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明清端午节俗:北方避毒与游赏 南方避瘟与竞渡

端午节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如今,端午节时的挂菖蒲、悬艾叶、吃粽子、竞龙舟等活动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您参与其中了吗?今年的端午节,您在感受着浓烈气氛的同时,有没有忆人,忆事,忆故乡呢?

演讲人:萧放

简介: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客座教授、辅仁大学客座教授。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先后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代表作有《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等。 

阅读提示:

■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面。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这是宫中的端午。

■江南苏州、扬州、杭州等地作为吴越的故地,沿袭了端午竞渡的传统,不过有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游乐。重点展示舟船的华丽、水面的嬉闹等。

■节俗中伦理社会关系有所强化。人们更多地将节日视为社交节日,相互往来拜节,馈赠礼物。即使是寺院道观也只是跟平常往来的施主、信众进行神符的馈赠。

端午节,在五月五日,又称“女儿节”、“天中节”,是明清时期三大节之一。明清时的端午节跟前代比较起来,传承古代节俗较多,但也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变化,比如对家庭女性的重视,出现了“女儿节”的新称谓,这是宋元时期很少见到的。还有世俗宗教在节日中的影响也明显增强,明清的端午在社会民俗生活中的调节与服务意义明显,端午在传统节日体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北方端午的避毒与游赏

在北方主要集中在避毒与游赏上,明代北京从五月初一开始,至初五日,家家打扮小闺女,给她们戴上石榴花。出嫁女也各自要回娘家。这天称为“女儿节”。宫廷中自五月初一至十三止,宫眷内城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故事。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面。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这是宫中的端午。(刘若愚《酌中志》卷之二十)民间端午日,京城人在午时前群入天坛,午后方出,名为“避毒”。除了这种空间的躲避外,人们更多的是积极地防护,饮菖蒲酒,以艾插门,用雄黄涂耳鼻,名为“避虫毒”;家家悬挂五雷符,小儿用五色线作成端午索,系在手腕上;男子戴艾叶,妇女头上簪五毒灵符,五毒符是用纸画制作的蜈蚣、蛇、蝎、虎、蟾等。北京人吃粽子,无竞渡但竞游耍,男南耍金鱼池,西耍高粱桥,东耍松林,北耍满井。妇女亦出外游耍,据说比南京雨花台更盛。(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之二)

清代北京称五月为恶五月,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棂,用艾叶贴窗户,谓之“解厄”。五月人们一般不剃头,恐妨碍舅氏。(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每届端阳之前,人们要互相馈送粽子、樱桃、桑葚、荸荠、桃、杏、五毒饼、玫瑰饼等。五毒饼又叫五毒饽饽,是在糕饼上塑有蝎、蛇、蛤蟆、蜈蚣、蝎虎等形象,这种糕饼是馈送亲友的上品。市肆中出售天师符,“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妇女用绫罗制成小虎、粽子、葫芦、樱桃、桑葚之类,穿以彩线,悬挂在钗头,或系在小儿辫背间。门口倒贴用彩纸制成的各式各样的小葫芦,以泄毒气。(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初五日将小葫芦等物扔到街巷之中,称为“扔灾”。端午日,在小儿额头上要用雄黄画一个王字。五月初一、端阳日,大家都不汲水,此前每家都在缸钵中存满水,说是避井毒。

北方乡村端午节俗大体与北京同,只是乡村端午节俗中更强调家族关系,新嫁女在端午前,要回娘家,称为“躲端午”。(光绪《滦州志》)姻亲间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未婚的男方要送女方节礼,新婚的母家要以粽饼从丰馈婿。

南方端午的避瘟与竞渡

明清南方端午节俗主要有避瘟与竞渡。首先看端午避瘟去毒的节俗,明代南京,五月五日,同样有各种避毒措施,家家庭院悬道士朱符,人人佩戴五色绒线符牌,门户上用丝缕系一个独蒜,并用彩帛、通草制作五毒物:虎、蛇、蝎、蜘蛛、蜈蚣,然后连缀于大艾叶上,悬挂于门。(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四)兰汤沐浴是端午传统节俗,明时,兰汤不易得,人们五日午时取五色草煎汤沐浴。

