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启封”武威昭武门

143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欲横流。也许正因为如此,一些传统的、民间的、民俗的东西正在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圆型的磨盘、吱吱呀呀的大轱辘车、精致的化妆盒、象牙做成的杆秤,还有那精妙入画的大型屏风……近日,武威市打开尘封11年的南城门楼,向人们展示了优秀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捡起遗失的“宝贝”

闻听武威市第一家民俗博物馆即将开馆,记者前去探宝。

武威民俗博物馆负责人徐文吉领着记者登上了南城门楼,推开厚重的雕花木门,一把铁锁打开另外一扇小门,徐文吉小心翼翼地抱出一堆“宝贝”:明清时期女人们用的化妆盒、男人们存放帽子的帽盒、烟锅、食品盒,还有用象牙做成的大小不一的杆秤、古时候人们吃饭的补丁碗、酒壶等。

斑驳的木盒,古色古香的图案,精致的做工……揭开了一个个尘封的故事。古时候的女人,小小的梳妆盒里装扮着多少美丽的梦想?一个圆圆的礼帽盒,存放着多少男人“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装璜富丽,精致如斯的一杆烟锅又撰写了怎样一个风云辗转的年代?一个又一个补丁缝寄托着多少老百姓“民以食为天”的纯朴写真?

仔细观看、认真品读中,各个朝代官员、百姓的生活故事就在人们眼底间穿梭,这些距离人们越来越远的民俗精品,又教会了人们怎样去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寻找着生活之外的一些境界和思想。

“武威民俗通”胡斌先生介绍,民俗的东西,正在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民间用来碾粮食的磨盘、男女妇儒皆可驾驶的大轱辘车,还有那封建社会官宦人家摆放的大型屏风,这些东西正在成为画卷或电视中才能看到的东西。而正是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准、风俗习惯、情感方式、信仰礼仪等生存现状,这种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精神储存。不能听任时间的流逝,让民俗文化的东西随之流散、消失、湮灭。了解过去,才能观照今天,才能创造未来。这,正是保护民俗文化,建成民俗博物馆,挖掘、整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目的。

南城门楼

曾有“夜雨打瓦”的奇观

也许正是民俗的、文化的东西,才开启了尘封11年之久的南城门楼。

武威南城门楼,在历史上被称为昭武门,始建于隋代,完善于明代。原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古朴雄伟。相传曾有“夜雨打瓦”的奇观,即于寂静之夜,在南城门楼内可以清晰听到细雨在瓦上淋沥的声音,出去看却晴朗无雨,是凉州著名的城八景之一。

凉州城最早建于匈奴,名盖臧城,音译之别称姑臧城。姑臧,古羌语意为姑部落。因城有龙形,名卧龙城,《王隐晋书》:“凉州有龙形,故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公元301年至376年,张轨父子称制凉州,又增筑四城厢各千步。北朝诗人温子升《凉州乐歌》中写道:“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此时的凉州城南北长、东西短,南城有东、西苑城,形似有头尾两翅的鸟城。因此,凉州城又有鸟城和凤城的说法。从汉代至唐代,凉州城已发展为七城。成为唐王朝经略大西北,通商亚、欧、非各国的战略要地和丝路都会。唐岑参赋诗曰:“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明初,凉州城只剩下李轨筑成的周回十五里。洪武十年(1377年)进行了修缮和加固,成为东西长、南北短,周回十一里,南北大街如两翅,东关长1里多似鸟尾的凤城。其中,南城门名昭武门(因武威古代属月氏国,月氏王城在昭武,今甘肃临泽,其后代为西域昭武九姓国)。

昭武门后经兵燹内乱,岁月风雨,人为损毁,及至20世纪末叶,城楼已原状尽失,仅余高宽不足10米的残垣。时武威地方政府(今凉州区)筹集1000多万元重建。历时3年,建成了一座占地2907平方米、建筑面积4825.85平方米、高39.6米的新城楼,遂成武威的一处标志性仿古建筑。新建城楼为5层,上部三层为仿古建筑,在这里可以眺望武威的繁华街景,负一楼包裹在城墙之中,最高处为阁楼。

南城门楼自2001年12月建成后,由于种种原因,整整11年闲置未启用。如今,随着武威民俗博物馆的建设,这里呈现出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即将建成的民俗博物馆,将成为武威一道新的文化盛景,届时游客、市民可以登上古朴雄伟的昭武门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魅力风采,又能细细品味和观赏武威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又将成为武威乃至甘肃旅游产业的一个看点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