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新年为什么换新衣?

主讲人:邓启耀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家,不可取代的社会空间;年,无法忽视的文化时间。无论什么民族,使用什么历法,都对那周而复始、冬去春来的年岁交替之时十分关心。作为“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元旦”,由此而成为各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间节点,自然和人为的一切物象,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具有了象征意义,仿佛征兆着全年的吉凶福祸。祈年祀岁的一切活动,也便被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文化意蕴。为了强调它们的意义,不同文化处境中的民族,便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将它们固定为一种岁时民俗,并有象征化的趋向。新年换装,是为其一。

服饰是传统象征寓意的外显符号之一。年初一穿上大红的新衣、新鞋,喜庆吉祥。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大年初十是传统的“丁日”,或叫“开丁节”,刚刚添丁的人家,会在当天“开丁”,孩子们也会穿上新衣迎灯。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时间概念,有不同的年关,也有不同的换装仪式。

邓教授在文革时期下乡到了中缅边境一个叫盈江的少数民族地区,那年头城里人还只能穿灰蓝衣服的时候,傣族姑娘已是花枝招展。傣历年在公历4月中旬,俗称“泼水节”。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服饰是人兽揖别、文明起源的见证,是划分族群边界的象征符号。有很多民族的服装几乎是不变的,而且同一个民族的服装基本都是一样的,特别是在没有文字的民族。那是因为他们以服饰上的图案来书写历史,他们穿的是历史、是文化,是不能篡改的。比如苗族的服饰,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摩梭人因其奇特的“走婚制”而闻名,然而他们的成人礼也是独具特色的。摩梭孩子长到13岁时,家人依俗在农历正月初一清晨进行换装仪式,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穿上新衣的孩子,还要把狗唤进屋来,给狗喂饭团和猪肉,并说:“狗能活60岁,人只能活13岁,咱们换个岁数,我才能长命百岁。”这是因为在摩梭神话中人的寿命是乞求天神与狗换回来的,在13岁以后人已经过完原有的寿岁,开始过狗给的日子。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我们必须认识到,对时间的理解,集中地反映在各民族的天文、历法等文化成果中,反映了各民族对自己所处时空关系的特殊理解。无论古今,不分贫富,在辞去旧岁时,各民族同胞都将对新的一年寄予希望和祈祝。

(本文只代表嘉宾本人观点,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报立场)

主办单位: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