在杭州,端午节称为“天中节”,人们以五彩丝系粽,以彩绒线编织经筒符袋,互相馈赠。僧道给施主送经筒轮子,辟恶灵符;医家给平时来往多的人送香囊、雄黄、乌发油香。家家买葵榴蒲艾,植之堂中,标以五色花纸,贴画虎蝎或天师之象。或朱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贴在门楹之间。有的书写“仪方”二字,倒贴于楹,以避蛇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熙朝乐事)

清代苏州五月初一,大户人家将道院赠送的天师符贴在厅中,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初一,始焚而送之。也有来自佛家的,大多以红、黄、白纸,用红墨画韦陀“镇凶”。而一般平民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上描姜太公、财神与聚宝盆、摇钱树之类,得到符帖的人必到寺院道观上香舍钱。打鬼的钟馗出现在苏杭端午时节,是清代新起的节俗,苏州人家五月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祛邪魅”。“杭俗,钟进士画像,端午悬之以逐疫”。当时有诗叙述其事:

“榴花吐焰菖蒲碧,画图一幅生虚白。绿袍乌帽吉莫靴,知是终南山里客。眼如点漆发如虬,唇如腥红髯如戟。看彻人间索索徒,不食烟霞食鬼伯。何年留影在人间,处处端阳驱疠疫。呜呼!世上魍魉不胜计,灵光一睹难逃匿。仗君百千亿万身,却鬼直教褫鬼魄。”(卢毓嵩诗,引自顾禄《清嘉录》卷五)

除了钟馗的威慑外,人们还要服用或装饰各种避瘟祛毒的节俗物品。

雄黄酒是端午必喝的药酒,它用雄黄末、菖蒲根屑入酒,人们不仅口服,还用喝剩的酒涂染小儿的额头与手掌足心,在墙壁间洒酒,以祛毒虫。佩戴雄黄荷包避邪,用钱编成老虎头形,系在小儿胸前,称为老虎头,又作老虎形的肚兜,以示威猛。

小儿童在端午节还要戴长寿线,长寿线用五彩丝结索而成,人们将长寿线系在手臂上,男左女右。杭州也有此俗。还有一种称为“健人”的小饰品,用金银丝、彩绸等制作人骑虎的形状,极精细,妇女用它作为头饰,人们之间互相赠送这种健人,健人在杭州也流行,这就是古代所说的艾人,其祈求人身保健的意义甚为明了。

端午苏州男女佩辟瘟丹,或者在家中焚烧,加上苍术、白芷、大黄、芸香之类,“皆以辟疫祛毒”。蒲剑蓬鞭是端午驱鬼的利器,“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民间还要在端午日采百草,俗说此时百草都是药,称为“草头方”。药市收癞蛤蟆,取蟾酥合药。除了避疫的诸般节俗外,苏州人端午还有庆赏的习俗。人们在瓶中供枢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头簪艾叶、榴花,号为“端午景”。人家各有宴会庆赏,药市、酒肆给主顾馈赠雄黄、白芷、苍术、酒糟等。各业工人也都歇业,成群结队到酒肆饮酒哄闹,名为“白赏节”。人们在市场上购买包裹像秤锤样的秤锤粽,祭祀祖先,并互相馈赠。(《清嘉录》卷五)

各地方别具特色的竞渡

竞渡曾是明朝宫廷端午的节俗之一,“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于午门外,酒数行而出。文职大臣仍从驾幸后苑,观武臣射柳,事毕皆出。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盖宣德以来故事也。”(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明清南方端午竞渡的节俗十分盛行,尤其在清代。竞渡在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凭吊屈原的意义,明朝同样传承这一节俗含义,明人杨嗣昌在《武陵竞渡略》中说:竞渡事本为招屈,傍晚竞渡船散归时,“则必唱曰:有也回,无也回,莫待江边冷风吹。”竞渡时的悲歌表露着竞渡者的悲凉心态。

但在楚地与其他地区人们更多地将竞渡看做是驱疫的节日仪式。“至于竞渡,楚蜀为甚,吾闽亦喜为之,云以驱疫,有司禁之不能也。”(谢肇淛《五杂组》卷之二)在四川、两湖端午竞渡风气最甚,福建人也喜欢竞渡,因为有驱疫的目的,虽然政府禁止,也无济于事。

