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满族元宵习俗
元宵节,如今我们过这个节日,无非是吃吃元宵、放放花灯、猜猜灯谜;但在过去,元宵节可不能过得这么简单,除了上述的玩乐方式,还要占卜啊、打画墨儿啊、跳跳笊篱姑姑舞等,这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是闻所未闻。今天我们就跟随民俗专家施立学老师,一起了解一下东北满族的元宵习俗。——编者
元夕占卜
节日的卜筮之风,是由上古卜筮之风传下来的。元宵节之卜风,流传于南北朝、唐宋乃至元明清时期。卜筮的目的是预卜年景的丰歉,后来成为满族过元宵的一种习俗。
“元宵张灯,前后凡三夜,俗日十四主麦,十五主谷,十六主豆。月明风恬者,收灯也。”(《直隶志书》)这是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之气候占谷物之丰歉。十四至十六日初昏时,有风则欠,无风则丰,此为占岁灯,又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谣谚。《农政全书》记载:上元日晴,春雨少,谚语“上元无雨多春旱”。“元宵候晴”以早午晚三个时间的晴雨来占一年谷物的丰歉,朝晴,果坠木;午晴,晚稻熟。
满族人家卜水旱占丰歉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泡黄豆。元夕取秫秸一节劈开,内装黄豆十二粒,自排顺序,仍两合夹豆,以线来束缚置水缸中,十六晨取出,视豆粒羸瘦丰盈来卜十二月水旱。
二是蒸面灯。将黄豆面捏成油灯状,上端有灯碗,灯身略细,底脚与灯碗口径一致,与古代陶豆(陶制的一种食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盛于商周——编辑注)相同。依一年十二月份制成十二个,每个灯碗的口沿处还捏出十二个不同数目的小锯齿。捏成后放入锅里蒸熟,揭锅时依每个月灯碗的干湿、水多少来预测各个月份的寒暖、旱涝。而灯取出见凉变硬后,将苏油或麻籽油倒入灯碗,用一棉芯点燃。若发现哪个月份的灯芯亮,表示这个月有喜庆之事。在揭锅的时候,须诵蒸灯歌:
正二三月水没腰,
四月灯碗正发潮。
五干六湿七八焦,
九月十月干裂瓢。
五谷丰登家家乐,
冬月腊月勿需瞧。
也有上元夜,绑缚芦苇一束,长丈许,于田里点燃,谓之照田财、卜旱涝。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
元夕占卜风俗,有多种形式,多缺少科学依据,有的只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只有少数反映一定天气变化规律的习俗,尚有一定认识价值。
打画墨儿
正月十五元宵节,满族人家流行一种往亲族脸上抹黑的风俗,称之为“打画墨儿”。满族的规矩最多,做媳妇的不但在公婆等长辈面前得规规矩矩的,就是对大伯子也得毕恭毕敬。可是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就打破了常规。兄弟媳妇与大伯子可以互相打画墨儿,叔嫂之间那就更没啥忌讳了。甚至可以不拘辈数去和叔公打画墨儿。打画墨儿这一做法,起先是满族对错误者的一种惩罚,一个人若是违背了族规,就用锅底灰抹黑了脸,叫他到大街示众,表示他已没脸见人了。后来打画墨儿就成为平安、吉祥的象征。
