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论——道教养生观的基础
元气抽象图
道教养生的基础是元气论。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道教在养生思想上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元气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养生学的气功、服食、房中等实践方法和理论体系。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认为,气分为天气、地气与中和之气,三气“交而为合”,“相亲相爱”,以养芸芸万物众生。人是天地中和之气的产物,人欲长生不老,就应修其根本,以养气炼气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守气而不绝也。故天专以气为吉凶也,万物象之,无气则终死也。子欲不终穷,宜与气为玄牝,象天为之,安得死也。”
从魏晋到隋唐,道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元气学说。这个学说将宇宙生成论、人体生命生成论、养生论通过元气论统一起来,其目的是论证“道在养生”的宗旨以及“养生以养气炼气为主”的理论。
元气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养生以炼养元气为根本,因此,道教养生无论是导引行气、服食药饵、房中补导,还是日常卫生,其目的无不在于炼气、养气,使人体元气充实,精神旺健,最终达到健康长寿、长生不老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道教养生学之所以独具持色,并在基本思想、理论、方法上自成体系,其根源就在于它是以元气论为基础的。
可见,不研究和了解元气论,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和实践道教养生文化和方法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炼气、养气是长寿健康的第一步,也是修炼得道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