与清军议和,皇太极那边还真做出了要议和的样子,还提到袁承焕擅自杀毛文龙的事,随后崇祯皇帝得信,就把刚立下汗马功劳的袁承焕下狱,随后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一代名将就此壮烈。加一句努尔哈赤对袁承焕的描述“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金庸老爷子对袁承焕的评价“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那么当时的崇祯为何要杀袁承焕呢?真是中计么,并非简单如此。

小编人物之所以让崇祯帝痛下杀手的原因,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居功自傲,目中无人

袁崇焕本是一介书生,在知县岗位上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一名军事长官,他本人的确才能出众,又得到得到大学士孙承宗的赏识,不断提拔重用,屡屡建功,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军事奇才。

但与此同时,袁崇焕渐渐骄傲起来,眼里容不下任何人。他与大将满桂不和,就上书朝廷把满桂调走,因副手王之臣劝说几句,他一气之下把两人一起调离。大太监魏忠贤派两个人在他身边工作,袁崇焕居然不给面子,坚决反对,只可惜反对无效,当时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别说安置两个人,就是换掉你袁崇焕也不是多难的事。袁崇焕的骄傲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二、欺君罔上,把皇帝当小孩子耍

崇祯帝是难得的明君,励精图治,一心想重振大明江山,他相信袁崇焕能担此大任。崇祯帝召见袁崇焕问他复辽策略,袁崇焕信口说道五年之内可复辽。崇祯大喜,承诺袁崇焕复辽之后封妻荫子,说完崇祯帝暂时退朝休息。这时一位叫许誉卿的官员问袁崇焕,五年复辽的策略是什么?袁崇焕答只是随便一说宽慰皇上。许誉卿说,皇上可不是好糊弄的,到时候你完不成任务怎么办?袁崇焕愣了半天不知所措。好在他反应还算快,等崇祯回来时他已想好了说辞。

袁崇焕对崇祯说五年收复辽地能够做到,但是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户部掏钱,工部提供兵器,吏部选派官员,兵部调遣将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生杀大权。崇祯皇帝痛快的答应了,立即传旨照办,还赐予袁崇焕一把尚方宝剑和一杯御酒为他送行。

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绝对的信任和支持,而袁崇焕呢,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牛皮吹出去收不回来,只得硬着头皮走下去。他的做法如果对一个普通朋友还好,顶多说你不够真诚,以后断交拉倒,可如果是对皇上,那是找死。

三、擅杀毛文龙

这是最严重的一条,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与这事有关。

毛文龙,一个小岛的总兵,手下两万多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在金的后方,可以对金起到牵制作用,一直以来,朝廷对这个小岛给予特殊的关照,每年花大把的银子养这个小岛。但是毛文龙这个人不怎么样,在岛上俨然如土皇帝一般,拿着国家的拨款不搞军事,却干一些走私的买卖。以前有人曾建议朝廷撤掉毛文龙,崇祯考虑再三一直没动。

袁崇焕上任以后,看毛文龙极不顺眼,一方面是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是毛文龙对袁崇焕不够尊敬,于是,袁崇焕着手办的第一件事是干掉毛文龙。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崇祯委以重任是要你收复辽地,毛文龙虽然有错误,但没有对复辽工作造成任何障碍,非但没有障碍,反而可以牵制敌人,况且毛文龙没有犯必须裁撤的错误,袁崇焕也没有杀他的理由。

可是,此时的袁崇焕大权在握,想办你就必须办你,没有理由制造理由。袁崇焕以阅兵为由来到毛文龙的岛上,毛文龙设宴款待,席间袁崇焕谈笑自如,毛文龙没有感到丝毫异常。袁崇焕劝毛文龙回家养老,毛文龙说岛上离不开他。袁崇焕看谈判已然解决不了问题,动了杀机,亮出上方宝剑,列举出毛文龙十二大罪状,其实都非常牵强,然后咔嚓一下人头落地。

事后,袁崇焕感到事态严重,立即上书向崇祯请罪,因为毛文龙为一品军官,只有皇帝才可以杀,所谓上方宝剑无非是个形式而已,历史上没有几人真正行使这项特权,袁崇焕却做到了。

崇祯接到消息后大吃一惊,心里对袁崇焕极为不满,但人已经死了,再去追责没有意义,况且复辽大计还依仗袁崇焕,所以崇祯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奖赏了袁崇焕。崇祯心里是这么想的,把袁崇焕这笔账先记着,五年内收复辽地这事就算拉倒,如果没有做到,咱们一起算账。

接下来发生的事非常残酷,毛文龙死后,两万军兵闹情绪,袁崇焕只得多发军饷,用钱来摆平,原本以为杀了毛文龙会节省开支,这下反倒多了,崇祯依旧什么都没说,把钱拨给了袁崇焕,这样的领导真是够意思。

四、己巳之变

没有了毛文龙在后方牵制,皇太极率十万大军倾巢出动,并且绕过宁远从内蒙进入关内,攻克遵化,直逼北京。

袁崇焕急忙领兵从宁远赶来迎敌,在北京城外和金军展开激烈鏖战,期间,袁崇焕请求进城休整军队,遭到崇祯拒绝,因为当时已经很多流言说袁崇焕勾结金兵,崇祯不得不防。袁崇焕在城外和金兵交战数日,双方互有胜负,金兵见无法攻破城池,收兵撤退了,京城周围房屋损毁无数,史称己巳之变。

这时崇祯召见了袁崇焕,不是从城门走进去的,是坐着筐拽上去的。从这一点即可看出袁崇焕并没有叛国,如果是的话,不可能上去等着被抓。崇祯皇帝依旧保持理智,回想袁崇焕说过的五年复辽计划,如今一年过去,寸土没有收回不算,还让金兵打到家门口,这个当年威震辽东的袁崇焕也不过如此,枉费了朕一片苦心。崇祯皇帝的心凉了,彻底凉了。

崇祯并没有马上处理袁崇焕,因为城外的关宁铁骑只听袁崇焕调遣,但袁崇焕勾结金兵的谣言四起,崇祯无论如何不敢再相信袁崇焕了,他把袁崇焕关进监狱。随后就是调查取证工作,魏忠贤余党以及袁崇焕曾经得罪的那些人站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是对袁崇焕不利的话,最后袁崇焕以擅自与金兵议和,擅杀毛文龙两项罪名被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