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蒙古族祭灶

蒙古族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发现了火,使用了火,对火产生了崇拜意识,一直将火作为生命、财富、力量和兴旺的象征,虔诚地祭祀火。一些地区的蒙古族人自腊月二十日起便开始祭灶,但大多数蒙古族人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进行祭灶。

蒙古语称灶王奶奶为“嘎赖罕额赫”。说奶奶,也不老,千百年来就那么年轻。她一年三百六十天都生活在牧民家,只有腊月二十三四回娘家走一趟,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所作所为。主人家为了让她“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就拿最好吃的东西为她饯行,这就有了祭灶。

祭灶的一切事务必须在白天准备就绪,晚上星星出来后正式开始,把蒙古包打扫得干干净净,满地铺上白毡和栽绒。全家老小要穿上新衣,妇女们戴上亮闪闪的首饰和帽子。火撑的四个角上,点上四盏酥油灯。男主人先用火镰击燃火种,把它递给女主人。女主人用它把火撑里早已架好的柴薪点燃,等火势起来以后,唱诗般地吟起《祭灶词》:“灶王奶奶您老人家,从今年的此时,到明年的今天,保佑我们家里人丁满,浩特牲畜满。不要有灾灾病病,不要有三长两短,老少长命百岁,个个健康平安……”念到相应的内容上,男主人便站起来,将牲畜胸骨头朝北,凹朝上投进火中。其余成员,都仿照他的作法,把手中的菜、饭、汤等等各取少许,洒在火上。然后互换供品,再取再洒,使每人能把所有供品祭洒一遍,气氛显得忙忙乱乱、热热闹闹的。有的还把灶饭抹在火撑腿上,因为灶王奶奶喜欢多嘴多舌,给她嘴上抹画抹画,她就报喜不报忧了。这当儿女主人早就腾出手来,用那把大勺子挖上酥油,一勺一勺地往火上祭洒。灶火见了油,立刻噼噼啪啪燃烧起来,火苗窜出天窗老高,往往数十里可见。火光映着酥油灯,包里一片明亮。一股燃烧骨、肉、油、奶的氤氲之气,把大家笼罩在半人半仙的境地。一家人对着大火三拜九叩,而后退回桌边,序齿落座。每人盛一碗灶饭,先不吃,由男主人带头举起召福斗(别人手里也有),带头念道:“生长的五谷的福气,奔跑的五畜的福气,呼瑞呼瑞!鬃好的公马的福气,奶好的乳牛的福气,呼瑞呼瑞……”他一边念,一边用双手举着召福斗,在头上顺时针旋转。别人也群起仿效,旋转手中之物,接着他的尾音念“呼瑞呼瑞”,最后把召福斗放到神龛前面,这才开始吃灶饭享受灶王奶奶的口福。

灶王奶奶二十三四上天以后,除夕晚上才回来,这段时间人间没人管理,牧民称为“无主的七天”。

灶王奶奶还有个脾气,“一肚生下七八个,偏偏爱把小的亲”。蒙古族的家产继承习惯,从成吉思汗传位给幼子托雷开始,就是传给“老疙瘩”的,所以蒙古人又把香火称为“敖特根嘎勒”老儿子的香火。

祭灶习俗是蒙古族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元史》中提到,忽必烈汗制定了祭奠礼仪,其中包括祭灶礼仪。忽必烈汗崇尚儒学,是第一位主张将汉族文化引入蒙古地区的皇帝,汉族有些易卜说教颇受忽必烈汗的推崇,因而让其在蒙古地区推广。祭灶礼仪,除了含有上述文化以外,还反映了向祖上献年终祭奉的心愿,祈祷幸福,向火神祈求生育子女、保佑平安等等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