湖南是端午竞渡典型地区,我们不妨以明代湖南竞渡为个案,看看传统社会中竞渡的具体情形,“俗传竞渡禳灾”,“划船不独禳灾,且以卜岁,俗相传歌‘花船赢了得时年’”。湖南武陵地区的竞渡船一般用杉木,用干燥的杉木作龙骨尤妙,龙骨是一船的关键。船长九丈五尺为适宜,长的有十一丈五尺,短的有七丈五尺,俗有“长船短马”之说,意思是船长桡多,划得快。在竞渡时船的第一桨手最重要,他们一般都出身于江南打鱼人家,当时的名手称为“木老鸦”,他们履巨浪如平地。其他散桡手,皆先期以银米招募,临期挑选。头梢两人,击鼓、挥旗、拍板三人,船过十一丈,可坐八十桡手,九丈者坐六十余桡手,七丈者坐四十余桡手。“行船以旗为眼,动桡以鼓为节,桡齐起落不乱分毫”。人们在竞渡时要在江中扔桃符、兵罐(内藏米与杂豆),以乞求竞渡胜利。

划船时请巫师压胜,有的要到深山中聘请名巫,称为“山老师”。山老师法力高,在比赛的前一夜,头人准备祭品,请巫作法,巫翻筋斗从船首翻到尾,然后撒荞燃火,名为“亮船”。鼓声彻夜不懈,以防对手的巫师偷作幻术。划船之日,巫师举油火发船,以火之红黑程度占卜竞渡的胜负。巫师拜的神是西河萨真人,在开船仪式中,巫师要念动咒语,打手诀,赤足跳罡七步,点火,火起船行。咒词有:“天火烧太阳,地火烧五方,雷火执常法,烧死诸不详,龙舟下弱水,五湖四海任飘荡”等等。船底还要用白茅从船首至船尾拂一遍,以防对手暗系物件,以阻滞行船。竞渡时,有各种习惯的技巧、玩法,或者前驱中流,阵容齐整,或者卷旗息鼓悄然整先,或忽进忽停,以疲劳对手,或一纵一横,挤兑它船,或甲船与乙船竞赛,丙船上前干扰,待甲乙准备与丙竞赛,丙船却抽身而退,让甲乙争锋,称为“送船”。或甲强乙弱,让乙先行,从后追赶,称为“赶船”。或自量力不如人,遇敌先逃,称为“怯船”。本无斗心,悠游竟日,称为“演船”。久习船事,足智多奸者,称为“老水”。后生新锐虽然竞渡不胜,说新木船无老水,输了也不惭愧。竞渡结束后,人们要供奉牺牲与酒,烧黄纸钱祈祷咒祈求平安,物品祭品随水流去,谓之“送标”。然后偃旗息鼓,悄悄地划船归来。渡船拖上岸后,架起,用毡覆盖,以待明年。(杨嗣昌《武陵竞渡略》)

竞渡的情形,明李东阳《竞渡谣》中亦有描述:“湖南人家重端午,大船小船竞官渡。彩旗花鼓坐两头,齐唱船歌过江去。丛牙乱浆疾若飞,跳波溅浪湿人衣。须臾欢声动地起,人人争道得标归。年年得标好门户,舟人相惊复相妒。两舟睥睨疾若仇,戕肌碎首不自谋。严呵力禁不得定,不然相传得瘟病。家家买得巫在船,船船斗捷巫得钱。屈原死后成遗事,千载传讹等儿戏。众人皆乐我独悲,莫遣地下彭咸知。”由此可见,当时湖南百姓竞渡目的是为了避瘟。

湖北竞渡亦十分壮观,袁宏道《午日沙市观竞渡》诗中描写了荆州沙市竞渡的盛况。“金鳞折日天摇波,壮士麾旄鸣大鼍。黄头胡面锦抹额,疾风怒雨鬼神过。渴蛟饮河貌触石,健马走阪丸注坡。倾城出观巷陌隘,红霞如锦汗成河。”(上述二诗引自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册)据明人张瀚说:竞渡南京为盛,福建次之。竞渡的舟船一般可容十人,大者大约二十人,鼓棹争先,顷刻数里,往来如飞。明后期杭州在西湖也开始仿效端午竞渡,但因为湖水平稳的关系,竞渡变成游湖的游戏。(《松窗梦语》卷之七)