打画墨儿源起于一个美丽传说。早些年,住在大林子里的巴拉人(即不在旗的满族人),有一年他们得罪了天神阿波卡,恩都力(神)就在正月十五的前三天晚上,乘黑夜,把林子点着了。猎神班达玛发赶紧打发林中最美丽的鸟嘎哈(乌鸦),去喊人来救火。救完火,树木已烧去一半。班达玛发决定惩罚那些不去救火的人,就派乌鸦叼着珠串,给救火的人作为标志,没有标志的人将遭到惩罚。当时部落里有个赛刊赫赫(俊媳妇),不光人长得漂亮,还特别爱干净。她看见丈夫和大伯子、叔公们救火回来,把脸熏得黑一块紫一块,像花脸虎似的,就用铜盆温了洗脸水。叔公和大伯子们刚把脸洗干净了去睡觉,一只乌鸦嘴里叼着一串珠子,落在障子上。赛刊赫赫觉得稀奇,就问:“嘎哈,你叼着一串草珠子做什么?”乌鸦说:“戴这额里贺(念珠)标志着救火有功,免受灾患。”赛刊赫赫见乌鸦飞走了,她急忙跑进屋。屋里鼾声如雷,她叫了半天,一个也没叫醒。她急中生智,到灶前摸一把锅底黑灰,就往丈夫脸上抹,抹完丈夫,又抹大伯子,又给叔公们抹了黑脸儿。从此,每逢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满族人家不分辈数相互打画墨儿,来祝愿这一年平安如意。一说满族人家种玉米、高粱、小麦、糜子时,常因阴冷气候影响而长乌米或黑疽,为赢得好收成,就用打画墨儿这种仪式,祈求天神驱逐那造成乌米、黑疽的瘟神。后来,打画墨儿变成了东北满族游戏。
摆秧歌阵
绕场穿花,姿态灵活的跑旱船与踩高跷丰富了东北大秧歌。秧歌起源于稻作生产,东北秧歌传统演出程序是先拜庙,后拜门,再走街。拜庙是祈求龙王、山神、土地、虫王、苗王、药王、牛王、马王、财神等九圣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拜门是挨家挨户拜年。拜门时,先跑八字形进院,称为跑龙门阵,然后走龙摆尾、五朵梅、剪子股、编蒜辫、卷心菜、四面斗、八面风等场子花,在圈上一个大圆场,作斗蛐蛐、打翻身、切身等表演。秧歌队有头戴小生帽、身着小生袍、一手持扇、一手拉衫的领队,即打头的,亦称沙公子或傻公子;有头戴翻毛尖顶帽,身穿补子、黄马褂等二打头的;有脸上点麻子、红脸蛋、额头画火罐印子的压鼓的,俗称老生婆子或老(kuǎi)婆;还有反穿皮袄、手托鸟笼子的傻柱子;又有孙悟空、猪八戒、青蛇、白蛇、许仙、十八罗汉等一百多位人物。沙公子率队跑圆场,给东家拜年,即兴演唱秧歌帽:“一进大门抬头观,观见了你老的灯笼杆。灯笼杆上写大字(咚格咙咚锵),富贵荣华万万年。”东北秧歌讲究站起一枝花,扭起风摆柳,有十字步、提步、碎步、跟步、跺步等步式,有慢、稳、逗、哏、浪、俏等特点。踩秧歌以走大场为主,名曰走阵,秧歌领队多穿旗袍,头戴红缨凉帽,身穿马褂红袍,有天门八卦阵、地门八卦阵、葫芦阵、六合阵,动作奔放,舞姿优美,表现满族八旗官兵征战与狩猎场面,显示了东北人民古朴粗犷、豪迈的民族气质和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
跳笊篱姑姑舞
狂欢之夜,笊篱姑姑(一种舞蹈,产生于满族的一个民间传说——编辑注)也上街。一把竹编笊篱,在凸面上糊白纸,在纸上画出姑娘的脸,涂胭脂,扎彩巾,戴绒花,即为笊篱姑姑,选一聪明、伶俐、漂亮、不说谎的十三四岁少女,打扮得花枝招展,手捧“笊篱姑姑”,走进人群。人们用高粱烧酒浇小女孩的头,边舞边唱:“戴上花,披上彩,笊篱姑姑下山来,啥时来,快快快,扭扭搭搭招人爱。”“笊篱姑姑下山来,十五十六看灯来。梳的什么头,四闪头;抹的什么油,桂花油;龙凤簪,左右插,如意钩,带珠花;珠花,翠花,金银花,还有绒呼呼羽毛花……坐的什么车,骡子驾辕花轿车。绿轿围子红轿顶,四个飘带绣金龙;双套马,赛蛟龙,四蹄踏开一溜风,下了山,干什么,跟着大伙看秧歌……”笊篱姑姑正史少有记载,传说原为一村姑,一日在河边洗菜,曾将笊篱拴上红绳,作为小船,渡送了被明军追赶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被满族奉为女神。人们以歌舞形式,表达对她的崇敬与纪念。笊篱姑姑舞,深刻地描绘了满族传统的交通、岁时节日、文艺娱乐、民族历史及信仰祭祀等民俗世相,翔实地再现了满族民俗文化的多层面。
- 上一篇:甘肃风俗:水烟袋解乏
- 下一篇:“尼木措毕”:大凉山彝族人送灵归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