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入茶境:明心见性
根据《中国茶叶大辞典》对“茶禅一味”这一条目的注解,以河北茶史上东晋时僧人单道开饮茶、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史料、唐代禅门“吃茶去”公案为蓝本来着重诠释。
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和长兴大唐贡茶院的文字展示中,都把中国禅和茶相合之地指向河北临漳昭德寺。河北赵州“吃茶去”公案被奉为中国茶禅文化和“茶禅一味”的金科玉律和经典。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比如在日本,茶道侧重于宗教仪式化;在韩国,茶道侧重于具体实用的礼仪化;在中国,茶道侧重于艺术表演性质。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说,虽然各有不同,但禅茶文化的根在中国。茶能清心,在“人我同心,心我同体”的气氛之中,易于进入禅的真实境界,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因而“吃茶去”作为禅的“悟道”方式,构成了“茶禅一味”的至高智慧境界。“茶禅一味”,无论“禅”在前,还是“茶”在前,对它的注解都应该是“禅和茶”或者是“茶和禅”具有“同一兴味”。这样的“同一兴味”,我理解为茶可清心,茶可雅志,茶可礼仁,茶可静思……那么禅呢?同样是这样。佛教对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讲“禅茶一味”而把“禅”放置在前,这是无可挑剔的;设若从中国茶文化五千年的大背景论之,“禅”只是在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中佛教文化的其中一支,把“茶”放置在前,也是无可厚非的。“禅茶一味之‘一’是一种心境,而‘味’则是体悟”的说法。禅、茶与“一”和“味”以及饮茶人的心境、体悟皆化成为一,没有先与后。
- 上一篇:萨迦派第五代师祖:八思巴·洛哲坚赞
- 下一篇:寄禅法师与近代中国佛教的振兴