清代南方竞渡风气依然浓郁,两湖地区自不必说,在鄂西宜昌,有所谓大端阳之说,“五日竞渡,楚俗咸同。至十五日名曰大端阳。食角黍、饮蒲酒如前。十三、十四、十五,龙舟尤胜,与他郡异。”有人诗咏其盛况,“天下无舟不竞渡,峡中有鸟只争飞。”(乾隆《东湖县志》)孝感县志记载:县河每年造龙舟,谓之打龙船,说:“不打龙船人多疫病。”

江南苏州、扬州、杭州等地作为吴越的故地,沿袭了端午竞渡的传统,不过有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游乐。重点展示舟船的华丽、水面的嬉闹等。

苏州称竞渡为“划龙船”,苏州龙船根据城内的地理位置各用一种颜色为标志,龙船有旗杆,中舱伏鼓手,两旁划桨的十六人,俗称为“划手”。篙师手执长钩,站立船头,称为“挡头篙”。在船上高亭上有一个漂亮的小儿装扮台阁故事,俗称“龙头太子”。小儿根据指挥表演各种水嬉节目,有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诸戏。船舵为刀式,执舵者称为“挡舵”。画舫游客竞相抛掷土罐入河,由龙舟中人竞争土罐,以此为乐。得土罐多者受上赏,号为“做胜会”。还有抛鸭入河,龙舟人入水争鸭的娱乐。出龙之前数天,就要祭祀神灵,预先演示,名为“下水”。上岸送神。称为“拔龙头”。龙船的当头之人,大都是里巷中的闲人。五月初一,互相往来贺节,称为“拜客”。然后人们每天聚集塘河之旁,当时男女老幼,倾城出游,“山塘七里,几无驻足之地。河中画辑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欢呼笑语之声,遐迩振动”。百姓买买耍货食品,“所在成市”,十天才结束,俗称为“划龙船市”。晚上万船灯火,尤为奇观,俗称“灯划龙船”。城中布坊人划小船,鸣金伐鼓,划桨如飞,俗呼“烟囱洞”。这是古代越人飞凫的遗制。(《清嘉录》卷五)

扬州五月有龙船市,龙船市自五月初一起至十八日止。在四月晦日试演,谓之“下水”;止十八日牵船上岸,称为“送圣”。船长十余丈,前为龙首,中为龙腹,后为龙尾,各占一色。船上小儿表演同苏州。有人往水中掷乳鸭,或者掷土瓶、猪胞等,龙船执戈竞斗,称为“抢标”,舟中常有人飞身入水抢之。端午后,龙船由外河进入内河,称为“客船”。送圣后,奉太子于画舫中礼拜,祈祷收灾降福,“举国若狂”。(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

杭州,端午竞渡的时间大约在五月初一至初十之间,竞渡如明朝仍在西湖,龙舟有四五条,船长四五丈,头尾均高,彩画如龙形,中舱有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及秋千架。小孩装扮太子,站立不动,随秋千上下。旁边列有十八般武艺。船尾是蜈蚣旗。中舱下层敲锣,旁坐水手划船。如果做会,看船停泊湖中,龙舟四周围转,鱼贯而行,如有人抛物件,水手下水争抢。最难的是抢钱与鸭,钱易沉入水中,鸭则下水四处游走,“各舟争逐,大有可观”。(范祖述《杭俗遗风》时序类)

端午节在明清时期依然保持了古代民俗两大传统:避毒保健与竞渡嬉戏,当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第一,人们的信仰心理有所弱化。人们的端午装束出现了偏向观赏趋向,无论是打扮小儿女,还是妇女佩戴健人之类都表现了这一点。在龙舟竞渡中,竞赛的意义虽然也仍然流行,在有的地方甚至很浓烈,但在江南大多成为一种龙船展示会,即所谓“龙船市”,竞技的形式也出现重大变化。第二,节俗中伦理社会关系有所强化。人们更多地将节日视为社交节日,相互往来拜节,馈赠礼物。即使是寺院道观也只是跟平常往来的施主、信众进行神符的馈赠。这些民俗现象都体现了明清节俗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