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集体“祭火”——挽救城市中正在消失的蒙古族传统

农历腊月二十三,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上都镇,鞭炮声断断续续地响了一天,春节的脚步已越来越近。

上都镇因“元上都”得名,著名的元上都遗址距此约17公里。

18点30分左右,26岁的阿拉腾换上漂亮的蒙古袍,来到位于镇郊的旗敖包。像她一样,生活在这个城镇中的许多蒙古族人正从四周赶来,参加政府部门主办的正蓝旗第二届“祭火”活动。

“祭火”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蒙古族认为腊月二十三(有些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是火神升天,向上天汇报人间一年以来好坏善恶情况的日子。蒙古族通过“祭火”为来年的草原祈福。

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正蓝旗蒙古族民俗专家沙·东希格说,火在蒙古族心中是非常神圣的,用尖物刺火、往火里倒水等行为都是坚决不允许的,“祭火”是一项隆重而复杂的传统民俗。

阿拉腾说,听长辈讲,“祭火”这天,早上要清扫屋子,中午喝奶茶,下午煮肉。“祭火”的时候要准备最好的羊胸口肉、五彩的布条、各种奶食、红枣、白羊毛等81种物品,把这些东西放到火里,向火神献祭。

 一些民俗由于条件限制正在变得简化,有的甚至面临消失。近年来,由于草原生态的恶化,为保护草场,内蒙古在部分不适合牧民生存的草场实行禁牧,并引导一部分牧民自愿转入二、三产业,进城成为市民。

“祭火”在城镇中遇到了难题。阿拉腾说,城里用的是暖气,烧的是煤气,上哪儿去找“祭火”用的火盆或火桶?而且有火灾隐患。一些住进楼房的蒙古族只能将“祭火”仪式简化,如在楼底的空地上点一小盆火来进行。

去年腊月二十三,正蓝旗在上都镇10万平方米的忽必烈广场举行“祭火”活动,约有四百多人参加。

今天的旗敖包附近,虽然气温达到零下20摄氏度,但仍有100多人参加,他们身着艳丽的蒙古袍,满脸虔诚。

19时整,工作人员点燃了木柴,“祭火”活动开始。人们轮番上前,将自家的各种祭品投入火中,然后手捧哈达跪拜在地。有人念着祝辞,高喊着“呼来呼来(蒙古语祈福用语,意为福来)!”。

正蓝旗文化局副局长特木尔巴特说,虽然集体“祭火”仪式有些简化,但政府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场所。“今后将每年举行这样的活动,使草原上千百年来传承的习俗在城镇中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