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人体文化活化石——镇巴端公戏
端公资料图片
陕西省镇巴县的端公戏,俗称“坛戏”,是一种源于古代祭神,由巫师组班装旦抹丑、巫步神歌、踊踏欢唱而来的地方小戏,因其行头简单,一包袱可携,所以又叫“打包袱”。镇巴端公戏的音乐、表演富有特色,是较为原始的傩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它的产生与陕南地区的风土民情密切相关。
镇巴端公戏产生于汉水流域,南接巴蜀,东连楚土,这一带风俗相近,文化一体,巫觋之风颇盛。镇巴端公戏的表演者,男巫习呼为“端公”,女巫惯唤为“神婆”。“端公”,为唐代官职,巫师被称为“端公”,可见他们在陕南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群众每遇病痛灾疫,很少请医生诊治,而惯邀巫觋诉神。“愚民有病,初不延医而延巫,俗云端工,即古称担弓者也。”正是这种巫觋之风,为镇巴端公戏的出现奠定了深厚的艺术根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镇巴端公戏在清代以后正式形成,但其渊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的祭祀舞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镇巴端公戏的发展大约经过了“坛戏”、“神歌”、“筒子戏”与“职业班”4个阶段,由最初的傩舞到后来的有歌、有舞的驱傩仪式,最后演变为傩戏,镇巴端公戏就是其中的一种。
早在屈原时代,楚汉之地喜作神鬼之歌而好词。至宋,“踏青药市之集尤甚,(俗)好歌曲”。这样,端公神婆们便吸取民间歌谣里的一些小调,出奇使怪,变化旋律,使其更适合于悦神娱人的表演需要。大约清初以后,随着地方戏曲的崛起,端公和神婆也受影响,使“神歌”的内容从民谣杂语推进到宣扬因果报应,再推进到编演男女情爱和家庭纠纷的故事。于是就出现了《女贤良》、《祖师成圣》等节目。相传,端公戏有剧本200多个,现保存剧目120个。
镇巴端公戏的文化、形态、特征反映了它与宗教民俗的关系。它的文化背景、表演内涵、道具等与宗教、当地民俗息息相关,各种时令风俗、婚丧习俗、生产劳动习俗都为镇巴端公戏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镇巴“跳端公”俗称跳坛、耍坛、庆坛,大凡是灾年祈福、丰年庆瑞等都会有“耍坛”出现。在“跳端公”中,端公掌坛师是领班,应事主之请要求而做的“班坛法事”通常有设坛、清水、洒净、祭灶、迎师、请圣、排兵布阵等流程,首先要营造一个鬼神的世界,再次通过上香、打卦、制符、发咒营造出的神鬼氛围,随后通过锣鼓和唱腔来沟通人神关系,以此与神鬼达成协议,从而来完成事主去祸免灾、祈福求祥的愿望。
镇巴的端公戏的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虽然它看起来是一种祭祀活动,但在陕南群众的心目中,它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和不可言传的精神意念。住在大山深处的农家人,生病或者是遇到艰难,除了求救于草药、其他人的帮助外,一种特殊的、古老的神秘力量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
镇巴端公戏特殊的魅力和表演形式,被有关专家和学者称为“研究古代东方人体文化的活化石。”
- 上一篇:佛教寺院素食中的文化记忆与传承
- 下一篇:道教高功法师称职时说的小兆臣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