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素食中的文化记忆与传承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名不虚传,素食作为其中一朵璀璨的奇葩,经久流传,形成了以寺院素食(寺院菜和道观菜)、民间素食和宫廷素食著称的三大主流派别。寺院素食不但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成为我国汉传佛教具有明显身份表征的文化标签。那么,我们不禁好奇:什么是素食?寺院素食与其他类型的素食有何本质区别?通常素食主张忌食与动物相关的制品。但由于“食素”者对“素食”之理解和选择程度上的不同,导致难以形成精准、统一的定义。寺院素食虽被归为全素,但其独特之处也是非常明显。我们熟知的寺院素食忌荤腥,讲求持斋茹素,其中,“荤”即五荤,不同于后来形成的与“素”相对的概念,是指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梵网经》云:“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而为了发扬大乘佛教慈悲教化、关爱生命的理念,不食肉则成为寺院素食的传统。此外,还不食用由动物制成的食物,如蛋奶类和蜂蜜。寺院素食(特指佛教素食)可谓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这也是汉传佛教区别于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以及其他宗教的重要标志之一。佛教僧人素来都不刻意追求美味,更多的是将饮食作为其清心修行的对象,以各种方法来破斥贪求。实际上,早期原始佛教僧人奉行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其饮食是随顺施主给予,不拣精粗、不忌荤素,而佛教在饮食方面的戒律也有一定的包容性,可食“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所杀的肉食是被允许的。因此,我国僧人起初并没有完全断绝肉食,或者说素食只是个人自愿选择而非群体必须遵守的寺院生活仪则。到了南朝梁武帝时,要求佛教僧团禁断肉食,颁布《断酒肉文》,奠定了我国汉传佛教素食的传统,再加上我国僧人过着定居、集体的丛林修行生活,这也促使寺院素食的形成,“香积厨”成为寺僧斋堂的美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佛教素食倡导“不食一切众生肉”而对其作出形式化的解读,而应深入体察佛教的素食文化理念。对于修行者而言,通过素食这一饮食戒律,有助于减少修行滞碍、增长其慈悲心,明白和发扬佛教中的慈悲、平等的教理。《梵网经·菩萨戒》云:“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对食肉作出因果报应的解释。但笔者认为,食素绝不是出于“畏果”,而是源自一种主体自觉,这跟多数非宗教信仰的食素者有相似之处,就是对一切生命的敬重。实际上,由于食素者对生命内涵的不同理解,也是导致不同素食类型的重要原因。如有些严格的食素者除了不食动物制品外,认为连胡萝卜这样的根茎类植物都不可食用,因为这样会破坏它们生命的延续性。佛陀说过,连一碗水都有八万四千虫,若照此理解,因生命无处不在而尊重一切生命的理念与“众生皆依食住”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张力。因此,我们还需对食素或素食有正确的知见。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寺院素食中有许多契合现代营养学的理念,讲求谷类、瓜果、蔬菜的均衡搭配,追求绿色、低碳的诗意生活。且佛教素食的确可以起到调伏身心、明心见性的效用,在素食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但笔者认为,寺院素食的真正深意有两层:一是对生命内涵的延展,当面对素食时,才会做到心中有“素”;二是不沉迷于舌尖上的美味,对于自然的馈赠持以感恩之心,进一步思量自己的所为是否与这份馈赠相匹配,时刻反省与精进自身。由此可见,寺院素食不仅是僧人的修行方式,也向普通民众传递着慈悲、感恩乃至祝福的良善观念,这对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起着重要的精神导向作用。国内不少寺院正积极发扬素食的优良传统,使其走向民间乃至国际,灵隐寺在这方面便走在了前列,灵隐寺素食已成为本寺的一张名片。凡是到过灵隐寺的香客,除了礼佛外,大都品尝过灵隐素食,到过灵隐素面馆和斋菜馆等食素餐所。灵隐寺还在内部网站上推出斋菜食谱,方便素食爱好者或修行者亲自制作。此外,灵隐寺还选择传统节日送素食,如中秋节送出云林素月饼、腊八节送出腊八粥等,传递浓浓的爱心与祝福。灵隐寺今后将继续通过素食传递佛教的善心、善行,发扬“缘结东西合种无上菩提因,客聚南北同餐共食僧家素”的理念,让更多人体验到这份舌尖上的禅悦。
- 上一篇:什么是佛教说的三净肉
- 下一篇:古代东方人体文化活化石——镇巴端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