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索达吉堪布:藏传佛教的修心养生之道

许多藏地修行人身体健康、心态乐观(资料图)

在藏地,有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身体特别健康,心态也特别乐观。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生活优越,或者自然条件舒适,相反,去过藏地的人都清楚,那里气候多变、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藏族人心里却充满阳光,一直有种满足感、幸福感,其中的秘诀究竟在哪儿呢?就是源于藏传佛教的滋润。

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有一位大德叫索朗顿珠,他曾通过对40位虹化成就者的统计,发现这些人大多都在100岁以上,年龄最小者为80多岁,年龄最大者为140多岁。可见,藏密对人类的健康长寿确实有显著作用。

  一、调心

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终日心神不安,患得患失。而佛教修行以调心为本,心态若调整平衡了,身体自然就会好。

人一旦产生了贪嗔等执著分别,身心肯定不健康。比如你跟别人吵架了,那在好几天中,心里都会憋着火气,甚至晚上还会失眠。但如果你把心态调整好了,一切病就从根本上铲除了。汉地的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亦云:“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

所以,藏传佛教第一个养生之法,就是要调心。你们平时若过度劳累,心就应该当下放松,不要特别去执著,这样从中可以获得自在、快乐,身心也会自然而然健康。

二、调饮食

现在世间的大多数人,饮食特别没规律:要么吃饭不定时,要么吃得太多,要么吃得太少,这都对身体极为不利。所以,佛陀在《毗奈耶经》、《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说,吃东西不能过饱、不能过少,也不能没有固定时间。包括食物不宜过于厚味,太辣、太咸、太麻都会刺激身体,一般来讲,素食是最适合的。

有些人认为:“吃素的话,身体实在受不了。”这种说法不合理。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人,他就口口声声说:“一个人最好是吃肉,否则,像牦牛一样吃草,怎么能保证身体健康?”我开玩笑地回答:“牛肉的来源也是草啊!牦牛是直接吃草,而你只不过在间接吃草,所以吃素不会没有营养,也不会有损健康。”

肉食看似对身体有利,但实际上,现在西方许多医学家、人道主义者都提倡吃素,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信仰,而是从健康角度出发,这些人认为,人类不适合吃过多肉类,不然,整个五脏六腑都受不了。所以,素食不但是不造恶业的清净食物,而且对我们的健康也有很大利益。

所以,我们一定要高瞻远瞩,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家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懂得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要知道,大自然中生存的动物,都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食物。因此,作为佛教徒,热爱每一个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调睡眠

人们劳力、劳心之后,必须要休息以恢复体力,而睡眠,则是最常见的休息方式。一个人平时睡眠要有节制,过多就会精神困昧,过少也不能恢复体力。有些人刚学佛时特别精进,天天熬夜,一点都不睡,这对健康非常不利;而有些人又睡得太厉害,每天一大半时间都用来睡觉,这样对身体更有危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睡眠与人的寿命息息相关。美国心脏病专家海大卫从1966开始,针对40到80岁的男女,发出了80万份调查表。两年后他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睡眠过多会造成心脏病突发或中风。因此,睡眠太多反而不利于健康。

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应该适度睡眠。在佛教中,一般要求初夜、后夜精进修行,只有中夜方可睡觉。可是大城市里的人,几乎与此完全相反,他们是初夜、中夜特别清醒,直到后夜才开始睡,然后第二天九、十点钟才起床,如此昼夜颠倒对身体极为不利。

其实,最合理的睡眠时间,应该是晚上10点到早上5点。若能在此期间安睡,不但可以得到充分休息,对自己的修行也有帮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日月的运行跟人体的气脉运行有一定关系,倘若你长期昼夜颠倒、劳累过度,势必会对气脉有损。因此,每天若能在中夜放下一切,安心入眠,早晨也尽量起早,这对身体健康是最好的。但是,大城市里的人,现在恐怕很难做到。

四、调息

调息得宜,可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藏传佛教中有很多调息之法,譬如先观一个文字(如藏文“阿”或“舍”等),之后观想它缓慢地随呼而出、随吸而入,这样通过反复呼吸,对身体特别有帮助。尤其是你早上起来时,从鼻孔里慢慢地出气,又慢慢地吸气,或者发出“哈—哈—”的声音排除垢气,这样多次下来,对身心的调节十分有利。《黄帝内经》中也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可见,心如果安了,真气存在于内,气脉运行正常,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免疫能力,外在的病邪便不会有可乘之机。

五、调身

调身指端正身体的姿势,可以坐禅,也可以运动。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佛教并不这样认为,如果你只有“动”而没有“静”,寿命不一定会延长。其实静心息虑、凝神内守,也能极大地调动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比如汉地的虚云老和尚、清定上师,他们虽然衣食俭朴,甚至常年风餐露宿,但由于喜欢静坐禅修,故而能尽享天年。因此,“动”与“静”相结合,才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特点。

在身体的运动中,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磕头。磕头是一种全身心的锻炼,不仅功德不可思议,而且每天若能磕一百个头,久而久之,身体也会逐渐健壮,不容易衰老。所以,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哪怕一天只磕三个头,也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大家有时间的话,早上起来最好能坐坐禅。倘若你实在不会,也可以在前面观想释迦牟尼佛,然后闭着眼睛坐一会儿,再观想一下佛陀,再坐一会儿……如果连这个都不会,则可什么都不想,让心静下来,坐两三分钟乃至半个小时。这样闭目养神,稍微休息一下,令脉络中的气运行正常,其实也是一种坐禅,对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利益。

当然,以上所讲的“调五事”,根本前提就是要有利他心,这是最重要的窍诀。假如你平时自私自利,那不管怎么样保养,也只能带来痛苦;反之,倘若你的心态都是帮助别人,则做什么都不会有太大压力,即使你所做的事情不成功,心也会时时处于快乐之中,绝不会焦躁不安、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