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蒙古族民俗揽萃

目前内蒙古的行政区划结构,囊括了清朝时期形成的诸多蒙古部落联盟。除了漠南六盟49个札萨克旗(王公世袭制)以外,还收编了土默特部2个特别旗,阿拉善部2个札萨克旗,察哈尔部(包括4个郡王旗)12个安本旗(总管兵役制)和呼伦贝尔巴尔虎16个总管制旗的地域。这些联盟部落和所辖旗的组织结构,一部分属于原始单一血缘部族,有些则是被打乱血缘关系重新组合而成的。迄今为止,除了个别地区的行政区划有所变更以外,大体上都保持着原来的基本轮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个部族虽然同样崇敬长生天,顺应大自然,逐水草而游牧生存,但各部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民族文化,拥有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礼仪习俗,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四子王旗称谓的由来四子王旗有着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四子王旗称谓由来是因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萨尔的第十五代世孙脑音岱的四个儿子统辖此地,并世袭王位而得名,四子部落在清朝初年归属努尔哈赤后征战西进,由呼伦贝尔迁徙到现今草原上定居。迄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四子王旗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04公里,总面积2551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总人口21万人,从呼和浩特市驱车行95公里,便可来到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镇。乌兰花系蒙语,乌兰,红的意思,花意为山丘。因镇东南有座红色的小山而得名。苏鲁锭苏鲁锭的蒙古语意思是“成吉思汗的军徽”。据耶律楚材自传记载,成吉思汗手握着“苏鲁锭”出世,是上苍派来拯救蒙古民族的英雄。后来由俘获的俄罗斯能工巧匠按此图案打造了一个标志物,取名苏鲁锭,设在成吉思汗金帐的顶部,并作为蒙古军队的军棋和军徽图案。苏鲁锭,就是战旗。它有大小之分,大的位于中央,小的呈剑形。传说成吉思汗曾被围困在一个叫千棵树的地方,正在危急时刻,他向着苍天大喊:“长生天父亲啊,请救救你的儿子吧。”话音一落,从天上落下了长矛一样的东西。木华黎要从树上取下来,但他三次都没有成功,成吉思汗恍然大悟,他亲自踩在马背上,取下了这个东西。从此,成吉思汗举着这个长矛,长矛指向哪里,哪里就奏响凯歌。它成了成吉思汗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无事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纪念。苏鲁锭有三种颜色白、黑、花,白色是蒙古民族的整体象征;黑色是蒙古民族的苍天之灵;花色是哈萨尔部落独有的。哈达草原上人们相互间有呈递哈达的礼仪。其意义表示友谊、和谐、善良、安康之意。哈达的格式等级很多,一般蒙古民族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哈达有蓝、白两色“桑贝”哈达和黄绸哈达。蓝色哈达一般用于民间问候安康、转告举办某种请宴之礼仪之需,白哈达多用于老人祝寿和高规格的大型活动场合,而黄色哈达用于供奉庙宇、喇嘛之用。哈达呈递敬送时,折口处朝向贵宾,递到对方手掌上。相互间问候时,晚辈向长辈敬献哈达时,哈达下方折口朝外。萨满教萨满教是蒙古民族早期的宗教形式,当地蒙古族称“博”教。喇嘛教传入前,萨满教广为流传于蒙古族群众中。今蒙古族群众中流传的祭敖包、崇拜苍天大地、面对大山大河祷告、祭火等以自然界为主要祭祀对象的古老传统习俗,大都来源于萨满教的教仪。明、清时期,喇嘛教兴起,其影响势力逐渐代替了萨满教的地位,萨满教日渐衰败。到50年代,旗内蒙古族信奉萨满教者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